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博主分析三兄妹的性格特征和由来啦 好喜欢他的分析
来自:・ᴗ・
微博上一直关注的博主分析了三兄妹性格的形成。写的好好。很走心。很意外他会看这个剧写剧评。cr:我不是谦哥儿
以下为博主原文:
这两天看《以家人之名》,觉得贺子秋简直就是年轻版的李海潮。再过些年,贺子秋版的贺爸就会出落得和现在的李爸一般温和宽厚,厚德载物。
有人说贺子秋是讨好型人格,其实不是。在主角三人组中,李尖尖心无挂碍,凌霄深沉偏执,贺子秋是乖巧懂事。他自己乖乖坐着,一块西瓜就能哄得喜笑颜开,为了减轻李海潮的负担他夜里偷偷去洗衣服,那么小一孩儿,也不需要人教。他从小被母亲抛弃,没人捧只能自己懂。
累赘,意味着无价值。贺子秋这么多年,一直对抗的就是自己的无价值感。直到他见到亲妈贺梅,才问出那句话,“我是个累赘吗”?为了让自己有价值,他就帮忙干事,洗衣服、盛饭,不管做什么最主动的都是他。等到生父赵华光过来生事,他发现自己不但帮不了李爸,还给李家带来麻烦,就主动提出接受赵华光的安排出国留学。这几个人中,最依赖这个家的是贺子秋,但他也能为了保护这个家而选择离开,还要蹩脚地撒谎:“爸,我是真想去”。话没说完眼眶就红了。
每个人性格的形成,都会受到父母家庭和成长经历的深刻影响。除了日常生活环境的潜移默化,还有着影响性格形成的关键事件。贺子秋被亲妈抛弃又被李海潮领回来,凌霄亲眼看着妹妹窒息而自己毫无办法,这就是关键事件。这导致贺子秋的心结是自己是否只是个没价值的累赘,而凌霄的心结,是自己想保护妹妹的时候却无能为力。
贺子秋要克服无价值感,选择去留学,是为了让自己对这个家的价值最大化,哪怕他一万个不舍。而凌霄要克服的是无力感,在陈婷拉着箱子要走的时候,凌霄甚至都没敢去追,当时他还那么小。他留在新加坡照顾陈婷和小橙子的,不是因为亲戚们嘴中的血缘亲情,而是为了自我救赎,在母亲和妹妹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次自己真的可以做些什么。虽然两个人都选择出国,但动机完全不同。
至于后面李尖尖在两个人中的选择,其实也不让人意外。李尖尖母亲是去世得早,可李海潮善良豁达,细致宽厚,李尖尖一直都能得到充分的爱。而且这种爱不是齐明月妈妈高标准的严厉和控制,也不是唐灿妈妈的虚饰利用,而是信任支持,不施加压力,自由自在。这让李尖尖对待他人的时候也是这样,信任多过怀疑,给予多于索取,从不给人负担。
对于凌霄来说,李尖尖的自由随性,心无挂碍是他对抗自己内心痛苦,驱散阴霾的阳光,他极力想要抓着这一缕光。而贺子秋一直想要的是家人,变到一个户口本上当然是家人。但爱情这种东西,它不只是依赖信任,温情脉脉,总归还要掺杂着情欲向往。贺子秋确实非常好,一定会把李尖尖照顾得非常非常好,但对于李尖尖来说,贺子秋太像她爸,她已经有个会照顾人的好爸爸了。这种事,谈不上对错,就很没道理,也没办法。
网络上流传着一种原生家庭魔咒,将人生的挫折和失败都归结于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所有的家庭都有其局限,人的成长,就是要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斩断一些悲剧的传递。心理咨询中讲到原生家庭的时候,不是为了寻找失败的借口,而是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探求自我成长的方向和动力,否则,所有的讨论会失去意义。我们讨论剧中人物,分析他们的家庭和早年经历,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他们的不同选择,如果对大家能有所触动,当然更好。
我觉得,局方选择“以家人为名”作为剧名,可能就是在映照原生家庭的概念。家人并不一定就要有血缘关系,相互爱护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就是一家人。凌霄和贺子秋都被原生家庭所伤,在这个组合的大家庭中,得到了家人的呵护。为爱所伤的人,也唯有在爱才能得到滋养。这部剧的立意,应该就在此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衍生&产粮|最近好像考古我们霄尖的还蛮多的,给大家补点产出 (鸡爪(海克斯版)
- 剧情&角色|每个名场面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全剧细节、伏笔... (牛牛🐮)
- 剧情&角色|李尖尖说凌霄的被子好香,其实是闻到了凌霄的信息... (CottagePie)
- 尖尖为什么会喜欢上凌霄 (Shaw喆宇)
- 吐槽&闲聊|反复看了好几遍,喜欢凌霄,喜欢宋威龙 (韩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