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的米格-25 —— 宾得Z-1
来自:kukunya(後空空)
最近看到组里小红前辈写的《一个大圈 —— 十年捡垃圾笔记》,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在K-x到K-5时代红红火火的豆瓣笨组日渐衰败,当年发图灌水的大学BBS摄影版早已亭亭如盖。
自2010年从隔壁系师兄那接手宾得K-m起,想不到我也已经在摄影这个大坑里泡了10年了,而且不同于小红前辈涉猎广泛,我比较没有出息一直就在宾得这个烂坑里转圈。在学校的时候还能说自己穷、宾得性价比高;工作了之后仍然抱着大笨家不放手,除了对K卡口的那么一丢丢情怀之外,实事求是地说,确实是相机(或者说拍照)在生活中逐渐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手头的器材想拍点啥一般也都能拍,偶尔遇到恨不得当场把相机扔了的那种场景,等走到家网上看完一圈器材后换门的冲动又消失了……再加上有了孩子之后更觉囊中羞涩,每次逛器材店都会先看价格,并不自觉地换算成月供数然后放弃,于是手里这摊破烂就一直留下来了。
最近领导嫌弃冰箱里我那一堆4、5年前的胶卷过于占地方,让我赶紧清理掉。于是找了个时间把防潮箱里的宝(po)贝(lan)们都拿出来点检了一番,不禁感慨这100块的塑料密封箱+15块钱的干燥盒效果真是不错。该充电充电、该换电池换电池,然后发现这台Z-1的计数器显示16,那就从你开始了。
插一句为啥起这么一个标题呢,这是我在点检相机们时候突发奇想的。其他的机器SP、LX等拿到手上心里台词是:日本人真他娘的精致。而拿起Z-1的第一反应是:擦,这真TM是个暴力美学怪胎,垃圾中的战斗机。等等,一般的战斗机已经不足以形容它了,只有不锈钢款的米格-25可以相提并论!
进而想起当年小红前辈对于Z1p的评价是 “就靠那个没有底的耗电量就没有资格在垃圾界立棍”,其实我倒觉得这货除了有点费油,如果你打算飞个直线不带拐弯的话,还是挺趁手的。既然是捡垃圾么,就要有颗包容的心,饭量大也不是不让入丐帮不是。于是今天准备来稍微写写这个估计大多数人都看不上的玩意儿。
-------------------------------- 废话有点多的分割线 --------------------------------
大概写写规格上的一些特点,时隔3年一拿到手就能想起来的那种,想到哪写到哪吧。
1、KAF2+双波轮 这大概是这个机器最吸引我的地方了,两个波轮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可以兼容绝大多数无光圈环的镜头,包括我手头当年新品购入的DA*55 1.4 SDM,没错就是那颗据说平川先生跳槽前的大作、ABC镀膜加持、号称数码鸡的小杯子的星55。记得当年KAF3出来的时候网上一边有人哀嚎没有螺丝刀、要抛弃宾得引以为豪的卡口兼容性了;另一边有人大吹特吹宾得要大力发展镜头马达,以后会做到跟NC一样牛逼。如今看着硕大的DFA*85 1.4,我觉得宾得确实已经不负众望做出了跟NaoCan一样的镜头马达。 话说回来这种放到MZ-S上也只能用Tv或者P档的DA镜头,对于Z-1来说却是手到擒来。两个波轮正好控制AV/TV,加上左肩的模式按钮设计,实际使用时模式切换非常迅速。这也直接导致了我有一段时间拿18-55这种宾得家的L头挂此鸡扫街,正好24/f4和35/f4.5兼用。 附:宾得镜头兼容性列表 https://www.mosphotos.com/PentaxLensCompatibility.html
2、自动对焦 接下来不能不说的就是这个机器的自动对焦设计了。没错,就是那个中心点only的AF,规格网站上瞩目的Autofocus: Yes (1 point)。虽然我大笨得士对焦系统一直以来以孱弱著称,但我可以扬长避短、把其他烂的对焦点都干掉呀,就像60年代的苏联:晶体管技术不行可以用电子管把功率做大嘛~ 不过对于一个习惯于使用裂像屏、在数码机上也常年设置中心点对焦的宾得选手来说,这个设计简直是大快人心:不仅不需要像某些低端鸡那样猜对焦点,还连额外的设置工作都帮你省了。需要做的只是跟裂像一样“对焦-构图”。并且此鸡对焦非常迅猛,猜想马达的扭矩规格应该不赖;准确度方面算不上非常优秀,但也是笨家难得的水准,典型的大力出奇迹。
3、握持设计 这又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设计点。首先,这个机器装不装手柄基本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握持感。没有手柄的时候我常常会困扰于那无处安放的小拇指,但这款机器配套的手柄那可是真 · 手柄,别说电池了,连竖拍功能都没有,二手市场贼拉贵还不好买。 然而即使装了手柄整个机器的握持也算不得特别好,总体来说是“大而浅”,并且侧面弧度感人,拍摄的时候总有点捧着而非握着的感觉,不过配合上热靴放在手柄上方的这个设计似乎就可以理解了。另外就是如果装上小金这种背在身后一定会朝下的镜头时,手自然下垂顺手握住手柄的感觉非常好,像是握了一把趁手的武器,时常忍不住想要抡起来。
4、其他 1)1/8000的快门很给力,但其实很少用得到; 2)过片迅猛,3fps的连拍在数码时代似乎也不是很引人注目,用的也不多; 3)拍完回卷可以设置是否留一段片尾,挺实用; 4)支持2~9次多重曝光,并且可以中途取消,设置也挺方便; 5)Power Zoom不提也罢。
其他貌似也想不起什么槽点了,最近先用一阵子,有啥感想了再来补充吧。
最后附上说明书,有人看的话再来考虑要不要研究翻译。 http://www.ricoh-imaging.co.jp/japan/support/man-pdf/z1.pdf 愿世界和平。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教堂大帅府故宫 (小风哥)
- 宾得自动机Z-1说明书摘要翻译 (kukunya)
- PENTAX 645Z的使用感受/分解结构/保养 (frank)
- 还有宾友用k5吗 (étreindre)
- 老家的雨天 (ase普罗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