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记录贴/今天发工资了,工作十年终于攒够了100W
来自:是亮亮啊
今天工资发下来了,算了算目前可投资金终于迈过了100W的门槛,也回顾一下攒钱的历程并总结一些自己遇到过的坑:
本人原生家庭非常普通,父母以前都是普通公司职员,我觉得自己走上这条路也是家庭影响造成的,小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受国家大环境影响父母几乎丢了工作,我记得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上学校体育课我自己穿的是破洞漏水的球鞋被同学各种耻笑,爸妈后来在外打工也非常辛苦这些我自己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从小就比较节约(当然也没有零花钱),上大学时家里条件稍微好了一些,我也坚持400块钱过一个月,同学的旅游、吃饭、泡吧、打牌什么的花钱活动很少参与,尽量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低物欲的心态也是这个阶段养成的。
毕业之后进入设计行业工作,我记得第一个月的收入就超过了父母,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钱,给父母各包了一个红包之后,就把剩下的攒起来了,我现在还记得是拿一个信封把那几千元现金装起来再夹在书里面。那种兴奋的心情甚至比我现在攒够100W还激动,当时完全没有报复性消费的想法,总觉得手上有现金了心理觉得很舒服,这之后差不多有一年吧都是用这种最傻瓜的方式存钱,有工资发下来就放信封里,看着信封越来越鼓,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就觉得很开心,后来攒到五位数我就去银行存下了第一笔定期存款,工作前2年基本就是认真学习岗位技能,傻攒的阶段,这个期间业务能力提升的也比较快,加上行业当时比较好,公司效益非常不错,在第2、3年的样子我就这么硬存了大概27W(完全没有一点理财意识,硬说有就是存银行)。这部分能攒下来也是因为工作在家乡本地,工作日公司提供午饭晚饭(不给加班费),住就住父母家里也没有租房的开支,所以我的攒钱只要控制好开支收入90%以上是可以攒下来的。(这一阶段的教训是毫无理财意识,现金信封保存连活期利息都没有,存款随时间推移不断贬值)
在第3年工作时有一次和一个同事一起出差时,被同事说教一番,同事问我工作了三年为什么不考虑买房,以后房子会涨更买不起,还把她贷款买房的过程和费用给我算了算,一语点醒梦中人,当时我所在城市新房房价贵的就1W出头,便宜的是7k左右,我算了算存款给个首付慢慢还贷还是可以争取的,于是果断开始各种看房,当年选择了1套80多平米的小户型(买小户型主要考虑自己单身没女朋友、担心背负过大的房贷压力、未来好转手卖或者出租等等),房价8800元左右,然后就去交了首付,办的商贷贷款43w(月供公积金还一大半),交完首付一分钱没有了,心理压力瞬间就又上来了,这个阶段也是因为房贷压力大,加上每个月工资浮动比较大生怕哪个月房贷跟不上了,心中就只有房子这一件事儿,于是对自己的克扣越发的厉害,从来不给自己买新衣服新鞋什么的,娱乐活动全部取消,不出去旅游,最爱吃的火锅都不吃了,最后父母都看不下去了让我对自己好点,实在不行父母给我点钱,我都拒绝了。也是出于对贷款利息的惧怕,在第4年和第5年分两次进行了提前还贷,提取了公积金,提前终结了房贷。至此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住房。理财方面终于开始了接触,但还是意识并不强,第一次接触的理财产品就是大名鼎鼎余额宝,也是同事推荐的,第一次知道有一个东西放进去能产生比银行定期存款高得多利息,而且还可以随时存随时取。(这一阶段仍然没有理财意识,只知道贷款的利息高不知道钱是会贬值的,适当的上一些杠杆其实有利于资产增长的。提前还清房贷会使公积金无法提现,公积金每年只有很少的利息,也会不断贬值。如果重来一次我不会选择早早还完贷款,没有深入学习理财知识,浪费了资产增值的宝贵时间)
第5年还完房贷,提出的公积金还剩下一些加上剩下存款也有一些,这个时候坊间传出我所在的城市车辆将会限牌上路的传闻,父母也跟我说他们年纪大了,也喜欢出去旅游,家里没个车不方便啥的,让我买个车,说有车找个女朋友带姑娘出去吃饭玩儿啥的也方便,由于刚搞完房子手上没多少钱父母就把积蓄拿了一部分出来让我去买,这个时候心态也有点膨胀,想买个SUV一步到位,后来冷静了一下觉得那种车太贵太耗油保养也不便宜,就买了个十多万的经济型的代步车。(这笔消费后来在我看来是这10年中最糟糕的一笔支出,因为工作很忙几乎没有时间开车出去带父母出去玩,车买回来几乎就是摆设使用频率非常低,而且就是一个贬值的消费品)
从第6年开始,余额宝等宝宝类的产品收益逐渐下滑,开始不满足于这一点收益,可能正所谓有需求才有学习的动力吧,正好在一次赶赴开会的路上看了一本杂志,名字忘了,里面有一位叫康宁的银行从业博主写了一篇年轻人如何理财的文章,把什么是财务自由,财务上的人生规划、财务风险点、如何进行投资从整体上分析了一遍,毫不夸张的说这篇文章给了我醍醐灌顶的启蒙感,我至今记得那个在公交车上看书的下午给我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看待整个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了。第6年年终手上又存下了十万出头,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7年内存够100W。从第6年到现在,自己以很强的兴趣学习了基金、债券、P2P、保险等投资品的操作知识,在理论层面也阅读了巴菲特、芒格、达利欧以及国内很多大佬的书籍,学习了财务报表的知识,也看了很多历史社科类的书籍,我看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离正确的道路越近,越能看清人类社会运作的游戏规则,越能体会到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其实和投资理财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巴菲特芒格,以前我可能认为他们只是个有钱人而已,现在我觉得有钱不过是他们正确生活的副产品罢了。
最后我想说我喜欢投资理财,我感谢这个领域带给我的快乐和认识上的进步和提高,让我思维更加理性和成熟。虽然100W对于一些高收入或者优秀的朋友来讲也许很轻松就可以达到,也许对另一些朋友来说目前也比较困难,但是我觉得只要为自己目标努力,总会有好的结果(即使可能不是自己最理想的结果),因为你在不断接近它,例如我以为100W需要7年,其实第五年就实现了,人生就像资本市场,谁能预测明天会涨多少呢?
就写到这儿吧,流水账,文笔不好各位凑合看吧。
-----------------------------------------------------------------------分割线--------------------------------------------------------------------
首先谢谢各位组友的鼓励,既然进了这个组都是有共同追求的大家一起加油
几个关心的问题补充一下,工资收入方面我每年浮动特别大,到手区间范围为12W~25W不等。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属实996的范围,这也是我攒钱的动力之一,因为这样的生活只是生存太难受。
关于理财入门文章这块,因为过去了很多年确实也找不到了,当时余额宝出来也就一两年,国内理财不像现在这么流行,而且对于我这样的理财小白来说当时看到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自然是很激动的,现在这种理财入门的文章书籍网上特别多,内容也都大同小异,可以找来看看,例如经典的穷富爸、舍费尔的财务自由之路等等。
关于历史社科类书籍,看这个一方面是自己对历史本来就感兴趣,二是我非常认同芒格多元思维多元模型的理论,推荐书籍是大名鼎鼎的《人类简史》,不单纯写历史,把很多经济、政治等学科和历史放到一起看,还有《枪炮、病菌和钢铁》、《西方将主宰多久》、《图说金融史》等等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亲戚把我当成了储备金 (F)
- 记录|攒了90万,但是对生活提不起一点兴趣了 (momo)
- 为什么我要拼命攒起买房钱……比如现在大晚上被合租室友通知... (不二索马里)
- 怎么看透时代发展洪流中的骗局 (碟子西红柿)
- 问问|是不是对自己太抠了? (成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