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宝:《瓯风》(第二集)与《温州历史文献集刊》(第一辑)
来自:fangshaoyi
《瓯风》(第二集)与《温州历史文献集刊》(第一辑) 潘德宝 旧刊投胎转世,比较著名的有《万象》《人间世》《无轨列车》,这些本是旧上海的名刊,经陆公子妙手回春,不讲科学讲迷信,不讲知识讲趣味,令人回味再三,不忍释卷。今天得礼阳先生赠《瓯风》第二辑,也同样不讲道理讲故事,着实令人喜欢。 晚清民初,温州文化人逸兴遄飞,刘绍宽、黄式苏、林损、夏承焘等发起创办了瓯风杂志,传承地方文化,而偏于学术研究。国家图书馆有电子版可读。新《瓯风》“远绍前贤”,“详尽一人一事一物之细节、趣味,描摹生活”。端的是旧刊新生! 其中,金传多《吴藕汀与温州》使我回忆起在嘉兴秀州书局的那个下午,当时还根本不知道吴藕汀是谁,看见书局中摆着一批打印稿,心下非常诧异:未正式出版也能拿出来卖,这作者得有多大的号召力?读完此文,方知吴藕汀先生还与温州人有过那么多的交往,同时也对温州文化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那个被经济建设遮蔽了的文化温州,跃然纸上。张索《忆族伯宪文先生及文献丛书的缘起》记述了张宪文先生与发起《温州文献丛书》等一批温州文化人的旧事,令人感佩。高远《昨日黄华说旧家》则记家族小事,一个“旧”字,让人浮想联翩,至于作者未读到其伯父郑亦平《周易探源》,让我也感到了遗憾。《英人苏慧廉与晚清温州》的作者端木敏静亲访英国传教士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后人,至牛津、伦敦各大特藏图书馆查考资料。这应该能写成一部长篇的传记,回顾晚清温州与西方的接触,学术意趣正与应时当令的全球化叙述若合符节。 礼阳先生同时掷赐《温州历史文献集刊》(第一辑)也有四百多页,该书收集、整理和介绍温州地方历史文献,“为从事地方史和区域文化研究的学者以及其它领域的学者提供相关的文献支持,促进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计有文集、信札、碑志、年谱、族谱、笔记等栏目。潘猛补《〈水心文集〉孙衣言批注辑录》一文,我最喜欢。批注,可以看出孙衣言对乡前贤的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出孙衣言的读书眼光。如第64页《水心集》卷十五《郑仲酉墓志铭》一段文字下批有“此一段摹写淋漓”,《宋武翼郎新制造御前军器所监造官邵君墓志铭》一段后批“文极沉郁”,《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下批“此水心极用意之文,全效《史记》大篇。以稍多平衍,不及韩、欧阳耳”、“学《史记》”,“此等皆水心不及韩、欧处。病在太多。”总之,孙衣言是以文学眼光读这些墓志铭的,并把叶水心列于韩、欧的文学史序列中去比较。今人对墓志铭一言以蔽之为“谀墓”,实则对中国旧传统是毫无了解的。反观孙衣言的批注,或许可令人稍稍知道一点过去的世界。此文的辑录者、此书的编辑者,能发见这些批注,并公之于世,想必用意不止于“文献”也。 2011年4月1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瓯风别册第一种:纪念苏慧廉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笔记本 (fangshaoyi)
- 《瓯风》第二十五集封面目录 (fangshaoyi)
- 《瓯风》第二十五集编后:归零 (fangshaoyi)
- 《瓯风》第二十四集封面目录 (fangshaoyi)
- 《瓯风》第二十三集收到啦! (追梦者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