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访谈】“高开炸走”,导演陈奕甫这样拍《沉默的真相》
来自: Lynnnn
https://mp.weixin.qq.com/s/A8D2dluRD6JMuMy-BGGzjA
全文见链接
我摘几段出来,导演真的很稳:
导演陈奕甫是妥妥的“学院派”。
当年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后,他又去南加大攻读了电影制作艺术创作硕士,2016年年底毕业回国,《沉默的真相》是他的第一部长篇作品。
这部戏整体的筹备、拍摄、后制过程,堪称“教科书”,那些常在剧集制作过程中被提起的“通病”,在《沉默的真相》中全都被根除。
拿着全剧本去谈演员、聊角色;美术提前3个月开始选景、置景;开机前半个月,陈奕甫带着主演们进行了整整4天的围读;导演每天出工都会和摄影师确认当天的整体分镜;再次根据拍摄环境确认走位;和演员讨论今天拍摄的内容和对每一场戏的想法;甚至很多后期剪辑的部分,在剧本阶段就已经设想好了……
关于第四集的德芙仙子:
《沉默的真相》第四集三线并行的叙事在豆瓣“封神”。
画面不断在2000年、2003年、2010年之间穿梭,以第三视角展示侯贵平的遭遇,讲述江阳如何调查,每次画面切回李静,都是这两个人命运的转折点。
每一次转场都干净利落,40分钟内的转场多达十余次,但丝毫没有影响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用网友的话来说,“剪辑真是倍感丝滑。”
“其实我们一开始是先将三条故事线分开去做事件整理的,把三个故事分别先拉出来,每一条线都会做一个完整的逻辑梳理,理顺了之后,后期才开始分配要如何把这些故事做穿插和串联。”陈奕甫说。
导演和编剧在用类似于独幕剧的格式去做每一条故事线,三条线的内容都有完整的起承转合,也会在12集的体量里尽量平均分配每一条线故事推动的进程。所以观众们现在看到的故事叙事、转场等方式,其实是在剧本阶段就已经确认好的。“我们在剧本阶段,就讨论了用相似性来实现时空转场的事情。”
“我们用了很多不同的相似性,有时间上的相似性、空间上的相似性,或者剧情、动作上的相似性。”例如其中有一场戏是江阳去找马老师,然后透过镜头运动,看到了侯贵平回到学校。实际上,江阳和侯贵平是在同一个空间但不在同一个时间里。
类似的相似性剪辑,让这部剧整体有比较强烈的流畅感,在视觉表现上也比较舒服,而且这样的剪辑方式也让人物身上有了一种命运承接的关系。
从一开始的侯贵平查案,到江阳查案,再到最后严良带着专案组让真相浮出水面,三个人其实都在为正义而努力,这种薪火相传的感觉,也是陈奕甫在做剧本初期就想达到的效果。
相比于其它推理剧去营造悬疑气氛,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去展现主角的内心,《沉默的真相》是客观且冷静的,只是在一些特定情境下,才会去用一些设计感比较强的内容。
如朱伟和江阳去审问丁春妹的那场戏,陈奕甫在片中加了一只苍蝇,那只苍蝇就有一点像丁春妹心中的恐惧。后期做声音的时候,环境音中也一直有一只苍蝇的声音,“其实当时丁春妹是不太能听到朱伟和江阳说的任何话的,这些技巧性和设计感的东西,就是在帮助强化一些人物的表达。”
全文还谈到了导演和几位主要演员的合作等,太长这里不贴了。推荐看全文。
关于下一个项目:
如今豆瓣9.2分的成绩依旧在让观众激动着,但陈奕甫已经迅速进入到了下一个项目的筹备中,“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也是犯罪悬疑类的类型片,题材上和媒体有一点点关联性。”
剧和电影都是陈奕甫想要做的尝试,在两种不同的内容格式中,去找到内容表达上不同的可能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剧情分析|看完之后感觉整个人好绝望啊,现实中遇到该怎能办 (理智流浪包)
- 明阳是怎么疯的 (数沙社)
- 不如《真探》但仍是部好剧 (我不吃豆瓣酱)
- 就这,还最后好意思开表彰大会?记功??? (非非)
- 我是真地喜欢陈明章 (🔴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