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我觉得这个博主把出轨分析得冷峻又真实
-
阿瓦达啃大瓜 2020-09-30 17:50:10
是的 国内不保护婚姻中受害者的权益 不保护以家庭为中心为家庭奉献更多的人的权益 而持这种立场 是的 国内不保护婚姻中受害者的权益 不保护以家庭为中心为家庭奉献更多的人的权益 而持这种立场的往往是女性 我不明白投稿的这位女性 奉献了自己可以奉献的一切 现在还能被百般指责 如果国内离婚的赡养费直接按过错方收入比例划分 给孩子的抚养费直接按过错方收入比例划分 婚内财产大幅划分给受害方 出轨的人敢这么趾高气昂?或者说 还敢肆无忌惮的出轨吗? 这楼里的很多傻x言论真是看的脑壳疼 以为自己比这位投稿人精明多少 和那些支持代孕因为自信自己不会成为行走子宫的女的一样 很多人看问题想都不想上来就搞雌竞 却从来不敢想不公平的规则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改变的 ... 戴胜说得太对了!给你点赞!!!
-
就这样了 2020-09-30 19:40:02
受害者自己不告不要惩罚,还要跟一个胡搞乱搞的人继续下去,连哪天会不会染上脏病都不一定,还懦弱?而且是她自己觉得有好处才不离的,钱也不分给别人有什么好同情的。别赖法律跟环境了好吧,放眼全世界都有纵容出轨不离婚的,可能是地球都不配吧。
-
小米小米 2020-09-30 19:41:48
我先吐为敬。这个说法,软弱的让人恶心。生来都是一样的人,赚钱赚到养活自己和一个孩子虽然不容易,也绝对不是做不到。懒惰懦弱还用小孩做借口,孩子何其无辜。
-
阿瓦达啃大瓜 2020-09-30 20:05:03
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其实你的逻辑和说词都说到我的坎里,我找不到错误;只不过我看到组里另一个姐妹有过离婚惊艳了,她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她亲身经历了一次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的时候我又有点动摇,毕竟法是法现实是现实,然后我也得到科普,如果和这个男的离婚了,抚养费可能都不会一个月按4k这种模式给;当然啦因为离婚致贫导致的女性贫困我觉得也是普遍问题;毕竟置身其中的时候可能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自己处于旁观者的时候会很清醒(我是这么一个想法)🤦♀️
-
阿瓦达啃大瓜 2020-09-30 20:12:54
其次吧,我觉得每个国家不同的法律尤其是婚姻法,包括育儿法等等确实是有差异的这个是客观事实,我举两个极端一个msl男人娶四个老婆是法律允许的,另一个是北欧规定法律父母共享480天产假其中父亲必修90-100天;简而言之我的意思是各国法律只有差异,倒不必全球共沉沦或者共先进;我个人觉得是有体系上的不足的比如对进行更多无偿劳动者的保障不足(当然啦你不认同也无所谓,可以忽略)
-
归林 2020-09-30 20:42:05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出发,默认了客户自身利益最大,家庭价值、过往情感价值,一文不值。导师本人应该也是绝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正确的对待婚姻情感问题不应该是从家庭价值、个人得失、过往情感延续价值与意义一起权衡吗?家庭是1+1>2或者1+1+1>3的社会单元,不止社会意义,对其中个体的意义更是如此,所以应该放在首位;当然如果事件导致这个大于关系不成立,甚至导致造成对于其中某一方个体价值/幸福感低于独立,那当然没得说。 其次再谈个体得失,物质和精神,一起这些是否可以从家庭总体上找到足以弥合的补偿;还有除了得失之外,人格的另一面是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对过错方的责任感(别杠,只要还在一个家庭中就应该也必须有,不然为啥要家庭,家是庇护不是临难各自飞),对无辜方的责任感,所有这些与个人得失之间的权衡。 最后是情感的延续,能够组成家庭必然在情感上不是没有任何依恋牵绊,过往至今的累积对于事件而言、事件对与情感延续而言,意义与价值批判有多少轻重? 综合了以上全部才叫客观理性认知分析吧。 女权、独立当道的今天,这些话当然是政治不正确,,甚至可能被喷。但是还想说出来,不忍看大部分人被不明所以地自以为是的商业利己主义导师们带节奏,仅此而已
-
归林 2020-09-30 20:55:53
再发一遍: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出发,默认了客户自身利益最大,家庭价值、过往情感价值,一文不值。导师本人应该也是绝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正确的对待婚姻情感问题不应该是从家庭价值、个人得失、过往情感延续价值与意义一起权衡吗?家庭是1+1>2或者1+1+1>3的社会单元,不止于社会(亲友以及双方人际网络利益网络已经完成和正在经营的融合)意义,对其中个体的意义更是如此,所以应该放在首位;当然如果事件导致这个大于关系不成立,甚至导致造成对于其中某一方个体价值/幸福感低于独立,那当然没得说。 其次再谈个体得失,物质和精神,一起这些是否可以从家庭总体上找到足以弥合的补偿;还有除了得失之外,人格的另一面是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对过错方的责任感(别杠,只要还在一个家庭中就应该也必须有,不然为啥要家庭,家是庇护不是临难各自飞),对无辜方的责任感,所有这些与个人得失之间的权衡。 最后是情感的延续,能够组成家庭必然在情感上不是没有任何依恋牵绊,过往至今的累积对于事件而言、事件对与情感延续而言,意义与价值批判有多少轻重?当然事件导致感情破裂本条就没有意义。 综合了以上全部才叫客观理性认知分析吧。一味的鼓励女性独立/劝分,争取女性单方面的活的自我,这种商业利己主义思想真的荼毒太深,对于年轻美貌,也有一定社会能力的女性,大好的年华里确实很对胃口也很能活着自我,但是之后呢?对于更大的不那么美貌不那么又能力的群体呢?
女权、独立当道的今天,这些话当然是政治不正确,,甚至可能被喷。但是还想说出来,不忍看大部分人被不明所以地自以为是的商业利己主义导师们带节奏,仅此而已
-
就这样了 2020-09-30 21:20:16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93456327&dt_dapp=1 再没有环境不妥协的人也有,受害者只要纵容就是同犯。人家给自己的借口多的是不需要外人给找借口了。外国有钱有地位法律倒好了,gucci外孙女的外祖母跟妈妈还不是眼睁睁看着女儿/外孙女被猥亵都不让外孙女告,懦弱者有时候就是加害者的保护伞。
-
阿瓦达啃大瓜 2020-09-30 21:28:13
害,这个极端的东西嘛,哪国都有有时候要看平均值;我是认同你的观点的,你的逻辑和观点我无法反驳,我的观点是根据组里的某一姐妹自身经历产生了点动摇,倒不是说国家与国家的差距多少(可能我一开始让你产生了这样错觉sorry)或者说不能是动摇,就是一种产生了这样说对受害者来说是不是太过苛刻生活maybe会给我打脸(我是这个意思)但是你的理论和逻辑是没有问题的我是完全认同的
-
不想被找到 2020-10-01 01:54:50
再发一遍: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 再发一遍: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出发,默认了客户自身利益最大,家庭价值、过往情感价值,一文不值。导师本人应该也是绝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正确的对待婚姻情感问题不应该是从家庭价值、个人得失、过往情感延续价值与意义一起权衡吗?家庭是1+1>2或者1+1+1>3的社会单元,不止于社会(亲友以及双方人际网络利益网络已经完成和正在经营的融合)意义,对其中个体的意义更是如此,所以应该放在首位;当然如果事件导致这个大于关系不成立,甚至导致造成对于其中某一方个体价值/幸福感低于独立,那当然没得说。 其次再谈个体得失,物质和精神,一起这些是否可以从家庭总体上找到足以弥合的补偿;还有除了得失之外,人格的另一面是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对过错方的责任感(别杠,只要还在一个家庭中就应该也必须有,不然为啥要家庭,家是庇护不是临难各自飞),对无辜方的责任感,所有这些与个人得失之间的权衡。 最后是情感的延续,能够组成家庭必然在情感上不是没有任何依恋牵绊,过往至今的累积对于事件而言、事件对与情感延续而言,意义与价值批判有多少轻重?当然事件导致感情破裂本条就没有意义。 综合了以上全部才叫客观理性认知分析吧。一味的鼓励女性独立/劝分,争取女性单方面的活的自我,这种商业利己主义思想真的荼毒太深,对于年轻美貌,也有一定社会能力的女性,大好的年华里确实很对胃口也很能活着自我,但是之后呢?对于更大的不那么美貌不那么又能力的群体呢? 女权、独立当道的今天,这些话当然是政治不正确,,甚至可能被喷。但是还想说出来,不忍看大部分人被不明所以地自以为是的商业利己主义导师们带节奏,仅此而已 ... 归林+1 感情这种事太复杂 不是说犯错了就必须要离婚 里面不止是包括利益 还有以往的感情等等 太多因素构成了 旁观者其实都没法知道 这么多年过来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
就这样了 2020-10-01 12:47:53
你该不会不知道离婚率一向是佐证女性地位高的东西吧?这种所谓对受害者苛刻的思维何尝不是她弱她有理?搞清楚,生活都是她自己选择的,好好地一个人非要选择作为受害者生活下去本身就很荒谬。
-
momo 2020-10-01 13:20:35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出发,默认了客户自身利益最大,家庭价值、过往情感价值,一文不值。导师本人应该也是绝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正确的对待婚姻情感问题不应该是从家庭价值、个人得失、过往情感延续价值与意义一起权衡吗?家庭是1+1>2或者1+1+1>3的社会单元,不止社会意义,对其中个体的意义更是如此,所以应该放在首位;当然如果事件导致这个大于关系不成立,甚至导致造成对于其中某一方个体价值/幸福感低于独立,那当然没得说。 其次再谈个体得失,物质和精神,一起这些是否可以从家庭总体上找到足以弥合的补偿;还有除了得失之外,人格的另一面是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对过错方的责任感(别杠,只要还在一个家庭中就应该也必须有,不然为啥要家庭,家是庇护不是临难各自飞),对无辜方的责任感,所有这些与个人得失之间的权衡。 最后是情感的延续,能够组成家庭必然在情感上不是没有任何依恋牵绊,过往至今的累积对于事件而言、事件对与情感延续而言,意义与价值批判有多少轻重? 综合了以上全部才叫客观理性认知分析吧。 女权、独立当道的今天,这些话当然是政治不正确,,甚至可能被喷。但是还想说出来,不忍看大部分人被不明所以地自以为是的商业利己主义导师们带节奏,仅此而已 ... 归林姐妹,上热评吧
-
九九十八段 2020-10-02 01:35:08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出发,默认了客户自身利益最大,家庭价值、过往情感价值,一文不值。导师本人应该也是绝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正确的对待婚姻情感问题不应该是从家庭价值、个人得失、过往情感延续价值与意义一起权衡吗?家庭是1+1>2或者1+1+1>3的社会单元,不止社会意义,对其中个体的意义更是如此,所以应该放在首位;当然如果事件导致这个大于关系不成立,甚至导致造成对于其中某一方个体价值/幸福感低于独立,那当然没得说。 其次再谈个体得失,物质和精神,一起这些是否可以从家庭总体上找到足以弥合的补偿;还有除了得失之外,人格的另一面是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对过错方的责任感(别杠,只要还在一个家庭中就应该也必须有,不然为啥要家庭,家是庇护不是临难各自飞),对无辜方的责任感,所有这些与个人得失之间的权衡。 最后是情感的延续,能够组成家庭必然在情感上不是没有任何依恋牵绊,过往至今的累积对于事件而言、事件对与情感延续而言,意义与价值批判有多少轻重? 综合了以上全部才叫客观理性认知分析吧。 女权、独立当道的今天,这些话当然是政治不正确,,甚至可能被喷。但是还想说出来,不忍看大部分人被不明所以地自以为是的商业利己主义导师们带节奏,仅此而已 ... 归林支持支持
-
九九十八段 2020-10-02 01:35:14
再发一遍: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 再发一遍: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出发,默认了客户自身利益最大,家庭价值、过往情感价值,一文不值。导师本人应该也是绝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正确的对待婚姻情感问题不应该是从家庭价值、个人得失、过往情感延续价值与意义一起权衡吗?家庭是1+1>2或者1+1+1>3的社会单元,不止于社会(亲友以及双方人际网络利益网络已经完成和正在经营的融合)意义,对其中个体的意义更是如此,所以应该放在首位;当然如果事件导致这个大于关系不成立,甚至导致造成对于其中某一方个体价值/幸福感低于独立,那当然没得说。 其次再谈个体得失,物质和精神,一起这些是否可以从家庭总体上找到足以弥合的补偿;还有除了得失之外,人格的另一面是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对过错方的责任感(别杠,只要还在一个家庭中就应该也必须有,不然为啥要家庭,家是庇护不是临难各自飞),对无辜方的责任感,所有这些与个人得失之间的权衡。 最后是情感的延续,能够组成家庭必然在情感上不是没有任何依恋牵绊,过往至今的累积对于事件而言、事件对与情感延续而言,意义与价值批判有多少轻重?当然事件导致感情破裂本条就没有意义。 综合了以上全部才叫客观理性认知分析吧。一味的鼓励女性独立/劝分,争取女性单方面的活的自我,这种商业利己主义思想真的荼毒太深,对于年轻美貌,也有一定社会能力的女性,大好的年华里确实很对胃口也很能活着自我,但是之后呢?对于更大的不那么美貌不那么又能力的群体呢? 女权、独立当道的今天,这些话当然是政治不正确,,甚至可能被喷。但是还想说出来,不忍看大部分人被不明所以地自以为是的商业利己主义导师们带节奏,仅此而已 ... 归林支持支持
-
归林 2020-10-02 09:37:50
单纯从利害的角度剖析过于市侩.既然我们还认可精神生活、纯粹的理想主义等形而上的意识态所拥有的价值和社会意义,那么我们就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
先说结论:但凡在感情/家庭生活矛盾事件中鼓动破裂,否定或者直接无视家庭意义、感情价值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试图推动女性物化、资源化的无耻混账逻辑的延伸。
社会人,我们,是由男女两性组成,更确切或者说更有“诗意”的表达是:男女其实是一体两面——生而为人的AB双生体。从恋人到家庭的结合,正是为人一体双生的社会化、外化的表达。
在出现问题、矛盾事件后,首先要明确的是面对的是事件/矛盾带来的问题本身,不是对生活、家庭、感情价值的否定。我们为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家庭的繁荣发展(这里家庭并非一成不变、原家庭破碎后的重组家庭亦在语境内)、家庭带来情感生活的琴瑟和鸣、成员个体的生活精神追求/事业社会价值实现等等。。生活的意义、对生活的追求从来不应该被生活中发生的事故否定,更是绝对不可以被生活事故定义!事件事故本身只是生活中的曲折,面对问题所有的一切选择都应该是针对问题——而不是生活——的对策手段(这些对策当然也包括重组恋人/家庭)。
家庭/感情生活中的另一方,又何尝不是自己曾经的选择,或更确切的说正是自己的B面(这个意义上,不管是责任还是问题——不是过错——不可能只出在过错方)。一直都觉得能够走在一起的两个人必然在价值观、世界观、认知水平、道德水准、社会责任感、生活理想追求、情感情愫特征等等各方面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相似相近或者共鸣,然后共同的感情/家庭生活再进一步将所有这些在彼此间同步(家庭/感情对个体的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这种同步)。所谓生而为人,男人、女人作为彼此的一体两面——某种意义上也正是这些逐渐共通的观念、认知、情愫与追求在彼此身上呈现出两相呼应的不同形式的表达。
有了以上基础,再来看待家庭/感情生活中出现的事故/问题。那么不妨从双方的精神世界里找找原因: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了吗?或者不知从何时起彼此精神生活的同步已经中断?再或者不知不觉中精神世界里彼此早已不再互为一体?再或者彼此之间的差异突然在事故面前第一次意识到?等等。。组成恋人/家庭的双方真的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对自身对生活负有责任感的的恋人/家庭,面对生活问题同样也是反省自己反省双方的机会,不止于对事故责任的分配、沉溺指责。琴瑟和谐从来都不容易,生活、感情、家庭都是要经营的。
最后,再声明一次:所有在感情/家庭事故中制造对立、鼓动割裂(特别是针对女方——没办法,女权再怎么横竖跳,这个社会的权力和财富还是牢牢的在掌握男性群体中——面对现实是改变现实、改进现实的第一步),刻意诋毁或者无视感情、家庭价值,全部都是在推动女性物化、资源化——去人格化!这股无耻阴的险暗流各种改头换面的逻辑延伸(对男性的蔑称、污化是互为接应的另一种物化,此处不详细展开)。究竟是谁是什么势力在推波助澜,愿人人雪亮。
-
归林 2020-10-02 10:16:29
单纯从利害的角度剖析过于市侩.既然我们还认可精神生活、纯粹的理想主义等形而上的意识态所拥有的价值和社会意义,那么我们就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
先说结论:但凡在感情/家庭生活矛盾事件中鼓动破裂,否定或者直接无视家庭意义、感情价值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试图推动女性物化、资源化的无耻混账逻辑的延伸。
社会人,我们,是由男女两性组成,更确切或者说更有“诗意”的表达是:男女其实是一体两面——生而为人的AB双生体。从恋人到家庭的结合,正是为人一体双生的社会化、外化的表达。
在出现问题、矛盾事件后,首先要明确的是面对的是事件/矛盾带来的问题本身,不是对生活、家庭、感情价值的否定。我们为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家庭的繁荣发展(这里家庭并非一成不变、原家庭破碎后的重组家庭亦在语境内)、家庭带来情感生活的琴瑟和鸣、成员个体的生活精神追求/事业社会价值实现等等。。生活的意义、对生活的追求从来不应该被生活中发生的事故否定,更是绝对不可以被生活事故定义!事件事故本身只是生活中的曲折,面对问题所有的一切选择都应该是针对问题——而不是生活——的对策手段(这些对策当然也包括重组恋人/家庭)。
家庭/感情生活中的另一方,又何尝不是自己曾经的选择,或更确切的说正是自己的B面(这个意义上,不管是责任还是问题——不是过错——不可能只出在过错方)。一直都觉得能够走在一起的两个人必然在价值观、世界观、认知水平、道德水准、社会责任感、生活理想追求、情感情愫特征等等各方面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相似相近或者共鸣,然后共同的感情/家庭生活再进一步将所有这些在彼此间同步(家庭/感情对个体的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这种同步)。所谓生而为人,男人、女人作为彼此的一体两面——某种意义上也正是这些逐渐共通的观念、认知、情愫与追求在彼此身上呈现出两相呼应的不同形式的表达。
有了以上基础,再来看待家庭/感情生活中出现的事故/问题。那么不妨从双方的精神世界里找找原因: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了吗?或者不知从何时起彼此精神生活的同步已经中断?再或者不知不觉中精神世界里彼此早已不再互为一体?再或者彼此之间的差异突然在事故面前第一次意识到?等等。。组成恋人/家庭的双方真的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对自身对生活负有责任感的的恋人/家庭,面对生活问题同样也是反省自己反省双方的机会,不止于对事故责任的分配、沉溺指责。琴瑟和谐从来都不容易,生活、感情、家庭都是要经营的。
最后,再声明一次:所有在感情/家庭事故中制造对立、鼓动割裂(特别是针对女方——没办法,女权再怎么横竖跳——市场上“女权师”们的真实意图,有意无意的逻辑、伦理、道德出处以及合法性溯源等等,他们是否真的理解女性权益发展的社会基础与社会实践意义并愿意为此付诸努力?这完全是一个值得开题研讨的大型社会学课题——这个社会的权力和财富还是牢牢的在掌握男性群体中——面对现实是改变现实、改进现实的第一步),刻意诋毁或者无视感情、家庭价值,全部都是在推动女性物化、资源化——去人格化!这股无耻阴的险暗流各种改头换面的逻辑延伸(对男性的蔑称、污化是互为接应的另一种物化,此处不详细展开)。究竟是谁是什么势力在推波助澜,愿人人雪亮。
-
[已注销] 2020-10-02 11:29:15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 且不说该不该离婚,单纯从这个情感导师的分析来看,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利己(客户)的角度出发,默认了客户自身利益最大,家庭价值、过往情感价值,一文不值。导师本人应该也是绝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正确的对待婚姻情感问题不应该是从家庭价值、个人得失、过往情感延续价值与意义一起权衡吗?家庭是1+1>2或者1+1+1>3的社会单元,不止社会意义,对其中个体的意义更是如此,所以应该放在首位;当然如果事件导致这个大于关系不成立,甚至导致造成对于其中某一方个体价值/幸福感低于独立,那当然没得说。 其次再谈个体得失,物质和精神,一起这些是否可以从家庭总体上找到足以弥合的补偿;还有除了得失之外,人格的另一面是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对过错方的责任感(别杠,只要还在一个家庭中就应该也必须有,不然为啥要家庭,家是庇护不是临难各自飞),对无辜方的责任感,所有这些与个人得失之间的权衡。 最后是情感的延续,能够组成家庭必然在情感上不是没有任何依恋牵绊,过往至今的累积对于事件而言、事件对与情感延续而言,意义与价值批判有多少轻重? 综合了以上全部才叫客观理性认知分析吧。 女权、独立当道的今天,这些话当然是政治不正确,,甚至可能被喷。但是还想说出来,不忍看大部分人被不明所以地自以为是的商业利己主义导师们带节奏,仅此而已 ... 归林[内容不可见]
-
忙内作家李彩媛 2020-10-06 18:19:46
这种事,错肯定是在出轨的男方,但是不能为了孩子,就让承担过错的变成女方……我家是因为父亲家暴离异,当时我面临中考,外公脑溢血卧床瘫痪,我妈妈咬牙学会了开车,借了一辆亲戚淘汰了的小破车,工作之余接送我上下学和学小提琴,赶去医院照顾老父亲……也是幸亏我家在小城市,路不远也不堵车……
我一点也不怪我父母分开的时候有没有“为我着想”,他们肯定是想了的,现在我也是我妈妈结婚时的年纪了,我几乎可以设身处地的想象我妈妈当时做出离婚的选择时心里有多难,生活又有多难,我真的很感激她,让孩子在出轨或家暴的环境中成长,真的可能就是不如拼一把换一种生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很烦频繁送我家旧衣服和酒店一次性用品的有钱亲戚 (Quentins07)
- 我应该去找亲生母亲要钱吗?很纠结 (姬闲逸)
- 。 (。)
- 为“处女作”发声 (梦里走了千万里)
- 昨晚真的好多人说听到龙吟了 (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