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经验丨法考备考中的碎碎念】
知行法学
温馨提示
考试总有考试的规律和重点,各个机构所讲的重者恒重不是没有道理的,重要的点永远都是要牢牢掌握的,其他可能会考察的内容要作为辅助。法考不是要求考满分,答对60%就是胜利。下面进入绝大多数经验贴的重点,老师的选择和时间分配。作者没参加过面授,都是听网课和看书做题,请酌情参考。
前言
笔者的本科院校十分重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多重视?从大一入学开始,从辅导员到任课教师或多或少都在灌输这场考试的艰辛和重要性,以至于在我潜意识里,法考很困难,能考过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什么时候我开始认识到这种想法的错误呢?就是我通过了。我不是学霸,也不算太学渣,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一个学习中等有时偏上的普通人,没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恒心,也没有心无旁骛,与世隔绝的忍耐力。大家看多了那种一心扑在备考中的经验贴,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因为生活中实在是有太多有趣的事情了。
一、老师选择(仅代表个人观点,老师们都是优秀的老师)
(一)理论法 白斌
客观题阶段:说实话,书太厚了!但我比较喜欢讲话有趣的人,本就枯燥的备考,再不找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那还不如去死!所以一心跟白斌老师,从未换道。宪法修正案的口诀,修改宪法的口诀等等,都很容易记,尤其针对我这种,动不动就神游了的人,死记硬背就背乱了。可能其他老师也有优点,但我没听过,也不清楚。
主观题阶段:因为考察重点就在中特上,所以也就没看其他,考前白斌老师压了根本遵循,我觉得压中了(有人说不对),白斌老师也大概划定了重点章节,用大白话形容了章节之间的关系,当时记得很清楚,也背了,其中就有法治政府,今年考试过程中就顺着白斌老师的体系,对着根本遵循,能写的都写了,答了第一题。
(二)刑法 刘凤科 罗翔 方鹏
客观题阶段:在那个大多数人都在跟柏浪涛老师的时期,我依旧跟着刘凤科老师。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长得可爱吧。很多人批评刘凤科老师的观点,但刑法自身就存在各种流派,连学者们都分不出孰是孰非,我们这些学习的人又何必操这份心,而且针对法考的答案,很多机构老师都讲过答案并非唯一的,只要属于各种观点之一都是正确答案。通过法考不是学术争论,学懂一个老师的观点,就可以了。考场上也许不是原题,但也学会了入门的分析。
主观题阶段:选择厚大的罗翔老师,对主观题考点进行了综合的讲解,每年的重点,以及今年可能会考到的点(主要是复习一遍,防止遗忘)。冲刺阶段,跟了方鹏老师的考前一哆嗦,是从总论开始再全面的把知识串一遍,很准!在考场上做题的时候就感觉到是真的准,两个多小时的课,考场上出现2个或者3个点。
(三)民法:钟秀勇 韩祥波 张翔 方志平
客观题阶段:选了钟秀勇老师,他的讲课风格适合已经对民法有了基本了解的人,真正的0基础几乎是听不懂,而且比较乱,但如果到后期,对民法基本体系和相关名词有了了解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他的课也会有收获。因为客观题就跟了这一个老师,加上钟秀勇老师说,民法选择题就依靠正义之心,所以到考场基本依靠朴素的价值观,考完就和同学说,复习了半年,到考场什么都不记得了。
主观题阶段:就比较精彩了,先听了张翔老师的主观题精讲,对主观题重点有了基本的掌握,让我对民法有了新的认识,客观题阶段认为深不可测,也不会分析的民法,有一阶段成为自己比较擅长的部门法,加上后期准备考研,主观题的重点不够全面,看了韩祥波老师的客观题精讲讲义(备考客观题可以选择这个老师),因为时间关系就没有看他的课。冲刺阶段跟了方志平老师的一哆嗦,我记得方老师一哆嗦里包含了民法和民诉,就是重点再串一遍,今年考题里也出现了重复起诉。
(四) 刑诉:左宁 向高甲
客观题阶段:选择了左宁老师,顺口溜编的很容易记,而且讲课清晰,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左宁。
主观题阶段:虽然跟了向高甲老师,但也是在有了左宁老师的打下的底,跟着向高甲老师再复习一遍,还听了向高甲老师的主观题案例解析,也算有了些许收获。最后刑诉那道题我答得不是很好,但老师的课都没有问题。
(五) 民诉:戴鹏
主客观都只选择了这一个老师,无论是知识点还是考试方法,都挺适用的,我很喜欢。
(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徐金桂
客观题阶段:行政法算是比较好学的一门了,徐金桂老师有一本小绿皮,很薄,当时都背下来了,没担心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遇见什么题都没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就可以了。
主观题阶段:就是复习客观题的重点,徐金桂老师每一阶段的讲义都很好,不用看他的网课只看书,也能学习到重点。
(七)三国法:杨帆
三国法也比较好学,做真题就会发现,三国法正确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杨帆老师讲课也很有趣。
(八)商经:鄢梦萱
主客观阶段都只选择了这一个老师,体系特别清楚,不二之选。
二、时间分配
一般在寒假之前准备工作就要做好,每个老师都有先修阶段课程(我没听过),为了节约时间,听精讲就可以了。寒假过了一半就开始就着手复习。5月中旬之前各门课程精讲可以过一遍,5月中旬至考前一个月快速过第二遍。
我备考阶段是按照:理论法、刑法、民法、刑诉、民诉、商经、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三国法的顺序,不过今年民法、刑诉有大修改,因此可以做出适当修改。我比较喜欢先复习困难科目再复习简单科目,当时平均一天刷8-10节课,倍速在1.5—2倍。
考前一个月刷真题,五年真题反复刷3遍(我觉得10年太多了,偷懒偷懒^_^)。主观题备考简单的听各门老师的主观题重点、主要在刷题上,做到看题干能猜到要考察的知识点,大多数老师在冲刺阶段都有2个小时左右的课程,把重点串讲一遍,利用考前一晚或者两晚时间,做个短暂记忆。主观题考前做竹马里的模拟题,民法是做的最好的科目,好到三段论可以完整清晰地运用,法条也精确,但到了考场上,除了紧张还有机器的操作的不熟练,导致民法答得一般,不该错的也错了,模拟题可以练一练有手感,适应一下机考状态。
法考只要通过了也就不觉得困难,可能也要感谢国家政策对我们这几届考生的通融。回顾备考的这段时间,没有大多数经验贴里出现的困难,枯燥,废寝忘食,反而胖了好几斤。考试除了考察知识也在考察心态,轻松备考,知识掌握的扎实,即便是瞬时记忆也让他保留到考试结束。
我也焦虑过,好像不通过这场考试,我的生活以后都是乱七八糟,白学了四年法学;如果周围人都过了,就我不过多丢人;如果家里人问我,我考不过多丢人,尤其还有很多人说现在法考都“放水”了,你还考不过……对于前三种,就放宽心,除了法律我们还有很多种可能,家人永远会支持我们,周围的同学朋友也不会去和你比较,别人有自己的生活;对于最后一种,怼他就是了,就算曾经考过,再把他放在考场上可能依旧只能考107,因为改革前的真题和改革后的真题,难度根本没有下降,甚至有点给出法条也找不到答案的趋势,刷真题时我可以知道他考察的重点,甚至迅速精准的找到法条序号,但考试时我就有点两眼懵,遇见这种人就怼,我就怼过这种说风凉话的人!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地学习,心态平稳,只要努力,问心无愧,这场考试于我们而言就没有遗憾!
关于我们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知行法学,或咨询私人微信:ruclaw59,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为大家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真诚提问25岁 985英专考法硕是否会有就业歧视 (就这样吧)
- 产品系列丨冲刺阶段模拟题及配套答案介绍 (知行法学)
- 经验贴集结号丨人大法学考研的状元榜眼们的求学路:人生在勤... (知行法学)
- 英语政治篇丨人大法学考研中的英语政治问题、规划和优质经验... (知行法学)
- 考研经验丨后疫情时代的努力与淡定:二战考研人大知产上岸心得 (知行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