甘南川北攻略合集
Halu(the world is a wasteland)
甘南川北行记 一. 功 略 行程安排:(2007年9月24日 – 9月30日) D1 兰州 – 夏河(拉卜楞寺),下午游览拉卜楞寺,宿夏河 D2 夏河 – 合作 – 郎木寺,宿郎木寺 6:00起床,转经,多收获。 下午2时左右至郎木寺,街上闲逛,在扎西藏家乐听流水,晒太阳,消磨了整个下午 D3 赛赤寺 – 吉科合村 – 白龙江,宿郎木寺 D4 郎木寺 – 若尔盖草原 – 唐克黄河九曲 – 若尔盖草原 – 花湖 – 郎木寺,宿郎木寺 8:00出发,下午5:30返回,此程包车 D5 安多达仓寺- 神居峡,宿郎木寺 上午休整,街上闲逛 午后游览安多达仓寺,深入神居峡,翻越谷内一山并穿越森林于傍晚返镇上 D6 红石崖,宿郎木寺 10:00左右出发,攀登红石崖,下午四时左右返镇上。 D7 郎木寺 – 合作 – 兰州 备注:(1)因迷恋于郎木寺的美,我们在此停留了五天,远多于大多人的安排。在郎木寺还可安排一天去看铁布梅花鹿,泡温泉(听说是男女混浴,且现场无泳衣出售,所以行前务必自带泳衣);或者也可安排一天骑马去甘肃境内的白龙江源头,二人以上是150元/人/天,镇上有专走此线的马队。 (2)从郎木寺可包车前往九寨沟,中间不停留约需六七小时,车资约700元(六人小面)。也可乘班车经若尔盖至松潘再前往九寨沟。 (3)从郎木寺也可去迭部,腊子口,再经泯县,临洮至兰州,这样又可多看一些美景。 推荐: 1. 住:敏叔家,(0941-6671486, 13893940921)位于郎木寺的回族村内,在安多达仓寺和清真寺的交界处。说是家庭旅社,但不论从布局还是居于此的感受,都更象一个汇集四海朋友的大家庭。敏叔只会说汉语和藏语,却让很多外国游客,欧洲的,日本的,韩国的都备感舒心,这样的奇迹是因为敏叔一家对游客有如家人般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大院里宽松自由的环境。敏叔家祖居于此,对周边一切,对藏回文化都了如指掌,所以能提供很多实用的信息和我们这样的外来者很少有机会了解的知识,这会让旅程增色不少。敏叔家的屋顶是我最爱的地方,可观郎木寺全景,而且攀屋顶本身也是件很有乐子的事,你亲身尝试一下就知道了。要说缺点,应是洗澡设施还有些简陋,天凉大约吃不消(镇上有营业的浴室)。我们走时村里正在铺自来水管,敏叔打算装个太阳能热水器,那样就更好了。 2. 食:郎木寺不大,所以如果有兴趣,网上提到的倒都可以试试,但还是建议去吃吃丽沙家的苹果派和牛肉汉堡,十分巨大,十分超值,而且汉堡长得绝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另外就是敏叔家的面食了,最喜欢的是羊肉面片。 费用: 1. 兰州-夏河,班车,约41.5元。如未赶上直达车,可先至临夏,再转车前往。 2. 夏河-郎木寺,班车约40元,包车约300 - 350元(六人小面)。如未能赶上直达车,可先至合作(车很多),再转去郎木寺(从合作至郎木寺若未赶上直达车,可乘去迭部的车,在郎木寺岔路口下,然后乘面的,2元一人,3 公里路一会就到) 3. 夏河面的及出租,1元/人,合作出租,2元/人 4. 从郎木寺包车去若尔盖,花湖和黄河九曲,约350元(六人小面) 5. 门票,如果要买的话,费用如下: 拉不楞寺:40元 拉不楞寺的贡唐宝塔:10元(如登塔,必买) 郎木寺的赛赤寺:15元 郎木寺的安多达仓寺:16元(如参观肉身塔,必买) 黄河九曲:48元 花湖:78元 6. 住宿:如果要求不是很高,20-30元/人/天足矣 注意事项: 1. 尊重藏回民族习惯。转经及走大殿时,务必顺时针。不要在大殿中拍照,甚至使用闪光灯,这是很恶劣的行为。 2. 防晒。不论男女,务必坚持不懈地每隔一两小时就使用防晒霜,遮阳帽也有备无患。 3. 注意藏獒。请勿随意深入草原,跨越围栏,接近藏族民居。藏獒凶猛,千万注意防范。 4. 数码宝在此有高原反应,性能不稳,所以不要对其寄以太大希望。 法宝: 笑容及“你好”。甘南川北民风纯朴,请多报以笑容,你会有很多收获。 二. 游 记 十几年前,我还在兰州求学时,就对甘南心存向往,而那时道路艰难,终未成行。直到这次借回兰州给导师贺寿之机才终能前往。现在兰州已有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与夏河连接,四个多小时就可来到此行的第一站,拉卜楞寺。在路上很幸运地结识了西交大的两个研究生,小黄和小夏,于是整个行程我们一直结伴同行。 拉不楞寺 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占地达1300多亩的拉不楞寺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很久以来,拉不楞寺都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今日,这里依然高僧林立,在藏区影响深远。目前拉卜楞寺还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 同很多藏传佛教的寺庙一样,拉不楞寺也没有围墙,信步所至,每个人都会因路径不同而在这庞大的寺院里有不同的体验。当我们从重重相似的喇嘛住所走过,来到一处院落外时,听到里面急切的争辩声。莫非是辩经?急步走入,里面是一个没有建筑的稀疏的树林,众多僧人分组而聚,或站或坐,正大声辩论着,看他们夸张的手势,必是辩经无疑。虽不懂他们在讲什么,我们还是兴致勃勃的听起来。当辩经结束,我们向其中一个喇嘛询问时,他用很流畅的汉语与我们交谈。后来我们大为惊讶地得知他原是汉人,中学毕业后于五台山出家,但感觉那里仍太多世俗,遂来拉卜楞寺学习,修行,说这里才是能让心灵纯净安宁之地。当我们问及刚才辩经谁是赢家时,他的回答很有智慧:“没有胜负之分,只有谁更高明。辩论是为了能让你内心平静,如果你所说的能够自圆其说,就是胜利。”当天傍晚我们在贡唐宝塔前的木桥上再次遇到他,又听到许多富有哲理的话。他也讲到外界现代文明对一些年轻喇嘛的冲击……是啊,我们也看到街上网吧里的喇嘛,当网络通达时,当道路通畅时,世界就不再只有单纯的蓝天和与身俱来的信仰了。但在这样纷杂的世界里,正如他所说智慧是重要的,信仰是重要的。 五点时分,我们来到大经台前,殿前一群喇嘛正拖着音,抑扬顿挫地高声呼喊着,随着他们的喊声,一群群喇嘛从四处聚拢来,各国游客也跟着围拢来,盛大的辩经又要开始了…… 贡唐宝塔是拉卜楞寺另一处重要的圣迹,位于大夏河旁,小金瓦寺南面,登塔可观拉卜楞寺全景。金色的宝顶装饰着端正庄严的佛像,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隔河而望就是晒佛台,据说每年正月十三举行的“晒大佛佛”仪式上,数十丈长的佛像唐卡将被展挂在晒佛台上,僧众高诵沐浴经,场面十分盛大。后来从晒佛台望向拉卜楞寺这边,才发现寺院西侧,隔了山坡,还有颇大一片建筑,原来那边还有一个红教的寺庙和一个尼姑庙。 拉卜楞寺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廊,围绕整个寺院,全长三公里多。第二天早晨六点我们就走进清冷的空气去转经了。脸上布满沧桑皱纹的老人,风华正茂的藏族青年,还有或背或抱或走的孩子纷纷汇入转经的行列。多少年来,玛尼轮就在这生死轮回中、在喃喃念动的六字真言中、在那些虔诚的信徒沾满酥油的手中,一圈圈地转动着,承载着与佛的沟通……雄浑的法号声从大金瓦殿前传来,不远的山坡上,两名僧人昂首站立,红色的身影在晨曦中有如雕塑。在磕着等身长头的藏民的身影中,在煨桑的烟尘中,我们终是外来者,信仰终是我们这样的汉人仰望而不可及的。 告别拉卜楞寺时是早上九点多,我们又踏上前往郎木寺的旅程。 郎木寺 郎木寺地处甘肃、四川两省,藏、回两个少数民族居住在这个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的地方。镇上有两处藏传佛教的寺庙,分别是位于甘肃境内的赛赤寺和位于四川境内的安多达仓寺,在四川这边还有个清真寺,正对着安多达仓寺。 这是一个安静的小镇,有灿烂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流和纯朴的居民。刚到郎木寺,在敏叔家一安顿下来,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敏叔家的屋顶,毫无预见地,郎木寺完整呈现于眼前,美得纯粹,美得诗情画意!几乎立刻,我们爱上了这里,也就在那一刻,我们立即打消了继续前往九寨沟的想法,我们奢侈地握着大把大把的时间住了下来。以后的几天里,每个清晨,我不及洗漱,就沿着一根独木梯爬上屋顶,看晨雾中的红石崖,看山岚中的寺庙……在清凉如水的空气中,等待天光渐渐明亮。 到达郎木寺的第二天,我们去了赛赤寺。赛赤寺分布于郎木寺北侧的整面山坡上,最高处是活佛的驻地,不能靠近。在这里,再一次遇到辩经,虽规模远小于拉不楞寺小,但他们急切的语气,夸张的动作依然很吸引我们。这里距天葬台不远,苍鹰在天空盘旋,第一次感觉自己离死亡的气息如此之近。沿寺庙一路缓缓行来,爬上山脊,就见群山起伏,草青青黄黄,连同经幡一起于风中摇曳。远处就是天葬台,这是藏区唯一开放的天藏台。在我们前往吉科合村时,我们一度已非常接近它,但终未前往。我固执地认为灵魂的高飞不应是可以参观的,它自应骄傲地由苍鹰背负绝尘而去。也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位为逝者祈祷的喇嘛,师傅同我们聊了很久,带着慈悲与热情。 吉科合村在蓝天下有种宁静的,毫无烟尘气的美。这里虽离郎木寺不很远,但很少有游客前来,一切都更漫不经心地闲适。那些篱笆院落,成群的驮着干草的牦牛,有着阳光般笑容的骑马女子,还有一起维修屋顶的夫妻……在我们眼中,都是不加雕饰的美景。不远处的山脚下,白龙江正有如银链流淌在河谷中。 与赛赤寺相比,安多达仓寺要破败得多,喇嘛似乎也少得多,这里民居与寺庙完全混杂一处。但仰望高塔,静坐于大殿前,看高高的经幡直刺天空,心里仍满是宁静。在安多达仓寺最高处的一个大殿里,供奉着活佛肉身塔,两百多年了,活佛法体的头发,指甲仍在生长。立于灵塔前,活佛法体带着安详的笑容,眼睑低垂望着众生,那一刻,我的眼睛湿了,仿佛一路走来终于明白自己的目的地就是于佛前许一个家人幸福平安的愿。于塔前,我站了许久许久,心地澄明。 由安多达仓寺向后山走去,即可进入纳摩峡谷。初入峡谷,经幡烈烈,水流潺潺,游鱼可数,随山到水源,可见大大小小的泉眼汩汩地向外涌着水,正所谓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再向里,游人渐少,静极了,而峡谷内秋色正浓,或黄或红的灌木以及绿色的松树将峡谷装点得色彩斑斓。当我们在一处山岩下休息时,蓦然间看到一络腮胡的中年男子走来,着实有点吃惊——已经好一阵没见到进谷的人了!也因为他,我们才知,此处是一个很好的声音放大器,当我们刚刚说话时,老远,他就已能听得清清楚楚了,我一试,果然!再前行,至第一块露营地,峡谷豁然开朗,一片平整的草地于四面围合的山中静静地铺展着。 至此已可返回。然一路走来,虽美景连连,我们却还想多看些别处风景。环顾四周,唯有左侧山坡较为平缓,似可攀登。于是,我们三人同后面进谷的一对自驾游的洛阳夫妻开始新的前进。 山完全无路可走,在走过低处较为稀疏的灌木丛后,越向上,枝桠越密,甚至有一点披荆斩棘的味道了。在下面感觉不高的山坡竟一波波地越来越高,眩目的阳光下,终于看到最高处巨大的石体,我也终能确信我们是在爬敏叔说的那座最高的山,敏叔还说上得山顶可观码曲,若尔盖,迭部,但山路十分险阻,我们不得不转向旁边一个稍低一点的山凹,到了山凹,就可以下山了。 实情却并非如此。当我们终于爬上山凹,还未及放松,就看到山的那一侧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回望来时路,灌木丛生,这边又不晓深浅,而且落日在即,也不敢贸然深入。就在犹豫不绝之时,忽然发现一直没信号的手机此时幸运地信号满满,急切之下,拨通了敏叔家的电话,在确信林中没有狼虫虎豹后,我们大为放心,迅速下撤。林中是厚厚的落叶和苔藓,年深日久倒伏的树干上也是厚重的青苔,前夜大雨,林中更是湿滑,在几次有惊无险地滑倒后,洛阳夫妻用随身带的小锯刀毁了几根粗树枝做了手杖给大家用,顿时,下山有如神助。当林中渐渐疏朗时,我们又看到了天。这时忽见眼前飞奔过山鸡似的东西,就在我们的惊呼声中,又一大群山鸡(后来知道叫马鸡)迅捷地奔过松软的林中空地!就这样,我们一行五人穿越了从未在功略中看到过的森林,当再次站到天空下,郎木寺又展现在眼前,我们又见炊烟升起,又见红石崖。 在郎木寺的每一处几乎都可看到红石崖。其山体暗红,在夕阳下更加艳丽。早晨,当我们开始爬山时,大群的羊正在红石崖的山坡下吃草。下午,当我们下山时,羊群已经吃过了整个山坡,移到另一侧了,只有一只走散的小羊咩咩叫着,还踯踽在半山坡。上山的路仍不轻松,我们是直到下山才发现一条牧羊人走的小道,但太小了,常常隐没于草丛而无迹可寻。在红石崖上俯瞰郎木寺,又是一番美景引人入胜。 若尔盖草原 若尔盖草原位于川北,是仅次于呼伦贝尔的我国第二大草原。说到草原,当地人都会有点惋惜又无限回味地告诉我们,草原最丰美的时候是六月中旬至七月初,草绿花艳,扑鼻而来的全是清新的花草的香味……我听着,不由就想起 “踏花归去马蹄香”。此时秋正浓,草正黄,如同珍珠般散落的羊群,以及一片片黑色的牦牛群也已让我们心醉不已。敏叔带我们拜访了一家正在放牧的藏族家庭,是一对今年刚结婚的小夫妻,高原紫外线很强,女主人用头巾严严实实的裹着脸,露在外面的双眼中是略带羞涩的纯真笑意。主人家牵了马给我们骑,我们都兴奋不已,小夏更有些弯弓射大雕的雄姿。而我至今引以为憾地是,当女主人邀请我们去喝酥油茶时,有感于前一天初尝此茶时的难以下咽而担心失礼,我们放弃了一个走进帐蓬近距离了解藏民生活的绝好机会。 草场有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之分,后者此时是严禁牛羊进入的,那是它们过冬的口粮。草场上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土,起先我们都以为是牛粪之类呢,而知道答案后心情是有些重了,那全是老鼠打洞搬出的土!伴随着这些,还有因过度放牧而引起的草原沙化问题,如同我曾在《狼图腾》上读到过的。车行其间,有时会看到一块绿色的草场在金黄的秋色中格外醒目,敏叔说那是用国家发的新型草籽种出的……在油画般的风景后,隐藏的就是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尽管如此,草原依然很美,天蓝得出奇,朵朵白云下草绵延无尽头,色彩纯净,鲜明,生动。高原的云更会投下阴影,于是草原也随着云的飘动而或明或暗。草原上有很多已经风化的牛粪,泛着灰白色,敏叔捡起告诉我们这样的牛粪烧起来会很香很香,因为这是六月最好的草变成的。自然是多么神奇,事物就这样有因缘地转变着! 当我们停在一处清澈的河流边时,如同高原湖泊一样蓝的水静静流动着,羊群和牦牛在河边悠闲地饮着水,牧民骑马奔驰在岸边,风中带着蜜一般的甜香……这就是黄河,流淌在若尔盖草原的母亲河! 再前行,沿萦克藏寺旁的山坡而上,黄河九曲的壮丽就徐徐展现眼前了。 奔腾了千万年的黄河水哦,却不曾想,有如此静谧、安详、秀丽的一面。白河逶迤从天际而来,在此与黄河相汇,又一起蜿蜒北去。从此一路风尘,穿戈壁大漠,越黄土高坡,越走越沉重,从一弯清流变成浑浊的黄,终历尽万千险阻奔流到海不复还。放眼望去,天连草,草连水,水连天,天地开阔,草原茫茫,湾湾相和,而近处红柳成林,婆娑多姿,多么壮阔美丽的江河! 几日里,心高飞于甘南川北。我们迷恋于吉科合村的纯净,纳摩峡谷的秋色,在纱缦般的晨雾中等待旭日的升起,我们弛骋于广阔的草原,沉醉于九曲的壮丽,也深陷于苍茫的森林,我们也曾转动经桶,心地清明……但,终是归去的时候了,9月30日,在大批游客到来之前,我们全身而退。时间很早,天空还是黎明前的夜色,大巴按着喇叭在整条街上唤醒乘客。有和我们一样的游客背着大包小包上来,脸上漠然着,我很想打个招呼问问他们此行的足迹,却没有机会报以微笑。回城的车是有魔力的,我再看不到坦诚的不设防的笑容,一如我们来时。车行路上,晨色渐渐来了,几日里没能看到的朝霞在车后绚烂于晴空。车过合作,看见工厂,植被渐渐稀疏的山和已浑浊的河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一起去成都出发到若尔盖的吗? (R)
- 成都到若尔盖.求同行.七月二十号左右 (小狼君)
- 6.30号,成都到若尔盖 (迷途小书童)
- 8月5日去若尔盖帐篷音乐节 (星星去玩啦)
- 若尔盖旅行 (良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