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野口勇迷
西部列车
一年前,我曾经关注一个现代艺术家:野口勇,寻遍网络上所有日文和英文的资料,慢慢梳理和阅读出这个艺术家的人生经纬,深深迷醉其中。 野口勇的一生大部分都在东西方之间游走,游走不新鲜,关键是他每次游走都带来创作的新方向,这是我最羡慕和感觉神气的部分。第一次巴黎游学,对石材的处理 手法更加具有心得;山梨县之行,诞生了著名的纸灯笼;京都之行,诞生了雕塑庭院...野口勇是美籍的日美混血,其基因仿佛决定了其艺术风格--在现代审美 之下的东西艺术交融。 混血听起来总是很帅的。野口勇的母亲,一个金发碧眼的美丽女子恋上野口先生,并怀孕,追逐东京,可惜野口先生已经另娶日本人为妻。野口先生--庆应大学的 教授,请求自己西人形象的儿子千万不要使用“野口”姓氏,只是年老时才告诉儿子:你在美国还有个兄弟... 更震的是:这个专注于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几乎没有在女人身上花什么精力,中年时娶了大名鼎鼎的“李香兰”,彼此都是工作狂,婚姻在工作之外居然也淡然。 我曾经用了一周的时间整理出野口勇的资料,傻呆过很久。 所以,当然,必然,显然,我今天要去这里!Noguchi museum! 野口勇,肯定是是那种可以和石头讲话的人。 我喜欢野口勇的作品,基于对材料和工艺的理解,现代的审美,他极度聪明地释然了“禅”的终极境界,诗意! 沙漠上的笑脸,从火星看地球。 很具有禅意的石桌,小小方寸,气象万千的,感觉高级。 窗,仿佛也是isamu最著名的灯笼,空间很安详。其实,野口勇的下半生,基本都是在把一切空间要素思考成雕塑,空间本身对他来说就是雕塑的本体,他要做 的,就是组织,完全没有藩篱。所以,他后期的大量作品是公园或纪念中心,space sculpture, or scuplture kind of space?! 我忘记怎么定义了。 这不是宜家的,是野口家的!宜家是个follower。 我编写的野口勇部分相关资料,如果有同好喜欢,小部分分享!-- “。。。这样一个涉猎不同艺术领域,拥有东西方文化背景的艺术家,留在世界上旅行足迹远远多于他作品。野口勇的一生都是游走状态的。他在不同的地区生活、 学习、创作,幼年在日本、青年在美国和法国、后半生穿梭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在四十八岁之前一直处于不稳定的居住状态之中。 野口勇的游走经历,其实就是他个人创作的历程。我们可以简单从他的个人创作年表中看到旅行对他创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1931年底,从日本返回纽约。经过两年的环球旅行之后,野口勇第一次在美国停留了很长的时间:19年。其间,野口勇提出现代雕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距 甚远的观点,并尝试在创作中实现人与艺术的互动。1933年所创作的“玩山”,整个城市区域被设计成层层阶梯,这个最激进的大地艺术作品因为安全问题被拒 绝,1952年为国家游乐场项目中创作的“轮廓游乐场”也被否决。野口勇的互动创作在美国屡战屡败,但是他为1970年大阪万国博览会所设计的九个大型喷 泉装置,通过对于“欢乐”及“嬉戏”等概念的生动表现,依然坚定地实践了互动空间的创作追求。 游走行为本质是探索,比日常生活更具欲求和敏感的探索。这种探索首先是天生好奇心的满足,也是知识信息层面的获得,更是稳定状态所积聚的压力释放。 人在游走的状态之中,可以忘却现实生活的种种压力,集中面对新鲜的环境。新鲜的环境意味着新鲜的文化与人,野口勇在纽约、巴黎、北京、东京、甲府等地方都 获得了很多重要艺术家的影响,比如:雕塑家Constantine Brancusi带来了在雕塑材料和工艺上的影响、建筑师R.Buckminster Fuller对环境的兴趣也传染给了野口勇、画家齐白石及日本造园艺人向野口勇传授了传统的东方审美、Owings and Merrill鼓励野口勇正式以设计师身份介入环境设计项目等等。这些不同地区的大师,都带给野口勇极大的思想启发和事业契机。” 一起去的朋友,第一次知道“野口勇”,但也好开心,“how can you know him?!" 中国人大部分知道贝先生,很少有人知道野口, 除了少数景观设计资料谈及过。其实如果你仔细看野口的作品,基本了解贝先生的网狮园其实是有出处的啊。难怪贝先生在野口的传记中出现,开心地畅谈出他喜欢 和理解的野口勇风格。身边,唯一一个人, 居然对isamu noguchi清楚得很, 英文和汉字都靠谱,没有被我考倒,所以,就只能喜欢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空间的雕塑 ——艺术家野口勇的园林作品 (西部列车)
- 一个野口勇迷 (西部列车)
- 三宅一生、安藤忠雄、野口勇——三大师的梦想 (西部列车)
- 转方振宁“朝圣野口勇” (西部列车)
- 发现还没这个小组就自己建了,希望喜欢野口勇的朋友能在这里... (西部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