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月亮组讨论Mandarin 的帖子,特别想聊一下一些艺术创作的长久争论(肖老师真诚回复,补在主楼)
来自: 楼楼
就是以我自己的一个观察,一般来讲,新生的事物总是会被大家批评不配。像Mandarin和福禄寿,这种新生代技术很强的,和传统乐队不一样的,一般就会被大家认为是无聊的小组作业,空有技术,没有感情。
我觉得这不是音乐行业的通病,也不是现代人的通病,一直以来,任何行业都是这样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叫《午夜巴黎》,伍迪艾伦就提到一个概念叫 golden age thinking,大家永远处于一个怀旧的时代,觉得自己生活的时代没有艺术家,或者不配有艺术家,总觉得上一个时代的才是最好的,这个是一个好像很难摆脱的情绪。像周骏发的那条微博,达达刚出来那会儿所有人都在喷,就像现在捧他们喷年轻新乐队的情况一样。 只要你坚持的时间够久,时光会自动为你蒙上一层滤镜。
但其实,那些“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真的并不适用于艺术行业。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方向是英美文学,主攻的就是后现代主义(当然学的不好,要不然现在就在读博士了)。有一次报社来约稿,导师想让我和同门写一下,主题是关于《傲慢与偏见》,我当时和同门一起偷偷翻了个白眼,悄悄说,谁他妈要写英国乡村爱情啊。
当然,这本小说到现在都还被广泛阅读是有它的理由的,它必然有存在的意义,只是那个时候我们的想法是:无论从主题的深刻或者宏大程度,叙事结构,写作技巧来看,在这个时代看起来都显得过于平庸,对于现代作家或者研究者来说,它更适合作为一本后现代的回溯根源,而不是一个本身就有价值的作品。它只是因为存在于某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因此被赋予了那个阶段的特殊历史意义,成为了记录那个时代的文学真实。
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因为它在那个时代的独创性,这个作家率先将目光聚焦到某个历史现象或者率先使用了某种写作技巧,进而确立了自己的文学地位。
当然,这不是在否定经典文学作品的意义,经典文学作品一定是有意义的,而且意义相当重大。
那个时候导师曾经让我去读一篇文章,约翰巴斯的《文学的枯竭》,其中探讨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后现代,当作家们尝试组合了所有的文学技巧之后,文学还能走向哪里。我也跟导师聊过这个问题,我说,老师,我真的不太喜欢读现在的获奖小说,太难读了,看不懂。老师说,正常,现在的这些作品除了搞文学研究的人基本没人看,写的太难了。这些作家为了寻求突破,只能越写越难,所以文学这个时代说书人的位置必然要让路给电影。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类比一下,Mandarin这种乐队的存在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存在无谓好或者坏,是必然存在的,因为时代不一样了,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是必然会催生这样的音乐形式,技术更高超,审美更前卫,元素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结构更复杂的音乐,因为他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白了就是,这一代小孩家里更有钱,接触音乐更早,接受了更科学的音乐教育,所以必然能够作出比前辈在技术和审美上更好的作品。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但是这不是否定前辈的成绩,任何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根源,发展的过程就是一边吸收过去的营养,一边融合当代的东西。我们文学理论课上有一句比较偏激的话,叫做没有什么是原创的。所有的原创都是在吸收了足够的前人作品的基础上生产的新的流水线作品。虽然有点偏激,但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
我也不喜欢别人说这就不是乐队。首先这节目不叫摇滚乐的夏天,除了摇滚乐队,这世界上还有爵士乐队,民谣乐队,阿卡贝拉乐队,乐队的形式真的很丰富。我非常讨厌别人为艺术形式划门槛,这样的人统一被我称为行业保安,天天负责拦人,哪儿人啊,找谁啊,办什么事啊,证件出示一下,没证件啊,那不能进。每天讨论这不是摇滚的精神,这不是乐队的内核,这不是好的作品,这太不underground了,没必要,真的没必要,里面的业主不需要这么被保护起来。我觉得在当下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人不是心存偏见,而是连“见”都没有,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庞杂了,导致我们很难筛选有效信息,就开始到处设立门槛制定标准,符合的就是好的,不符合的就是差的,不配的。所有的艺术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表达和沟通,寻求共鸣。共鸣不了说明大家可能不具备遥远的相似性,但是不要用艺术来制造对立制造隔阂,这就完全走偏了。
我也承认,其实我也不是很能听得懂Mandarin的音乐(读研时候落下的毛病,总想搞懂什么东西)(这三个人当中音乐上我其实最能get到肖骏,因为我很喜欢吉他,还能听懂一点,但是我还是最爱安雨,我本质爱帅哥),但我知道这是我的问题,因为我接受过的音乐教育和审美训练太少了,(欣赏美的能力其实也是需要训练的)当然不是讽刺别人,听不懂是自己没品位。我只是觉得碰到了和自己传统审美习惯不一样的东西,不要那么急着否定它,要给新事物成长的机会,拒绝接受新事物就是拒绝成长,我不太想成为那样的人。
想到哪再更新。今天就这样吧,说了好多废话,不符合组规我就自己删。
–––––––分割线––––––
看到肖老师的回复,我就想起来昨晚上我忘记讨论的一点,只代表我个人,和肖老师没关系,不同意的继续当我放屁。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技术成了几乎一文不值的成本”,在艺术创作的相关领域,似乎总有一种重视灵感,轻视技术和基本功的倾向。大家似乎把艺术创作这件事情想象的过于浪漫,觉得创作的过程就是上帝握着你的手。灵光乍现当然有可能催生出很好的作品,这毋庸置疑,但仅靠这个无法带给你一个长久的创作生命。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表述清楚。
拿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最近两年由于我个人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变化的原因,我很少写东西了,于是我非常明显的感觉到我的表达能力在下降,我很难像以前一样在我的语料库中迅速匹配到能够生动准确传递我个人想法的表达方式。也导致我这几年写的东西越发的难看。技术或者基本功是让你能够持续输出的重要基础,甚至可以说这个就是根基,没有行业所需的基本技术,什么都不用谈。
电视剧或者小说总是很喜欢描述一种爽文模式,就是主角靠着所谓“天赋”和热爱,虽然没经历过任何专业训练,却能吊打一众学院派大神。我也知道这是编剧为了增加戏剧冲突,增强剧情的精彩程度,同时表达对体制或者旧的审美的不满,刻意为之,可是我每次看到心里还是会觉得不舒服。
对我来说,否认学院派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否认教育存在的意义。如果任何行业都可以只靠天赋和热爱就能够达到某些高度,那还需要老师做什么呢?训练或者叫做练习,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真的很不喜欢大家一味的强调天赋而忽视后天的引导,教育和练习,这不公平。
我小时候音乐老师总是问我你怎么不去学舞蹈,你这个形体条件非常好啊。现在的我,做健身操都顺拐。
天赋或者灵感真的没办法完全支撑起一个人的艺术创作,它太需要技术和练习的辅助了,要不然真的很快就会消失的。
以及科学研究表明,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一种天赋。这个东西受基因影响的程度比遗传糖尿病受基因影响的程度还大。
送大家几个表情包,弥补一下大家被浪费的十分钟。
晚安!
以及肖老师除了不给我安雨的微信之外,他真的是个好人。您下次可以不要用尊敬和感激这样的词,我怕折寿。我打算去找周骏要微信了。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西厢杂记|柚智 《圈套》先婚后爱/狗血 (电子汽水)
- 西厢杂记|思春期病 第18章 (8bit)
- 已经脱盟的,可不可以告诉我 现在在搞什么? (所有人都快乐)
- 明日茶馆|我是苏文浩,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吗?(新楼) (Nemo)
- 西厢杂记|【柚智柚】《他美如恐惧》(2w字,已完结) (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