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辨|复读有没有破坏高考的公平?

一二折点

来自:一二折点
2020-08-15 20:44:00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ayo

    ayo 2020-08-15 22:44:50

    我觉得没有。公平在于录取机会均等,分数公正。决定最后成果的不是你总学长几年而是实际学习时间和效率。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复读也是有代价的呀,高三都经历过吧,复读心理压力只会更大。而且有很多专业是不招往届生的。到了大学,复读的同学身边都是比自己小一两岁的,那种感觉也不好受。再说地域,高考一直以来说的都是相对公平,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河北,每年都在刷新分数上限,内卷如此严重的省份你能说其他没考上双一流的都没有考上的努力吗;另一个河南,每年高考生平均占据到全国高考生的十分之一,再看看河南考生的重本率。没有复读的机会,这些同学还有一些发挥失常的同学,他们怎么办呀~

  • ayo

    ayo 2020-08-15 22:47:17

    其实一些专业已经是在把复读生和应届生区分开了。如果应届和往届分开招生那卷子是不是要重新出?评分细则、录取名额等等都要重新,多一套规则不就多一个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嘛(个人拙见

  • 豆友147420415

    豆友147420415 2020-08-15 23:07:39

    [内容不可见]

  • 森汐理

    森汐理 2020-08-15 23:11:13

    我觉得没有。公平在于录取机会均等,分数公正。决定最后成果的不是你总学长几年而是实际学习时间 我觉得没有。公平在于录取机会均等,分数公正。决定最后成果的不是你总学长几年而是实际学习时间和效率。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复读也是有代价的呀,高三都经历过吧,复读心理压力只会更大。而且有很多专业是不招往届生的。到了大学,复读的同学身边都是比自己小一两岁的,那种感觉也不好受。再说地域,高考一直以来说的都是相对公平,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河北,每年都在刷新分数上限,内卷如此严重的省份你能说其他没考上双一流的都没有考上的努力吗;另一个河南,每年高考生平均占据到全国高考生的十分之一,再看看河南考生的重本率。没有复读的机会,这些同学还有一些发挥失常的同学,他们怎么办呀~ ... ayo

    dd 有道理

  • [已注销]

    [已注销] 2020-08-15 23:11:15

    [内容不可见]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5 23:25:11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47420415

    按一样的录取比例啊,应届加往届录前30%,和应届往届分开各自录前30%,最后的总录取人数还是一样的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5 23:26:55

    我觉得没有。公平在于录取机会均等,分数公正。决定最后成果的不是你总学长几年而是实际学习时间 我觉得没有。公平在于录取机会均等,分数公正。决定最后成果的不是你总学长几年而是实际学习时间和效率。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复读也是有代价的呀,高三都经历过吧,复读心理压力只会更大。而且有很多专业是不招往届生的。到了大学,复读的同学身边都是比自己小一两岁的,那种感觉也不好受。再说地域,高考一直以来说的都是相对公平,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河北,每年都在刷新分数上限,内卷如此严重的省份你能说其他没考上双一流的都没有考上的努力吗;另一个河南,每年高考生平均占据到全国高考生的十分之一,再看看河南考生的重本率。没有复读的机会,这些同学还有一些发挥失常的同学,他们怎么办呀~ ... ayo

    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但这绝对是大多数时候成正比,复读有心理压力,应届也有时间不够的压力呀,所以应届和应届竞争,往届和往届竞争,是不是可以更加公平呢

  • 豆友147420415

    豆友147420415 2020-08-15 23:26:59

    按一样的录取比例啊,应届加往届录前30%,和应届往届分开各自录前30%,最后的总录取人数还是一 按一样的录取比例啊,应届加往届录前30%,和应届往届分开各自录前30%,最后的总录取人数还是一样的 ... 一二折点

    [内容不可见]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5 23:28:11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47420415

    顺便高考在方方面面都有不公平,但这个讨论的初衷就是衡量复读这个自变量,不考虑无关变量。

  • momo

    momo 2020-08-15 23:28:46

    复读算个啥 复读压力那么大 心态很容易爆炸的 很多人复读了还不如原来分数高呢 我认识的一个人就是倒退了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5 23:30:37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47420415

    这是北大需要在它的招生计划里明确的,如果它为了给应届往届一样的公平,就按该省二者人数比例来分,如果它有别的考量,可以继续调整。现在录取还有提前批,民族班,强基计划各种名额划分,一个应往届划分不成问题。

  • 豆友147420415

    豆友147420415 2020-08-15 23:31:00

    顺便高考在方方面面都有不公平,但这个讨论的初衷就是衡量复读这个自变量,不考虑无关变量。 顺便高考在方方面面都有不公平,但这个讨论的初衷就是衡量复读这个自变量,不考虑无关变量。 一二折点

    [内容不可见]

  • 豆友147420415

    豆友147420415 2020-08-15 23:32:57

    这是北大需要在它的招生计划里明确的,如果它为了给应届往届一样的公平,就按该省二者人数比例来 这是北大需要在它的招生计划里明确的,如果它为了给应届往届一样的公平,就按该省二者人数比例来分,如果它有别的考量,可以继续调整。现在录取还有提前批,民族班,强基计划各种名额划分,一个应往届划分不成问题。 ... 一二折点

    [内容不可见]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5 23:34:05

    复读算个啥 复读压力那么大 心态很容易爆炸的 很多人复读了还不如原来分数高呢 我认识的一个人 复读算个啥 复读压力那么大 心态很容易爆炸的 很多人复读了还不如原来分数高呢 我认识的一个人就是倒退了 ... momo

    并不是在酸某一个复读的个体,我只是觉得既然复读心理压力大,那就复读和复读竞争嘛,大家有一样的心理压力,会不会更好呢?比他们少学一年的人也同台竞争,不用去弥补一年的时间。

  • momo

    momo 2020-08-15 23:39:05

    并不是在酸某一个复读的个体,我只是觉得既然复读心理压力大,那就复读和复读竞争嘛,大家有一样 并不是在酸某一个复读的个体,我只是觉得既然复读心理压力大,那就复读和复读竞争嘛,大家有一样的心理压力,会不会更好呢?比他们少学一年的人也同台竞争,不用去弥补一年的时间。 ... 一二折点

    真没必要这么搞 那不然到时候复读一年和复读两年三年 甚至大学退学回来读的怎么算 无端端增加各种工作量还把人分那么多类别 没必要

  • ayo

    ayo 2020-08-15 23:39:21

    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但这绝对是大多数时候成正比,复读有心理压力,应届也有时间不够的压 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但这绝对是大多数时候成正比,复读有心理压力,应届也有时间不够的压力呀,所以应届和应届竞争,往届和往届竞争,是不是可以更加公平呢 ... 一二折点

    往届和应届比较,这个你看的是纵向时间变量,那类比一下,如果某个同学家里很好,一开始就报班或者请命题组老师上课,或者比如在我已知的某些超级中学,他们是在高一或者高二上就学完全部的教材开始模拟了,跟普通中学比,他们是不是也不公平?比大多数学生多学了很久呢?更别说一些巨佬,可能初中就把高中的个别学科学的差不多了。这怎么比呢~ 一直说的就是相对公平呀,高考本来就是把你所能利用的资源最大化,在不破坏规则的情况下,我觉得是公平的。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5 23:46:04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47420415

    你觉得因为复读减少了选择专业的机会是不公平,但我觉得不是。因为招生计划的限制,有的省可以报北大某个专业,然而别的省就不行,所以在应届往届之间有这种限制也完全正常,只不过可能剥夺了复读生的既得利益。但利益是相互的,每当复读生得到名额,相应的应届生减少名额,竞争也激烈了。除非你默认当二者分开录取,复读生的竞争优势变少了。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5 23:48:48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47420415

    顺便我看过提前批和强基的录取专业,但考虑其战略需求,拿来作比可能不太恰当,最适合的比照形式应该是民族班,民族班的名额就是从正常名额里按比例划分出去的,专业有限制,民族学生之间竞争。

  • 已註銷

    已註銷 2020-08-15 23:52:27

    没有

  • 豆友147420415

    豆友147420415 2020-08-16 00:02:28

    你觉得因为复读减少了选择专业的机会是不公平,但我觉得不是。因为招生计划的限制,有的省可以报 你觉得因为复读减少了选择专业的机会是不公平,但我觉得不是。因为招生计划的限制,有的省可以报北大某个专业,然而别的省就不行,所以在应届往届之间有这种限制也完全正常,只不过可能剥夺了复读生的既得利益。但利益是相互的,每当复读生得到名额,相应的应届生减少名额,竞争也激烈了。除非你默认当二者分开录取,复读生的竞争优势变少了。 ... 一二折点

    [内容不可见]

  • 豆友147420415

    豆友147420415 2020-08-16 00:03:41

    [内容不可见]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6 00:03:44

    往届和应届比较,这个你看的是纵向时间变量,那类比一下,如果某个同学家里很好,一开始就报班或 往届和应届比较,这个你看的是纵向时间变量,那类比一下,如果某个同学家里很好,一开始就报班或者请命题组老师上课,或者比如在我已知的某些超级中学,他们是在高一或者高二上就学完全部的教材开始模拟了,跟普通中学比,他们是不是也不公平?比大多数学生多学了很久呢?更别说一些巨佬,可能初中就把高中的个别学科学的差不多了。这怎么比呢~ 一直说的就是相对公平呀,高考本来就是把你所能利用的资源最大化,在不破坏规则的情况下,我觉得是公平的。 ... ayo

    这个类比不成立。普通中学也想拉进度来备考,但进度拉快了学生跟不上,弄巧成拙,所以一个普通学生只能2学1复,学霸可以1学2复,这种情况下同样三年,普通学生会被甩下去。普通学生复读,就是为了2学2复,来弥补和学霸的能力差距。所以这是一个机会,用汗水来弥补能力的不足,当往届和往届比较,这个机会就不成立了,还是变成了能力的比拼。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是不公平的。但细思之,高考复读风气盛行的地方,教育资源较为落后,推崇时间战术,所以复读某种意义上是在照顾他们,他们也需要这种公平。

  • ayo

    ayo 2020-08-16 00:07:09

    这个类比不成立。普通中学也想拉进度来备考,但进度拉快了学生跟不上,弄巧成拙,所以一个普通学 这个类比不成立。普通中学也想拉进度来备考,但进度拉快了学生跟不上,弄巧成拙,所以一个普通学生只能2学1复,学霸可以1学2复,这种情况下同样三年,普通学生会被甩下去。普通学生复读,就是为了2学2复,来弥补和学霸的能力差距。所以这是一个机会,用汗水来弥补能力的不足,当往届和往届比较,这个机会就不成立了,还是变成了能力的比拼。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是不公平的。但细思之,高考复读风气盛行的地方,教育资源较为落后,推崇时间战术,所以复读某种意义上是在照顾他们,他们也需要这种公平。 ... 一二折点

    对呀,相对公平嘛。就做好自己能做的最好就行啦,记得我们高中的时候做做首都卷然后,再看看北京的录取率,直接自闭到想从窗户跳下去😂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6 00:18:25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47420415

    优势是相对的,当某个专业一个名额是0:8比0:2,另一个专业三个名额就是2:4比0:6,把它换成2:1,应届的竞争难度加大了,往届的竞争难度就减少了。然后如果每个专业都1个名额分不到往届生身上,可以等所有专业分出来之后再调控,比如一个学校收20人,就换成16:4,几个专业不收应届,几个专业不收往届,但这种都是很极端的情况了。任何身份都有选择的限制。现在有的大学在不同省份招生专业都不一样,也是按这个调控逻辑。

  • 豆友147420415

    豆友147420415 2020-08-16 00:28:08

    优势是相对的,当某个专业一个名额是0:8比0:2,另一个专业三个名额就是2:4比0:6,把它换成2:1, 优势是相对的,当某个专业一个名额是0:8比0:2,另一个专业三个名额就是2:4比0:6,把它换成2:1,应届的竞争难度加大了,往届的竞争难度就减少了。然后如果每个专业都1个名额分不到往届生身上,可以等所有专业分出来之后再调控,比如一个学校收20人,就换成16:4,几个专业不收应届,几个专业不收往届,但这种都是很极端的情况了。任何身份都有选择的限制。现在有的大学在不同省份招生专业都不一样,也是按这个调控逻辑。 ... 一二折点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2020-08-16 00:30:58

    我觉得没有。公平在于录取机会均等,分数公正。决定最后成果的不是你总学长几年而是实际学习时间 我觉得没有。公平在于录取机会均等,分数公正。决定最后成果的不是你总学长几年而是实际学习时间和效率。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复读也是有代价的呀,高三都经历过吧,复读心理压力只会更大。而且有很多专业是不招往届生的。到了大学,复读的同学身边都是比自己小一两岁的,那种感觉也不好受。再说地域,高考一直以来说的都是相对公平,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河北,每年都在刷新分数上限,内卷如此严重的省份你能说其他没考上双一流的都没有考上的努力吗;另一个河南,每年高考生平均占据到全国高考生的十分之一,再看看河南考生的重本率。没有复读的机会,这些同学还有一些发挥失常的同学,他们怎么办呀~ ... ayo

    复读风险大小不同 比如湖南2020届高考生考砸了 若要复读 则对他们来说要面对的是新高考 风险更大 我觉得复读不算完全公平

  • VOVO

    VOVO 2020-08-16 00:47:25

    没有的 先解决真正的问题吧 为什么有那么多复读生 还不是考好太艰难 为什么这么难考好 太多特殊地域特殊人群了哈哈哈哈哈哈哈笑不出来

  • 小明

    小明 2020-08-16 00:50:00

    其实我也觉得有点,但既然能正规复读的,那是不是说明了在大部分人眼里,进入好学校才是最重要的,高中三年学制的意义和高考的初衷在这个目标前早就已经被抛之脑后,不被提起了。那些只有一条命的那也没办法了吧,毕竟本来就不可能绝对公平的。然后比起高考复读,我觉得据我了解的,我江苏这边那些什么专转本专升本的途径升本科似乎更有点破坏高考公平性的感觉,专科生只要考英语加专业课就能进一本大学,和那些高考考进来的同学一个学校,一个教室,毕业了一样是全日制本科学历,比起高考简单太多了,有好多专科生考前几个月才开始准备的都进了一本,我刚知道的时候觉得哇塞这也太好了吧,我也不是太懂,就是听别人说过

  • 山打根

    山打根 2020-08-16 01:00:56

    我觉得没有。公平在于录取机会均等,分数公正。决定最后成果的不是你总学长几年而是实际学习时间 我觉得没有。公平在于录取机会均等,分数公正。决定最后成果的不是你总学长几年而是实际学习时间和效率。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复读也是有代价的呀,高三都经历过吧,复读心理压力只会更大。而且有很多专业是不招往届生的。到了大学,复读的同学身边都是比自己小一两岁的,那种感觉也不好受。再说地域,高考一直以来说的都是相对公平,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河北,每年都在刷新分数上限,内卷如此严重的省份你能说其他没考上双一流的都没有考上的努力吗;另一个河南,每年高考生平均占据到全国高考生的十分之一,再看看河南考生的重本率。没有复读的机会,这些同学还有一些发挥失常的同学,他们怎么办呀~ ... ayo

    终于有为河北孩子发声的人了,感激

  • momo

    momo 2020-08-16 01:55:17

    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但这绝对是大多数时候成正比,复读有心理压力,应届也有时间不够的压 时间和成绩并不总是成正比,但这绝对是大多数时候成正比,复读有心理压力,应届也有时间不够的压力呀,所以应届和应届竞争,往届和往届竞争,是不是可以更加公平呢 ... 一二折点

    那复读生里差一点的但是比前一年进步很大的复读生图啥呢,按比例分还是分不到好学校

  • 小黄鸡奥利啾

    小黄鸡奥利啾 (吃好喝好,长生不老) 2020-08-16 02:03:30

    [内容不可见]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6 02:35:14

    那复读生里差一点的但是比前一年进步很大的复读生图啥呢,按比例分还是分不到好学校 那复读生里差一点的但是比前一年进步很大的复读生图啥呢,按比例分还是分不到好学校 momo

    如果进步大,当然是有好学校读的高校按照比例来划分名额,具体思路我上面说过。如果复读生一年的进步就是为了压倒应届生,为了不被压倒,应届生也只好去当复读生。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高考也应该是能力选拔。如果复读是把自己失败的能力选拔变成自己占优的时间比拼,我认为这并不合理。当然你可能认为这合理。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6 02:45:38

    没有的 先解决真正的问题吧 为什么有那么多复读生 还不是考好太艰难 为什么这么难考好 太多特殊 没有的 先解决真正的问题吧 为什么有那么多复读生 还不是考好太艰难 为什么这么难考好 太多特殊地域特殊人群了哈哈哈哈哈哈哈笑不出来 ... VOVO

    复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复读的本质还是在和同省学生竞争。事实上当复读学生增多,应届生为了增强竞争力,就必须更加辛苦,高考选拔就更加残酷,也畸形,显得考好很艰难。事实上看各个省的录取率,所谓的“高考大省”的录取率并不是排倒数,它们的艰难就是因为省内竞争过于激烈。

  • 今天吃的元宵

    今天吃的元宵 2020-08-16 02:52:26

    高考我不敢说 ,反正考研的时候遇到二战的我是真的不太舒服 。 虽然明白人家多备战一年也很辛苦,但总分来说,一战的和二战比起来真的太没优势了,这几年竞争还这么大,不是特别用尽全力复习的孩子想一战上岸,真的好难(唉我就发发牢骚, 没有不尊重二战的意思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6 02:53:01

    很多人拿地域说事,这并不是一回事,地域带来的不公平得用政治因素阶级因素来考量。我想讨论的是当复读把一个能力选拔变成了时间比拼,这是否公平,如果改成应届往届分开录取,分开进行能力选拔,能不能让它变得更公平。

  • 0v0

    0v0 2020-08-16 02:55:44

    我觉得有一点 我身边复读的都比前一次考好了太多 但是这也是个人选择吧 愿意承受心理负担

  • 毛作作

    毛作作 2020-08-16 04:56:49

    这个差异无法消除啊,要不让复读的话那我早上一年学是不是就好了?那岂不是更乱套

  • ayo

    ayo 2020-08-16 09:00:14

    终于有为河北孩子发声的人了,感激 终于有为河北孩子发声的人了,感激 山打根

    🤝🤝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6 11:05:27

    这个差异无法消除啊,要不让复读的话那我早上一年学是不是就好了?那岂不是更乱套 这个差异无法消除啊,要不让复读的话那我早上一年学是不是就好了?那岂不是更乱套 毛作作

    复读的本质是把高中三年学制变成四年,不改变6+3+3学制的基础下,从1岁开始学习都没问题。教育认为三年可以完成的学业,为什么要拖成四年?高考得有容错率,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复读的机会,但不该变成把能力选拔歪曲成时间比拼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最好应届生和往届生分开排名,按相同的录取比例分开录取,来消除时间差异。至于应届生之间的“时间差异”,本质上源于个人能力的不同,和复读这种客观上加了一年的有区别。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6 11:12:26

    终于有为河北孩子发声的人了,感激 终于有为河北孩子发声的人了,感激 山打根

    去年河北一本率全国排11,在中上游。我觉得河北之所以教育内卷,就是因为复读成风。当有人复读得好成绩,应届生为了增加竞争力,就得更加努力,来消除时间差异,长此以往,整个高考选拔变得非常畸形。说白了复读某种程度上“哄抬分价”。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6 11:18:08

    终于有为河北孩子发声的人了,感激 终于有为河北孩子发声的人了,感激 山打根

    而且当应届生竞争不赢往届生,应届生就只好也去复读,一来二去河北教育自然内卷。

  • 豆友167525039

    豆友167525039 2020-08-16 11:19:06

    [内容不可见]

  • Calista.

    Calista. 2020-08-16 12:06:09

    没有 因为所有人都可以选择复读

  • 山打根

    山打根 2020-08-16 13:25:59

    而且当应届生竞争不赢往届生,应届生就只好也去复读,一来二去河北教育自然内卷。 而且当应届生竞争不赢往届生,应届生就只好也去复读,一来二去河北教育自然内卷。 一二折点

    哪里有那么多考上天的复读生,复读生也大多是考得极不理想才复读。本地孩子需同外地转本地的尖子生竞争才更窒息。

  • VOVO

    VOVO 2020-08-16 13:35:10

    楼主利益相关者吧 揪着这个问题不放 。时间是每个人都有的资源 能用时间比拼可不比阶级地域公平多了 说不定到你需要二战的时候你就站到另一边去了

  • momo

    momo 2020-08-16 13:38:20

    没有,河南江西的本科率低到可怕还是一卷

  • 6e11

    6e11 2020-08-16 13:44:10

    但每个人都可以复读,就看能不能接受复读的代价。然后好像有的学校只收应届生?

  • 一二折点

    一二折点 楼主 2020-08-16 13:44:23

    这个楼已经收到各种回复了,但大部分都完全抛开了主楼,不知所云。设成不提醒了,接下来也不会反驳了,大家自便。

  • momo

    momo 2020-08-16 14:11:21

    我觉得不公平

  • momo

    momo 2020-08-16 15:07:21

    如果进步大,当然是有好学校读的高校按照比例来划分名额,具体思路我上面说过。如果复读生一年的 如果进步大,当然是有好学校读的高校按照比例来划分名额,具体思路我上面说过。如果复读生一年的进步就是为了压倒应届生,为了不被压倒,应届生也只好去当复读生。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高考也应该是能力选拔。如果复读是把自己失败的能力选拔变成自己占优的时间比拼,我认为这并不合理。当然你可能认为这合理。 ... 一二折点

    那按照你说的按比例划分,应届生中的差生和复读生中的差生都分不到好学校,这和一起排名又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排名的话,差生都分不到好学校,难道区分开复读和应届生就能给应届生更多机会吗,不见得,还是得看自己。并且,个体与个体间的差异也不同,有的人需要花四年时间才能勉强掌握高中知识,有的人一年就足够了,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弥补一些其他方面的差距,对于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差劲的学生来说能尽量公平。

  • babykinG

    babykinG 2020-08-16 15:28:26

    复读能考出好成绩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啊 像仝卓那种往届生伪造应届生身份去占明确规定不招收往届生学校专业的名额才是不公平吧 大学里面挂科也可以补考再不过就重修也是一样道理的 有些人确实就只能靠考上好大学去改变命运 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对往届生跟复读有很多限制 但我不觉得这代表复读是破坏公平的行为 更多是因为当代应试教育一刀切还有社会思想不够多元化 瑞典还是哪个国家在高中的时候就会开一些关于职业培训的课程 而在中国我感觉就是全社会都在输出考不上好大学就会产生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对象等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的观点 古代中国士农工商的排位就可见一斑了 只要这个过程没有徇私舞弊我觉得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 毛作作

    毛作作 2020-08-16 18:10:22

    复读的本质是把高中三年学制变成四年,不改变6+3+3学制的基础下,从1岁开始学习都没问题。教育认 复读的本质是把高中三年学制变成四年,不改变6+3+3学制的基础下,从1岁开始学习都没问题。教育认为三年可以完成的学业,为什么要拖成四年?高考得有容错率,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复读的机会,但不该变成把能力选拔歪曲成时间比拼的机会。所以我认为最好应届生和往届生分开排名,按相同的录取比例分开录取,来消除时间差异。至于应届生之间的“时间差异”,本质上源于个人能力的不同,和复读这种客观上加了一年的有区别。 ... 一二折点

    可能表达有误,我的意思是提前一年开始学习(类似预科/学前班),按应届生毕业,这样是无法评定每个人到底是上了三年还是四年的

  • 毛作作

    毛作作 2020-08-16 18:12:52

    可能表达有误,我的意思是提前一年开始学习(类似预科/学前班),按应届生毕业,这样是无法评定 可能表达有误,我的意思是提前一年开始学习(类似预科/学前班),按应届生毕业,这样是无法评定每个人到底是上了三年还是四年的 ... 毛作作

    我认同你的观点,不过我的看法是这个问题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单纯按复读/没复读一刀切会更乱

  • 小尘埃

    小尘埃 2020-08-17 16:25:29

    了解一下考研二战三站,有的人就是非要考到985研究生,一考两三年。复读不影响公平,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复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1337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