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模拟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03708)
来自:自考过啦(欢迎来到【自考过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的战略任务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资政新篇》是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未涉及的问题是( )
A.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B.外交问题和通商问题
C.思想问题和文化问题 D.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4.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5.1919年六三大逮捕后,五四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 )
A.农民 B.工人
C.商人 D.知识分子
6.1947年在国统区爆发的大规模的爱国学生运动是( )
A.一二·九运动 B.一二·一运动
C.一二·三零运动 D.五·二零运动
7.1840年至1919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制度的腐败 B.军事技术的落后
C.思想文化的保守 D.经济力量的薄弱
8.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军队素质较差 B.经济技术的落后
C.综合实力太弱 D.社会制度的腐败
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10.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1.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 )
A.向西发展,向东防御 B.向东发展,向西防御
C.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D.向南发展,向北防御
12.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无暇东顾 B.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D.清政府通过洋务运动壮大了力量
13.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明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中国人民解放军宜言》
14.在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合作社
C.高级农业合作社 D.个别行业公营合营
15.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
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C.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1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国民革命
17.中国恢复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18.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
A.买办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9.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 )
A.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0.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基础是( )
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C.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1.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组织成立于( )
A.北京 B.武汉
C.长沙 D.上海
22.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了商讨和平建国方针的( )
A.重庆谈判 B.西安谈判
C.南京谈判 D.北平谈判
23.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
A.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C.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 )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5.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什么?
28.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29.简述中共三大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0.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3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32.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33.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及坚持这些原则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答案:B
解析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提出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
2.答案:A
解析过程: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简称为“一化三改”其作用被称为一体两翼,其中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
3.答案:D
解析过程:作为农民政权的革命纲领却没有涉及到农民阶级的利益问题即农民和土地问题,因此《资政新篇》也不能挽救太平天国。
4.答案:B
解析过程:邹容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革命军》。
5.答案:B
解析过程:1919年6月3日以后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也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6.答案:D
解析过程:1947年在国统区爆发的大规模的爱国学生运动是五·二零运动。
7.答案:A
解析过程:社会制度的腐败是近代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经济技术落后是一项重要原因,但非根本原因。
8.答案:D
解析过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系列反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
9.答案:D
解析过程: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的侵华也是造成中国一切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10.答案:B
解析过程: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组织。
11.答案:C
解析过程: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12.答案:B
解析过程:中国人民的反抗是帝国主义不能瓜分和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
13.答案:B
解析过程: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明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论人民民主专政》。
14.答案:C
解析过程:在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高级农业合作社。
15.答案:A
解析过程: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6.答案:B
解析过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17.答案:D
解析过程: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澳门行使主权。
18.答案:D
解析过程:革命派是以民族资产阶级为基础的,当然也包括小资产阶级。
19.答案:D
解析过程: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0.答案:A
解析过程: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基础也是最坚实的基础。
21.答案:D
解析过程: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组织成立于上海。
22.答案:A
解析过程:为了实现国内和平民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在1945年8-10月进行了著名的重庆谈判,并于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
23.答案:D
解析过程: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以后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24.答案:C
解析过程:根据毛泽东写的《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随着三座大山的推翻,在中国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国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只是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25.答案:A
解析过程: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运动开始,也表明了日本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答案: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27.答案:全会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决定:鉴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会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8.答案:(1)历史特点: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2)历史意义:
第一,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总之,正如毛泽东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29.答案:中共三大集中讨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2分)同时强调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2分)中共三大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2分)
30.答案:要在着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并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毛泽东认为我们不能像苏联一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而应当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应当使各个生产单位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这实际上涉及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31.答案: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32.答案:遵义会议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
第一,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第二,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
第三,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3.答案:(1)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2)邓小平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其中的任何一项,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四项基本原则在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基础,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最新讨论 ( 更多 )
- 11月自考报名流程完整版,别乱找啦 (肉丸子)
- 十月自考流程,直接给 (肉丸子)
- 自考机构如何退费维权 (杏子)
- 让我们相遇在广美吧,欢迎大家得到来 (广美学院)
- 自考资料无偿分享!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 (小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