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实验电影短片放映活动
来自:elvita
非经验性的视觉探险 ——实验电影短片放映活动 主办方:《大众DV》杂志、北京三味书屋 影像提供:SAY艺展机构启玄电影工作室 时间:9月2日(周日)晚19:00点开始 地点:三味书屋二层(西长安街民族文化宫对面) 茶资30元/位 形式:放映+讨论(届时将有实验影像学者、导演到场) 期待您的到来。 有学者认为:电影传入中国时,实验电影就是一个缺失的单元。 电影是被“发明”的,结合了技术的产物,电影早期是不断的技术实验,同期欧洲艺术家启动了电影自身语言的实验,这也就是“实验电影”一词最早的源头了。 西方及日本、韩国等地日益蓬勃,每年都有特色各异的实验电影节,然而中国,直到近二十年,才陆续出现了一些实验电影的探索者,可实验电影一词仍不为众人所熟知, 2000年后,在极少的独立影像年展中出现过实验电影短片的分项,但至今没有真正的纯粹的中国实验电影节。 当我们已经习惯于观赏有剧情的叙事电影后,对于非叙事电影感到陌生、甚至不欢迎,这足以肃杀了实验者的热情。 那么,请让我们跟随实验电影进行一次视觉的探险吧! 放映作品简介: 国内部分 《金鱼》14min 2006 导演简历:郑重1970年生 编剧、导演 主要作品有话剧《面对面》,电视剧《大明宫词》《桔子红了》, 电影《宝贝儿》歌剧《武则天》 影片概述:《金鱼》很简单,在一个平常的家庭聚会上,父亲、母亲、儿子、儿媳都在场,幸福之家,属于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席间,这是一系列的隐喻,一次象征主义的叙事实践,旨在探明我们——中国人生活的本质,在这个充满了好消息的时代,这个于父辈们计划当中的,消费主义的好年景……. 《抠拇指的人》18min 2006 导演简历:白颖 1970年生 2000年独立制片、导演了纪录片《都市中的古村落》 2003年DV纪录片作品 《黑人》、《黑业》、《黑昼》 2006年导演了电影短片《抠拇指的人》 影片概述:人们在执着追求那个虚无缥缈东西的同时,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灵魂与情感,人与人之间本来友善的关系变的冷漠无情,科技的发展又将人们原本真诚的相互沟通变的虚幻与丑陋。 《天台月光》11min 2006 导演简历:宋迪1977年出生 2005年9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攻读硕士学位 影片概述:一个空旷的天台上,一位忧郁的老头,他把天台看作高台,把城市想做巨大的游泳池,正当他要纵身跳下的时候,一位青春女孩出现了,女孩子在天台上叠飞机,随着一只只飞翔的飞机,老头似乎变得不那么忧郁了,两个人也有了交流。可是天空中飞翔着那象征希望的飞机的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自拍》7min 2006 导演简历:翁羽 1981年生 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系研究生, 2006年作品《二元对立》《咬》重突物语—2006横滨新媒体艺术大奖影像节获优秀实验电影奖, 2006年作品《自拍》 暖痕--中日影像艺术互动展 影片概述:《自拍》通过一种具像的方式进行自我的观看,在主客体的观看行为中,我们看的同时也在被看,这个过程就像是人在照镜子,自己看到镜子中的自己,镜子中的自己同时也在看自己,只是镜中的“我”是一个虚像的“我”并非真实存在的“我”。这时我们就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砸碎镜子来保证我们自己对观看的主导权的唯一性。 《蝾螈》12min 2006 导演简历:张懿1983年生 2004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新媒体专业 2005年影像作品《开门》获cool8网络电影节入围奖 2006年影像作品《蝾螈》获首都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三等奖 影片概述:《蝾螈》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生长在家乡小镇的女孩,当她迁到一个繁华的城市。独自一人泊在这个陌生且不相融的都市,夹在家乡的依恋与都市的孤独中,就像鱼类在远古迁入陆地,由鳃到肺的进化一般,她的生活也发生着种种变化。镜子上勾画的表情,一个人的棋局,构成了都市边缘者的生活。 《高音LA》13min2006 导演简历:师丹青 1983年生 2006 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影视与数码媒体专业 短片《高音la》获得中央美术学院2006毕业创作展一等奖 影片概述:这部短片实际上是有两条线索贯穿的,线索一:一个抽象并充满象征的故事情节,与故事情节同时展开的是一系列的视觉联想和空间颠覆,这个构成了影片的第二条线索。 国外部分 《洁白的手》拍摄于1950年, 原 名:De Vita Handerna 英文名:The White Hands 导 演:Rut Hillarp, Mihail Livada 年 份:1950 国 家:瑞典 类 型:短片 色 彩:黑白 对 白:165mb,13分钟,无对白,背景配乐 风 格:先锋/实验/超现实 导演是著名的瑞典女诗人,作家和摄影家Rut Hillarp(1914-2003),她是北欧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意识流派诗人之一,和法国的杜拉斯或伊朗女诗人Forugh Farrokhzad一样,她做电影也属于纯粹的实验意义,试图用影像来倾诉诗或文学中所无法表达的思想,这部《洁白的手》是她36岁时所拍摄并亲自出演的,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电影作品! 全片的情节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或许根本没有情节,有的只是许多象征主义和超现实的幻像所构成的集合,就我个人理解,影片描述的是梦和回忆的相互交织,梦是没有逻辑性的,而回忆却是需要逻辑性的,这两种矛盾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呢?影片的一开始所展现的是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随之而来的是一颗颗星星突然变化成一张张洁白的手,然后又逐渐变化成钢琴的黑色琴盖缓缓打开,音乐响起,柔美的琴声映现出一张女人的面容,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是年轻时自己的风华正茂,是曾经的爱人留给她的美好纪念?她的脸庞庄严而神圣,她的手指随风舞动着,她伏身在钢琴之上,聆听着年轻时的自己为她所弹奏着岁月的音符,随着乐律的逐渐凝重,一切事物开始变化,那破碎的镜子,那被折下的花蕾,那轰然倒下的身体,那变化成人的石像,是否预示着无常的命运将要吞噬身边短暂的美好,还是这一切早已注定是记忆中一段无法抹去的伤痛?女人闭目沉思。。。等她醒来时,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张年华老去的面容,难道之前的一切只是一位迟暮的老妇伏在钢琴上的南柯一梦?老人的双手依然洁白而干净,但却已经布满岁月的皱纹,她重新打开黑色琴盖,随着再度平缓的琴声响起,命运的虚伪面具被彻底撕下,破碎的一切开始复原。。。镜子,石像,花朵。。。而她的手也渐渐重新洁白光滑,羽化成夜空中的星星,到最后变成一朵朵美丽绽放的花。。。 《Light Is Calling》8分钟,2004年 美国实验电影制作者比尔·莫里森取材于James Young的早期歌特无声电影《The Bells》(1926)中的一段情节,讲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相遇,但叙事情节在这部短片中已经非常模糊和抽象化了,更主要的是莫里森对胶片和其他影像实体所采取的燃烧,溶解等手段所创造出来一种极端意识流让人眼花缭乱的画面,背景音乐依然来自莫里森的老搭挡,美国实验音乐家迈克·戈登(Michael Gordon)。 《我们的星辰》- 为女性实验电影人的影像致敬 原 名:Nos Stars 中文名:我们的星辰 导 演:Maurice Lemaitre 年 份:2002 国 家:法国 类 型:先锋/实验/幻想 色 彩:彩色 时 长:22分钟 语 言:法语 字 幕:英文 八十岁的法国先锋电影大师莫里斯·勒迈特尔(Maurice Lemaitre)的一部新作,《我们的星辰》完全借助影像描绘出一个个女人奇特的幻想与梦境,这些异常奇美的梦毫无逻辑但却都与电影和人的视觉相关连,它是对二十世纪下半叶女性实验电影人的一次致敬。影片的文本是勒迈特尔与自己的几位学生Carole Contant,Elodie Imbeau等人共同写的,她们也是当代法国优秀的女性实验电影创作者,同样出演了影片。 莫里斯·勒迈特尔一九二六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作家,画家和实验电影创作者,他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和最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之一,一九五零年与同学兼好友伊西多尔·伊苏(Isidore Isou)共同推动法国字母派文字主义电影运动,他的《电影开始了吗?》(Is the film begin already?,1951)与伊苏的《毒液与永恒》(Venom and Eternity,1950)成为这场影响深远的先锋运动中的两座里程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免费|美食徒步,爱生活的搭子们,来呀 (啊!灰灰)
- 北京南城:故事交换活动 (啊!灰灰)
- 演出:一场追求独特美感的云上舞(10月20日) (茉茗芪妙)
- 【北京】1月16日钢琴演奏沙龙——流行音乐的古典化改编 (可能性)
- 12月13日《五彩缤纷》免费观影及映后交流 (elv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