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郭沫若,董问樵,绿原,钱春绮,还是杨武能,梁宗岱?
关于译本: 献词: 1梁宗岱 译
你们又来临了吗,飘忽的幻影 早年曾显现于我朦胧的眼前 今番,我可要把你们凝定? 难道我还不忘情于那些梦幻 你们蜂拥前来,好!随你们高兴 尽管在烟雾间从我四周涌现 给那簇拥你们的灵氛所鼓荡 我的胸怀又闪着青春的怅望
你们带来欢乐的年光的影子 多少亲挚的音容偕你们呈现 象漫溢了一半的古旧传奇 最初的爱和友谊纷纷地莅临 痛苦又更新了,他的呜咽重提 我那漂泊的生涯羊肠的旅程 并细数那些良朋,他们在韶年 被命运挫折,已先我永别人间 我为他们唱出我最初的感叹 他们却听不见我后来的歌吟 知心话儿即早已风流云散
那最初的应和,唉,也永远消沉 我的歌声把陌生的听众摇撼 他们的赞扬徒使我心急如焚 而少数知音,如果他们还活着 也已四散飘零于天涯和海角
可是一缕久以生疏的乡思 又曳我向那静谧庄严的灵都 我凄婉的歌儿,象伊阿俄琴丝 带着迷离的音调娓娓地低述 一阵颤栗抓住我,眼泪接眼泪 硬心肠化作一团温软的模糊 我眼前有的,霎时消逝的远远, 那消逝了的,重新矗立在眼前。
2董问樵 译
飘摇的形象,你们又渐渐走近, 从前曾经在我模糊的眼前现形。 这回我可是要将你们牢牢握紧? 难道我的心儿还向往昔时的梦境? 好吧,你们要来就尽管向前逼近! 从烟雾中升起在我周围飞行; 环绕你们行列的灵风阵阵, 使我心胸感到青春一般震荡难平。 你们带来了欢乐时日的形景, 好些可爱的影儿向上飘升; 同来的有初恋和友情, 这好似一段古老的传说半已销声; 苦痛更新,哀叹又生, 叹人生处处是歧路迷津, 屈指算善良的人们已先我逝尽, 他们在美好的时分受尽了命运的欺凌。 听我唱过前部歌词的人们, 再也听不到后部的歌咏; 友谊的聚首已四散离分, 最初的反响啊,也一并消沉。 我的苦痛传向陌生的人群, 他们的赞美适足使我心惊。 往昔欣赏我歌词的人们, 纵然活着,在世上也如飘蓬断梗。 蓦然间有种忘却已久的心情, 令我向往那肃穆庄严的灵境。 我微语般的歌词像是竖琴上的哀音, 一声声摇曳不定。 我浑身战栗,泪珠几流个不停, 铁石的心肠也觉得温柔和平; 我眼前的所有已遥遥退隐, 渺茫的往事却一一现形。
3钱春绮 译
你们又走近了,缥缈无定的姿影, 当初曾在我朦胧的眼前浮现。 这次我可要试图把你们抓紧? 我的心似乎还把那幻想怀念? 你们过来吧!很好,随你们高兴 你们已从云雾中飘到我身边, 在你们四周荡漾的魅惑的气息, 使我胸中震撼着青春的活力。
你们带来了欢乐时辰的形象, 许多可爱的幽魂飘飘上升; 就像半忘的古老的故事一样, 初恋和友谊也随着你们复生; 苦痛更新,又勾起我的哀伤, 重寻那迷宫似的人生旅程, 呼唤先我而逝的良朋的名字, 他们被命运播弄,丧失了良时。
听我朗诵最初几幕的人们, 他们再听不到以后的诗章; 亲切的友群如今各自飞分, 最初的共鸣可叹已经绝响。 我的悲歌打动陌生的世人, 他们的赞许反使我觉得心伤, 从前欣赏过我的诗歌的诸公, 即使还健在,也已各自西东。
我又感到久已忘情的憧憬, 怀念起森严沉寂的幽灵之邦, 我的微语之歌,像风神之琴, 发出的音调飘忽无定地荡漾, 我全身战栗,我的眼泪盈盈, 严酷的心也像软化了一样; 眼前的一切,仿佛已跟我远离, 消逝的一切,却又在化为现实。
4绿原 译
你们又临近了,游移不定的身影, 想当初一度呈现于朦胧的目光。 敢情这次我试着要把你们握紧? 难道我的心仍然倾向那个痴想? 你们拥上前来!来吧,随你们高兴, 尽可以从烟雾之中围着我袅袅飘扬; 环绕着你们的行列荡漾着一股灵气, 它使我的心胸感受到青春的战栗。
你们与欢乐韶华的分物同归, 于是众多可爱的亡灵冉冉而出; 最初的恋情和友谊也随之浮起, 有如一桩古旧而漫漶的掌故; 无奈愁肠重结,太息不已, 恨人生迷离曲折多歧路, 忍不住轻唤故人,风华正当时, 却不幸为命运所欺竟先逝。
我向亡灵们唱过最初的歌曲, 可惜他们听不见下面的乐章; 友好的聚会久已杳然无寻处, 唉,更堪叹消逝了最初的回响。 我的苦衷只好向陌生的众人倾诉, 他们即使喝彩也会令我心伤, 当年赏识过我的歌诗的知音, 纵然在世亦不知向何方飘零。
于是我产生一种久已生疏的憧憬, 向往着那寂静森严的灵界, 我嗫嚅的歌声有如风神之竖琴, 以飘忽的音调若断若续地摇曳, 我不禁浑身战栗,涕零复涕零, 凛冽的心随之软化而亲切; 我所有的一切眼见暗淡而悠远, 而消逝者又将现出来向我重演。
5杨武能 译
你们又走近了,飘摇无定的形影 就像当初,在我迷茫的眼前现形 这一回啊,我将努力把你们抓住? 那大胆妄想,我对它仍一片痴情? 好,随你们争先恐后,你推我拥 随你们窜出雾霭,围绕着我汹涌! 随着你们的到来,空中弥漫灵氛 青春的热血啊,又令我心胸激动
你们带来了欢乐时日的欢乐情景 一些可爱的身影也随之冉冉上升 恰似一个渐渐淡忘的古老的传说 初恋和友谊也一样被回忆、重温 痛苦重新体验,怨恨复生出怨恨 叹人生之旅,难逃出歧路、迷宫 哀良朋挚友,一个个都先我而逝 让眼前幸福骗去他们美好的光阴
那些听过我早年的唱段的人们 他们啊已听不到我以后的歌吟 友好的聚会已经是杳无踪迹 唉,最初的回响也寂然无声 我的悲歌将为陌生的人群而唱 他们的喝彩啊一样会令我心惊 那些曾经喜欢我的歌的人们 他们纵然活着,也四散飘零
长久克制的欲望猛然将我攫住 对肃穆的幽灵世界我充满憧憬 我于是开始歌唱,如轻声絮语 我音调忽高忽低,似风鸣琴声 我突然浑身战栗,泪流个不停 已经铁硬的心中,又充满温情 仍然拥有的,仿佛从眼前远遁 已经逝去的,又变得栩栩如生
6樊修章 译
你们又来了,袅袅悠悠的影象, 你们曾映入我那惝恍的目光。 这一次我该设法将你们定住? 我的心还在迷恋着那些遐想? 你们涌动着,好吧,随你们涌去, 随你们透过烟云来绕我回翔; 承受着吹动你们乱影的灵风, 我的心胸又感到青春的震荡。
你们带来了欢欣时日的场景, 有多少可亲的面影随着翻腾; 使青春时代的交情以及初恋 像残缺的古代传说一样回升。 旧痛变成了新伤,又重新怨诉 生活里纷乱复杂的?误行程。 在美好时光遭到命运欺骗的 那些善良人已从我眼底凋零。
那些听过我初编诗剧的人们 再也听不到这些日后的歌吟, 曾友好追随的朋辈已经泯没, 连那最初的反响啊,也已消沉。 把我的悲哀唱给陌生的观众, 他们的喝彩只折磨我的心魂; 往日曾喜欢我的歌声的朋友 纵活着也已向人间四散离分!
早已抛开的憧憬又把我抓住 带向那精灵的境界清幽肃穆。 我这瑟瑟的歌声拿不准音调, 像埃奥尔斯琴声一样地飘忽; 我泪水滔滔不住,一阵颤抖, 苦涩的心情感觉到柔静安舒。 流失的一切就将成为现实, 曾经把住的却像已消失远处。
梁宗岱的最好。可惜没有翻译完。
杨武能
我看的是绿原的,觉得还不错。我觉得最不可信任的就是郭沫若的。
杨武能和郭沫若结合起来看挺好。 郭沫若版本改动加工原文痕迹很多,但最有诗意。 钱春绮的没看过
译本的翻译见仁见智,读者也是各有喜好,个人感觉绿原译本更具有哲学意味,语句带有启示的色彩。董译本采用了西江月式的译法,虽保证了文字的优美,但作为全剧的悲剧总结,似乎少了点高度。
我还是喜欢董的译本
钱春绮和杨武能的大概比较好。
[内容不可见]
绿原 重要的是引起思考和共鸣,实在仰慕先贤,就去学德语吧,原文的风采无法复制也不可替代,毕竟那都不是歌德的。
杨武能 他的译本,我个人觉得非常好。
去学德语吧,如果真的喜欢歌德
想象唐诗被译成英文以后是什么感觉
杨武能。。。我觉得他的译本很诙谐。。也扭捏
同意楼上。
郭沫若的才华在《浮士德》所有中译者当中肯定是最高的。
看一下各种版本的献词,还是杨的比较好
還是喜歡綠原的,钱春绮的太崩硬,至於郭沫若的,語境的距離太遙遠了。
钱春绮。接近David Luke的英译本。
綠原把浮士德譯成散文,雖然破了原文(十四行的部份還是有的),但接近英譯與否,不是一個大問題吧,畢竟原文並不是英語。Oxford 出David Luke的那個版本與原文對讀起來,也不見得好多。
哪個譯本好第一眼的影響非常大,還有就是第一個讀的是甚麼譯本。中譯本中,我也支持綠原先生的。梁宗岱先生本人牛b不用說了,但是浮士德的譯本確實有點兒浮,和歌德原文的莊嚴感不符。
原文最好不用說了,退而求其次,同一語系的譯本大概意思甚麼的一定佔優。中譯如果註釋甚麼的跟的上,譯家又是自己搞創作的,也可以很不錯。
绿原
绿原。 董问樵、杨武能译得跟个打油诗一般,虽然押了韵,可读着怪滑稽的。绿原的散文体译本没押韵,但浮士德的味儿译出来了。
绿原的,译得更有歌德味儿,准确表达感情的同时也富有韵味,不是诗却胜似诗
钱春绮的我觉得不错,用词古典,而且格式还是比较接近诗体的,有的地方甚至保留了原文中的停顿。
为了看歌德去学德语也是值得的。
还是读原版好,看过钱春绮的,没感觉啊
杨武能的不错 绿原 的写成散文形式
上卷看梁宗岱 完整的是绿原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20248 这是对郭沫若译本的评价...貌似没这么好吧...
比较了一下绿原和杨武能的,觉得还是绿原的比较好理解,尤其是附录做的很详细。 杨武能有点过于追求句式的诗性押韵,反而显得过于花哨和偏离原文,有些地方过于牵强和不知所云。
不过在我看来歌德的作品恰恰相反 易理解的翻译反而偏离歌德的原意 过于牵强和不知所云才像歌德
三个版本都买了。。。
我本人以前曾经看过钱春琦老先生的译本,是因为我觉得这名字像女的,说实话,她的译本我觉得不好,为了对齐吧用的词就不太优美,而且意思表达得让我不知所云,读完了好象什么印象也没有(等于没读)。后来在网上看到他,原来是一老先生。虽然很多人说什么是大家大家的,我是不太认同的。 另外,因为很多人没有见过郭沫若的译本,听一些人说他的译本好,估计是被郭沫若这名字震着了,鲁郭矛嘛,谁都知道的。我年少,也也弄来看了看,但说实话,更加不喜欢,郭的语言风格我真的太不能接受了。不但像一个人在那里唱而且还唱得阴风阵阵的。我真的不喜欢。说真的,我对浮士德几乎失望了。但是这本书的影响力实在大,我又不甘心没有看过一遍好的,就还是在网上对比看,现在我觉得董问樵的比较好。别的不说,他的译本是译得比较好的,但现在这书比较难找,复旦大学在01年出过一次,现在在书店都找不到了。而书店的就是钱老先生的译本最多。我真不知道为什么?!还有就是绿原先生的,他的译本还得过鲁奖的,但我真的不能忍受把诗译成散文,我觉得很可笑,译诗就译诗,怎么就到散文了?难道中国人就只能够读散文?哈哈,我不是故意要贬低绿原,其实相反我挺尊重他,他译的其他诗歌我还挺喜欢。但为什么译浮士得时把它译成散文我真的想不通。不管是谁,把诗译成散文我是不看的,哪怕是绿原。
我想歌德是不会介意译成散文的:
http://www.douban.com/note/135408794/
钱春绮的可以,符合中国的诗性本源语意。
钱春绮,明快晓畅。
上海译文出版社。我的就是…
从原意的角度,我觉得只有杨武能的译本算得上接近,从我对歌德的一些了解,以及英版的Norton Critical Editions的对照(个别核心段落)
把诗译成诗?天方夜谭。 前辈大翻译家如朱生豪、梁实秋等没有一个把诗译成诗。 自己想想吧,把唐诗译成英文诗,那是什么?
把诗译成诗还是散文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能不能译好。前辈大翻译家又不是只有朱生豪、梁实秋,而且说实话,梁实秋的翻译也不见得很出彩。
……买过人文和上译的。个人喜欢钱春绮的,虽然绿原译得很明艳,但是没有钱的有吸引力…………恶之花也是喜欢钱春绮的……
我收藏的浮士德译本: 周学普译本(台湾台北志文出版社,俺一下子吞进了两本,白花花的银子,心疼啊,不过现在看来值啊) 郭沫若译本--人文 董问樵译本-浙江文艺 绿原译本---人文 梁宗岱译本--广东人民 樊修章译本---译林 钱春绮译本--上海译文
说一下感受: 最初看的是绿原版本,没有觉出什么。后读郭沫若,感觉不错。但是现在重读浮士德,有感觉绿原好于郭沫若。郭沫若一味卖弄。
钱春绮的读起来没有感觉,至今也没有。
梁宗岱是老牛之先生,他的译本文采飞扬。
董问樵可以追求某些词句,相反整体感觉还不如郭沫若。
樊修章译本是喂猪时,写在香烟盒上的,有些文采。
周学普的最简洁明了,是直译。很好,做到了信。 现在台湾版本还是以此为正宗。
我读的是郭沫若的,没有比较不知道哪个翻译本好,但感觉郭翻译的还是不错的
哪位有梁宗岱老先生的翻译的半部《浮士德》,提供下下载链接或者发送至邮箱lxing798@163.com;不甚感激!
喜欢带劲点儿的,就读董问樵。我读过整本的董、杨、樊,部分的郭、钱、绿,就这个感觉。
附上周學普譯的獻詞:
你們這些漂浮的幻影, 從前曾經在我的迷糊的眼前現形; 現在你們又向我走近。 如今這次 我可要捉牢你們? 我的心兒難道還傾慕那昔時的夢境? 你們儘管向我逼近; 好罷,你們在我周圍從煙霧中出來,盡可隨意飛行。 我的心胸 因環吹你們的行列的靈風,覺得少壯地搖震。
你們帶來了快樂的昔日的形象,而使可愛的影兒飄升; 初戀和友情 也和半忘了的久遠的故事似地,一同來臨; 苦痛更新,而那怨歡又重複人生的迷茫的旅程, 並且說出那些 被欺於幸運, 不曾遇見美好的日子而先我逝去了的人們。
我曾向他們唱了最初的那些歌兒的人們 不能將我其後的歌兒也都聽聞; 親愛的友羣 已經流散離分; 最初的回響 哎,也已經消泯! 我的悲歌雖傳向未知的人們; 而連他們的贊詞也使我憂悶。 往時愛聽我的歌兒的友人;繼還生存,都散在世界中飄零。
對於那幽玄的精靈們的國土的久已忘了的景慕之情, 現今又侵襲我的心神。 如愛沃魯斯(Aeolus)的琴一般的我的微語似的歌聲 如今以不確定的音調正在飄行; 我渾身寒噤,眼淚流個不停, 連嚴肅的心兒也覺得溫柔和平。 我目前所見的,似乎遙遠得很; 而久已消失了的,卻和實物似地顯呈。
感觉自己看了一个挺奇怪的译本
中国大陆几个译本都买了,最初读的是郭译。昨天刚刚买的是樊修章老先生的。没有对比,不敢说谁好谁最好
个人觉得,杨周翰译的埃涅阿斯纪是用散文翻译诗的典范之一,水平远远高于浮士德的众多译本
刚在旧书店入手一本《浮士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董问樵译的,10块钱,先看看再说。译本这个东西,说来有点先入为主式的霸道,就说《安娜·卡列宁娜》,最开始读的是周扬和谢素台的译本,感觉棒极了,那种阅读时的宁静感让我印象深刻。后来又买了草婴的译本,感觉也相当的好,可是那种宁静感却还是最开始读的那个译本赋予的。这些都是大翻译家,做学问非常的严谨,就看你和那个译本有缘分,跟谈恋爱差不多。
我就买过一本,杨武能的。看了几段献词,觉得还是杨译的最好,朗朗上口,情感明确,到位,容易引起共鸣。看来运气不错,买对了。
在《梁宗岱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卷四译文篇里可以找到梁先生翻译的《浮士德》第一部。
梁译挺好,有力度
新出的梁宗岱译文集包括浮士德
《梁宗岱译集》豆瓣评分:0.0(0人评)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book/26849990/
上半部看梁宗岱,全本看周、董、钱
潘子立的如何?
我觉得钱春绮最好,郭沫若最差。
潘子立的译本修订版刚出,不知如何。
你吃过一种叫做核的玩意吗?都是需要杂碎。然后果仁啥的 .所以翻译就是手。所以工具都是需要小心的。核很牛逼的。所以你看上边的几个那个行就行呗。
买的这本
郭沫若的根本看不下去 语言不通 而且地方是臆想 不忠实原意
潘子立翻译的 优点是有意境 注解很多 缺点是韵味不足 文字雅度差点 词汇量有些单薄
我买的是最新版 2017版 一版一印 之所以还要出新版 译者自己也说了 观点是在与时俱进的 随着研究 人们会不断地发现作者的真意
我觉得这部书 要是真想好好看 每个人都得至少买3个版本 一个版本肯定不行
郭沫若或钱春绮
钱春绮
梁宗岱的译本太好了,可惜没得卖了。从看《特斯拉传记》到他最喜欢的《浮士德》,一路追踪译本来到这里,从梁先生的译本里看到了诗性的快感和诗意的美感。读过绿原、杨武能翻译的《里尔克》诗选,不是很投契。
喜欢你这个回答。
《浮士德新译新解》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book/30424978 不知道这个新译本怎么样?大家对比过吗?
读下来也觉得第一个比较有诗意
选个译本像择偶一样,
我都买了,然后对比着看。 第一遍哪个感觉对看哪个。 然后再看心情读第二遍,对比着看。 第三遍讲将最喜欢的版本再重温一遍。 之后,束之高阁,或处理掉吧。 当然,会留一版最喜欢的,以备旧梦重温。
现在在读第一遍,钱春绮的,感觉味道最对。读完后,写几句感受。
梁宗岱
看过绿原的版本 很不错
我在对读梁宗岱和绿原的译本,更喜欢绿原的。即使译成了散文体,依然保留了诗的韵律,句式也很整齐。
歌剧,看不懂,哈哈哈
感觉翻译成中文傻傻的
大陆好像出了周的译本了
庞德:你有问题?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