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朋友,进来说说

SUE∮

来自:SUE∮(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2007-08-19 22:03:0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10:56

    1.为何小四要杀小明?

    你怎么跟那些人都一样?对我好,就是想要跟我交换我对你的感情。这样你就安心了,是不是?你太自私了,要改变我。我和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啊?

    这段是杨德昌的电影《牯岭街》,小明说的最后一段台词,随后是小四的一刀又一刀。刀刀深入,血肉模糊。

    小四要杀的不是小明,他要杀的是这个社会,他用他的杀人来对抗这个社会的大同与堕落。当小明从小四身上滑落下来的时候,小四对着倒在血泊里的小明大叫,你起来啊,起来啊,你可以的,你可以的。小四的梦,破碎了。

  • 幽篁

    幽篁 2007-08-19 22:11:26

    我觉得小四不是真的想要杀小明,由爱生恨,恨她的不争气。情绪所致。 台湾当时的社会是很混乱的,不管是什么时代,都会有像小明一样的女孩存在。你不觉得杨德昌的电影里面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小明要说的应该是一代人,她也有她的苦衷。 我觉得你有必要再多看几次这个电影了。反正我是看个四遍了,不过我觉得我还没有完全理解。我很喜欢杨德昌的电影。

  • Inconvenience

    Inconvenience 2007-08-19 22:12:21

    [内容不可见]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2:13:03

    他认为小明堕落了,可是他自己呢 他不也开始堕落了么,拿买手表的钱去泡那个女的,他怎么不自杀

    我当时觉得他应该以自己的死去对抗这个社会,这样比较好吧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13:48

    2.小四的父亲被查那一段

    60年代初,对台湾两代“外省人”来说是灰暗绝望的年代,台湾在政治高压下动荡着,充满危机。如果说台湾本土人孤单无依,逃过去的“外省人”则心里更加失落,无所归依。来自大陆的小四的父辈受到迫害、审查,母亲被免教职。家庭遭遇挫折的小四在学校也没有被公正对待,逆反心理更加严重,少年恋情的失败让他心境无法平和,终于走向无法挽回的错处。 当年随军逃到台湾的家眷们形成小村落,被称为“眷村”。台湾作家朱天文和白先勇的小说中多次提到“眷村”。

      “眷村”人们的生活有些空虚绝望,“眷村帮”和那个时代多数男孩子们一样,好勇斗狠,争风吃醋。出身低寒的少女小明如菟丝子依附于几个男孩子之间以期获得保护。此时小四的力量不是足够强大,所以她拒绝他。少年世界里过早卷入成人世界的丑陋,小四以极端的方式完成对纯美少年时代的献祭。也留给观者太多思索和叹息。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17:19

    3.还有,如果HONEY是被警察当作是车祸身故的,可以理解。可是山东那一帮人这样被杀死,怎么没有个交代,让人觉得当时台湾超级乱呢

    由于筹办中山堂音乐会幕后的帮派角逐,眷村帮首领山东伪造车祸,害死了当时已经被滑头篡权,单枪匹马前来挑战的Honey。可以说,Honey的死在我年少的心里是一次地震,让我认清了英雄主义、理想这些词在现实中的功能是多么的孱弱……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2:18:51

    里面有一幕小四的哥哥替他挨父亲的打,而他的姐姐去护着

    我家小时候也是这样,哥哥经常出去打架,然后他也偷过父亲的钱被打,也是我和姐姐去护着

    其实,未必是台湾,是很多家庭的少年成长都是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杨在拍这部影片的时候,的确是把这一点拍得很到味。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19:03

    4.还有小明,这个角色,杨德昌导演是想借她来说明成长问题少女的最后结果么?这个小明的心理是怎么样的

    小明:原来你跟他们一样,对我好就是想改变我。你好可笑啊,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和这个世界一样,是不可以改变的…… 小明,那个亲热地看着小四说“我们以后还有时间”的小明,那个仰望着天空说“其实很多人都喜欢我,小医生也对我有意思”的小明,那个带着淡淡的世故和浅浅的虚荣的小明。那个让少年的我魂牵梦绕的小明…… 我在看片子时,有着与小四同样的身不由己的困惑,这个虚伪而美丽的小明,她的缺点和优点都同样的深深吸引着我们。可是,我仅仅是观众,剧中的小四却一直对自己说,小明是完美的,是值得保护和珍惜的。因为他必须有一面旗帜,不然,他捍卫什么?堂吉诃德出征前也要给自己找个美若天仙的杜尔西妮娅公主作为心上人,虽然他明知那是一个粗俗鲁莽的村姑。 小四见到哈尼就说:“如果你写封信回来,这里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事。”他真的相信,小明如果知道爱人Honey的音讯就不会和别人好。其实,在Honey之前有红毛,在Honey之后有滑头,有小虎,有他,在他之后,还有小马。小明是个懂得远水不解近渴的女孩,她要随时可用的户头。生活的窘迫带给了小明中年人的处世方式,漂泊的生活使她努力不停抓紧着救命的稻草,并不停的给自己留着退路。小明也是一种悲剧的方式存在在世界上,不同的是,小四和Honey上演的是拒绝长大的悲剧,而发生在小明身上的是拒绝年轻的悲剧……

  • 九野

    九野 2007-08-19 22:20:17

    一切太自然了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2:20:38

    2007-08-19 22:17:19 鸵鸟2号 (西安)   3.还有,如果HONEY是被警察当作是车祸身故的,可以理解。可是山东那一帮人这样被杀死,怎么没有个交代,让人觉得当时台湾超级乱呢      由于筹办中山堂音乐会幕后的帮派角逐,眷村帮首领山东伪造车祸,害死了当时已经被滑头篡权,单枪匹马前来挑战的Honey。可以说,Honey的死在我年少的心里是一次地震,让我认清了英雄主义、理想这些词在现实中的功能是多么的孱弱…… =============================================================

    难道这部影片,杨德昌是想说明他对当时那个台湾社会的绝望么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21:59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五日,台北建国中学日间部初二学生茅武,在牯岭街上杀死了谈过恋爱的女生,被判刑入狱。整整三十年后,与茅武同届不同班的杨德昌,拍摄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24:35

    画面很久远,也不是很清晰,4个小时片长,却有一种力量让人一动不动的看下去。影片以小四的视角来审视了60年代台湾社会的各个层面,而杨德昌用四个小时讲述一个关于人生的史诗。随着那盒小猫王的磁带被监管人员扔进垃圾箱,一代人的青春就以这样的方式惨淡收场。

    影片里,杨德昌设计的是一种现实的残酷,一种针刺破气球的瞬间的停顿。

    导演杨德昌只是从少年小四的生活中拈出了一段,很是平滑,但就是在这不疾不徐的叙述中,一切都随着他那刺向女友小明的刀而结束,小四最终走向了极端,他的青春也结束在牯岭街上。

    小四终于用匕首杀了小明,被判入狱16年。

    小猫王录了他唱的英文歌《阳光灿烂的夏日》送去给小四,却被看守随手丢进垃圾箱。空气中传来小猫王细声细气模仿猫王的歌声:“Are you lonesome tonight?Doyou miss me tonight”歌声稚嫩,是他们单纯而认真的青春。

    杨德昌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不是一个单纯的谋杀案件,促成杀人事件的是整个环境,凶手是整个环境,甚至小明自己都是凶手。"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2:25:39

    我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但是,这影片里,小明其实和小四没有真正的发展男女关系的。难道不是么。而且小四也知道小明前面有跟过HONEY。而且小明一直爱的是HONEY。只是她在很无助的时候,小四对他说他要一辈子都保护她,成为她的朋友。这绝对不足以导致小四杀死小明的动机。

    我想真实的案例,应该是被杀的女生和杀女生的男生已经是确定的男女关系吧。我猜的,呵呵, 我觉得这样合理。

  • 四宝

    四宝 (与电影私奔!) 2007-08-19 22:27:43

    杀山东帮的那帮人是水???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2:27:46

    杨德昌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不是一个单纯的谋杀案件,促成杀人事件的是整个环境,凶手是整个环境,甚至小明自己都是凶手。"

    是的。但若当时他堵到的是小马,是否就杀死小马?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29:02

    杨德昌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不是一个单纯的谋杀案件,促成杀人事件的是整个环境,凶手是整个环境,甚至小明自己都是凶手。"

    小四本应是好好学习的,而且他还有一个有文化、讲原则的父亲,应该说他的家教是挺好的。但是我记得曾经有个同学对我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我们反而是一种不利的因素,父母对自己的道德思想传输使得我们迈入现实社会后寸步难行,因为它们全不管用,我们吃了许多因为单纯带来的苦头后,不得不以自己的现实经验纠正早年的先入思想。已是初中生的小四自我意识逐步加强,他已能够观察反思我们的生活。好好学习有什么用,父亲不是很有知识吗,可是他却总是受到种种打击,处世上四面碰壁,在台风夜被人带走审问,直至神智受挫而越发苍老憔悴。审问父亲的那个有音乐修养的官员亦自称是个文化人。而最让小四感到受挫的是那些传授知识,为人师表的老师一个个官僚气十足,不分青红皂白,没有得理却依然不饶人。(尤其是那个教导主任。)偶像倒塌了!但顽固而执著的信念-一种救世的情结-并没有丧失,小明就是他实践自己信念的最后努力。但是如上所述,小明的遭遇已使她准备随着肮脏的世俗而逐流。哈尼的死,朋友小马那以可怕的成人理论(哥们不要为了一个Miss搞成这样)带来的背叛,小翠与小明那让他绝望的责问“你以为你是谁啊!?”

    终于使得他在牯岭街上出手了-朝着自己最喜爱的女友连捅四刀,任她痛苦地倒向自己而不顾,只是哽咽地哭道“你不要脸,你没有出息!”,一遍又一遍。

    有一只螳螂,它虽然清楚自己没法挡住朝自己滚来的车轮,但它依然愤怒地振开臂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2:29:53

    还有一个场景,小明对医生说,你不爱那护士,那么不应该结婚。。。。。。

    那一幕,觉得很莫名其妙。是否想说明小明虽然还是少女,但是思想方面已经被生计和生活的压迫到快速成长?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31:45

    在小四的眼中共有四座偶像:师长、父亲、Honey、小明。师长,父辈,两座偶像依次坍塌,第三偶像Honey又离开这个世界,他只能自居为新的Honey,自己动手来保卫第四偶像小明。就像哈姆雷特所言:“倒霉的我却要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其实他一直有意忽略小明身上不时流露出来的鄙俗 。

    没办法,未来模糊不清,过去不堪回首,然而选择就在眼前。你要选择沉默还是反抗,要选择低头或者扬眉。你要信任爱情,还是信任爱人;你要求父辈保护,还是挺身而出保卫父辈。你是为原则而生,还是为机遇而生。

    小四在最后一刻终于面对他想视若无睹的一切,只好绝望地出手。“爱情是社会压力中最好,最阴险,最有效的工具。” 德国导演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早有预言。小四就是死于阴险社会的最后一个陷阱:受挫变质的爱情。而与小四的命运相反──二条一心想上台唱洋歌,滑头最后平和得像个中年人,小猫王也忙着给猫王写信,“小公园帮”这几个出来混的人,没有一个去杀人。混的人没有原则也没有野心,所以不会去杀人。杀人的人是要有原则的,像小四;或者是有野心,象山东。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33:58

    他们是六十年代初的外省第二代,年龄只有十几岁,而作为迁台不久的父辈们在营营苟苟的生存斗争中过早地把自己的压力与迷茫投影在他们身上。虽然只是些初中生,但他们的脸上没有可以被艺术家用来赞美的纯真。他们拉帮结派,打架,泡Miss,开演唱会削钱,打弹子赌博,一切都像是成年人。小四本来是在这些怪圈之外的,但他遇上了小明,一个有着让所有男孩为之倾倒的清纯外表的女孩。第一次与小明相识便遇上小太保的纠缠,因为他泡了他们的Miss。的确,小明是许多人的Miss,死了的红毛、杀死红毛的哈尼、滑头、小虎以及后来的小马都是她或远或近的户头,但她真正喜欢的惟有小四,因为小四没有他们或强或弱的势力。但小明与小四的来往却无心中把他带入了帮派的争斗中。虽然第一次被小太保纠缠后小明便急匆匆离开他-是为了不牵连他-但事后她还是忍不住去找他,并继续与他来往。小明是小四从书本进入真实世界的一道门。小明所引向的世界的丑恶与父亲讲原则的做人方式的失败使得小四对生活原有的幻想一一破灭。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2:33:58

    是啊,滑头最后都变成这样的一个人了

    而小四,是否因为他单纯而导致走向了极端?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35:41

    还是把话题回到小明身上。以往的评论都把她当作一个坏女人,指责她世故、堕落,但若仅是她自身的原因,影片反思的力量就显得太薄弱了。

    细观影片,我们可以感到导演对她一如对小四,是持有深切的同情的。小明的母亲舅舅都是大陆迁台的,他们的生活贫困,小明和患病的母亲还不得不靠替人做帮佣寄人篱下。影片中总是在细心的暗示她们母女命运的悲苦,与小医生情商药费、被方太太叫走路(此时的小明一言不发地走在哀叹着的母亲前面)、投靠舅舅时母亲与舅舅的谈话中反打镜头对着一旁的小明、得知哈尼的死讯后强忍悲痛的小明坐到母亲身旁绣鞋,对小马家走了佣人的细心留意(这也为小明相好于小马引来小四的恨意埋下伏笔)于是,为了母亲的病,也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她不断更换户头以寻求保障(虽然她也清楚大多数人都是冲着她的美丽而已)。如果说小四对这样的世界还有不满的话,那么小明已经渐渐对此生出无奈的认同。在片场中小明对小四说“笑你好老实啊,你这种人以后会吃亏的”。与小虎分手后,她为自己这种随便的态度向小四开脱道“你不能让每个人都象你一样到处得罪人”,而哈尼的死更加强了小明对世界的幻灭感。哈尼虽然挺冲,但却无害人与防人之心,最终被人陷害。哈尼的死对小四的影响是使得小四决心替代他来保护最后一座偶像小明,哈尼的死对小四而言反而激发出他的反抗意识。但是投靠了公子哥小马的小明却在牯岭街上向小四最后一次表达自己绝望的顺世哲学-“要改变我?我就和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啊!”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36:37

    让我们共同倾听一下牯岭街上那些稚嫩而苍老的声音--

    你笑什么啊?-小四

    笑你好老实啊,你这种人以后会吃亏的-小明

    如果一个人为他没有犯的错误去道歉去讨好的话,那这种人什么事做不出来?-父亲

    可是,我好象觉得这世界上这种事太多了。-小四

    我人在哪,我就混哪-小马

    其实以前的人,跟我们现在出来混的人真的很像-哈尼

    其他的武侠小说名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一本-战争与和平(哈尼)

    妈的,我还真的想写本小说呢,给以后像我这种人看。太晚了,书又读得不够多-哈尼

    我最怕两种人:一种,是不怕死的;一种是不要脸的-哈尼

    我谁都不要,谁都没有用

    很多人都说他们爱我,可是一碰到麻烦事就都逃得远远的-小明

    你很认真唉,你是不是也想改变我,你好象有好多大道理唉-小翠

    只是有他太多倒霉的人,太多不公平的事-小四

    妈的,MISS吗,就那么回事啦,给他吃好的穿好的,鬼混一下,还能怎么样

    妈拉个B呀,为了一个MISS和哥儿们翻脸,你算什么玩意儿啊,婆婆妈妈跟个女人似的,不是说好要好好念书不泡MISS的吗?现在又来啰里啰嗦的,不够意思,哥们什么时候亏待过你?”--小马

    别这样啦,自己哥们,不要这样啦,看我的面子嘛、来来,我帮你约一下,有事好好说嘛,给哥们一个面子嘛。”--小猫王

    她真好唉,要哭就哭,要笑就笑,可真自然-片场导演

    自然?你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还拍什么电影?-小四

    我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你-小四

    你原来跟那些人都一样,对我好只是想跟我交换我对你的感情。要改变我,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啊?-小明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2:38:12

    这部影片看完后,觉得导演太绝望了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2:40:39

      她真好唉,要哭就哭,要笑就笑,可真自然-片场导演      自然?你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还拍什么电影?-小四 ===========================================================

    这话挺深刻的。

    当小四知道小明和小马一起的时候,他发觉小明欺骗了他,或者情感上有背叛了他 他才说的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41:48

    还有一个场景,小明对医生说,你不爱那护士,那么不应该结婚。。。。。。 那一幕,觉得很莫名其妙。是否想说明小明虽然还是少女,但是思想方面已经被生计和生活的压迫到快速成长?

    请参考 http://kanmsjiue.spaces.live.com/Blog/cns!474E11814B556A1F!847.entry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2:53:28

    蓦然回首牯岭街,看惯天残与地缺。 少年心事归淡漠,怒火青春尽呜咽。 滑头已老哈尼死,小四刺出小明血。 宝岛多少笨小孩,未曾深爱已言别。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3:04:50

    看来 鸵鸟2号 是已经深层次的研究过这部影片了

    非常感谢你的资料

  • 树洞

    树洞 2007-08-19 23:06:03

    杨德昌的电影还差青梅竹马和海滩的一天就收全啦。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3:09:59

    最后小四不是想通过姐姐去找牧师么

    这一幕,你怎么看?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3:11:29

    这两部影片我也会去看的。

    我们这里举办了杨德昌电影月。

    我对杨的电影不熟悉,就只看过《一一》,看了两次。 我喜欢《一一》这一类影片。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19 23:15:51

    SOMEWHERE ONLY WE KNOW

    你很喜欢啊???

  • 平安是福

    平安是福 2007-08-20 00:11:03

    影片中的那首why也够经典的,尤其是小猫的发音足以乱真,我印象比较深还是honey的那句“只记的一本书叫《战争与和平》”!!!个儿认为杨导的《一一》更具现实思考!

  • 蓑笠翁

    蓑笠翁 (人乐有缘,诺以终身) 2007-08-20 09:05:33

    不很准确地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一一>则具有较强的人生意义.前者让我们对60年代的台湾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尤其对我们大陆人来说更加如此;而后者的时代背景则比较模糊,把这个故事放到香港或者大陆,都不会对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一>更具有普遍的意义.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似乎都能值得我们去认真的琢磨.

  • 妮朴拉

    妮朴拉 (湖心草深长) 2007-08-20 09:10:20

    我买盘了,还没看呢~

  • 三傻

    三傻 (讲个笑话让我哭一下) 2007-08-20 12:54:30

    在一次和贾樟柯的沙龙上,我记得贾樟柯说过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中国观众看电影(特别是艺术电影)的心理太沉重,非要搞清楚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哪里那么多为什么呢, 其实我想提个问题给所有观众,为什么你们总要拿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伦理道德标准自己的思维去揣测电影人物呢?

    如果要说为什么,那就一句话:生活本就是如此的.

    这个电影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嘛

  • 蓑笠翁

    蓑笠翁 (人乐有缘,诺以终身) 2007-08-20 14:29:50

    2007-08-20 12:54:30 一个人旅行 (深圳)   在一次和贾樟柯的沙龙上,我记得贾樟柯说过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中国观众看电影(特别是艺术电影)的心理太沉重,非要搞清楚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哪里那么多为什么呢, 其实我想提个问题给所有观众,为什么你们总要拿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伦理道德标准自己的思维去揣测电影人物呢?      如果要说为什么,那就一句话:生活本就是如此的.      这个电影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嘛


    真实故事可能仅仅限于少年杀人这一点,那么多的人物肯定不可能都是真实的.既然是故事片,套用一下那句老话: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如果非要真实的话,那你去拍记录片算了.这也是我对贾樟柯的大部分电影不感冒的原因,整个就是一记录片.

  • SUE∮

    SUE∮ (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楼主 2007-08-21 09:51:29

    我喜欢《一一》的深度。

    但是关于这部影片, 有一个镜头十分的耐人寻味。 就是小四和小明在医务室的楼梯说话, 但是导演却把镜头对着一个有点反光但依稀可以见到他们两人的影子,然后只有他们的对话。

    这一个镜头,导演一定是特地这样做的。是想表达什么?

  • 熊脑脑

    熊脑脑 (心存高远,脚踏实地) 2007-08-21 09:56:11

    可以说这个片子的情节不重要 为什么小四杀了小明,为什么斗殴,都不重要 只是让你看到他们的青葱少年时光

  • 布拉格东

    布拉格东 2007-08-21 11:44:07

    不需要去搞懂什么,多看就是了,建议杨导的片子都看看,<麻将><独立年代>都不错的,比较有故事性,

  • steven

    steven 2007-08-25 20:54:53

    最好有如下背景: 80前60后 对台湾历史有一点点了解 男性,城市居民并且上过学

    否则就必然有很多事情需要解释。 不过即使没有这些背景,片子也可以看明白(这就是好电影的特点,决不晦涩),只不过因为有太多的细节需要注意,所以要多看几遍。

  • jenny

    jenny 2007-08-28 14:51:31

    我觉得小猫王唱歌比猫王好听。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6143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