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云间|2.62 《别云间》知识 第1--4集
来自:月在梨花
一、太子的后宫,即太子嫔御。 从周朝到清朝,太子妃始终是超品,与太子一样不列品级,也就是说地位在皇后之下,后宫妃嫔之上,可以说是很崇高的。 如果没有发生变故,太子妃就是未来的皇后,因此从明朝开始,在国家的重要仪式上,不但皇帝、皇后要出席,皇太子和太子妃也要出席,太子夫妇通常坐在帝后的左下方。太子衣装与皇帝差别不大,太子妃也同皇后一般,身着凤冠霞帔——只是皇后的凤冠是“六屏”,太子妃的凤冠是“四屏”而已。 元妃:太子的元配(太子第一次娶的嫡妻),或是第一位被太子扶为正室的妻子。 继妃:太子的继妻(太子第二次娶的正妻),嫡妻被废或死亡之后,太子新娶或又被扶为正室的妻子。 1、西汉:正妻太子妃之下设立妾室曰:良娣、孺子。 2、南朝宋:正妻称太子妃,妾曰良娣、保林。 3、南朝齐:太子正室称太子妃、妾称良娣、保林、才人。 4、隋朝:太子正室称太子妃、妾称良娣、保林、才人。 5、唐代:太子妃以下,设置良娣二位,正三品;良媛六位,正四品;承徽十位,正五品;昭训十六位,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位,正九品。 6、明代:太子妃之下设置才人、选侍、淑女。 7、清代:康熙帝子允礽是清朝第一位公开册立的太子。他的妻子瓜尔佳氏获封太子妃,而其她妾室如亲王妾室一般,称侧福晋、庶福晋。 二、罪薮 罪恶的根源。薮:sǒu,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 三、昭然若揭 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 出处:《庄子·山木》 原文: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 译文:你的用心是装扮得很有才干以便惊吓普通的人,注重修养以便彰明别人的浊秽,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是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所以总不能免除灾祸。 四、始做俑者 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译文:孔子说过:最先开始以俑陪葬的人,难道就没有后代的吗!因为俑很像人所以才用它的。这样看来为政者又怎么能让这些百姓因饥饿而死呢? 五、做壁上观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六、黎民 指庶民,泛指普通平民、就是平民百姓。 出自《书·尧典》:“黎民於变时雍。”孔传:“黎,众。”“黎,众也”。 七、庙堂 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 出处:《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八、同流合污 原指言行与不良的习俗、世道相合。后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化自 《孟子·尽心下》 原文: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译文: 万章说:“一乡的人都说他是老好人,他也到处都表现得像个老好人,孔子却认为他是偷道德的贼,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是啊,这种人,你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证来;你要指责他却又好像无可指责。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忠诚老实,行为好像清正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以 为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并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九、河清海晏 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出自《九日曲池游眺》(唐·薛逢) 原文: 陌上秋风动酒旗,江头丝竹竞相追。 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绣毂尽为行乐伴,艳歌皆属太平诗。 微臣幸忝颁尧历,一望郊原惬所思。 十、翩翩少年 形容言谈举止洒脱的青年男子。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原文: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十一、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 出自《尚书·大禹谟》 原文: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译文: 舜又转回来对禹说:“来,禹!当年天降洪水来警戒我,能够言行一致,既在治平水土中成就功业,又在民众中建立威信的,就数你最贤;既能勤劳为邦,又能节俭持家,不自满自大,这也数你最贤。你正因为不自逞能,所以天下没有一个人敢与你争能;你正因为不自居功,所以天下没有一个人敢与你争功。我真诚赞美你的品德,嘉许你的大功。天命已经降落到你的身上,你终将升任大君。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没有考核事实的言语不要听,没有征询群众意见的主意不要用。可爱的不是君而是民,可畏的不是民而是君失其道。民众没有大君他们又爱戴谁呢?大君没有民众就无人跟他守邦了。一定要谨慎啊!认真对待你所居的大位,切实做好你想要做的每件事。如果四海百姓都至于穷困不堪,那你做大君的天禄也就永远终结了。只有这张嘴,最爱惹是生非,讲话可得慎重啊!我要讲的都已讲完,没有什么再要讲的了。” 十二、登堂入室 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自《论语·先进》 原文: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十三、入为腹心,出做股肱 股肱,指腿和胳膊,意辅弼。 出自:《辩亡论》(西晋·陆机) 原文: 於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即陆逊)、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十四、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1化自《道德经》 原文: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译文: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 2出处《战城南》(唐·李白) 原文: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十五、居安思危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自于《左传·襄公十一年》 原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十六、行走 最初凡是有本来官职而另外受派到其他机构办事者,称行走。说起来,倒有点像现代的人岗位借调,或兼职。 清制,凡不设专官的机构和非专任的官职,均称作行走,适用的范围很广,且无定员。像入直南书房、军机处、上书房、懋勤殿、奏事处、批本处之类的都一律都称之为“行走”,以区别于专设的职官。清末陈康祺在其历史笔记《郎潜纪闻》卷二中记载到:"乾隆朝大臣入军机者,亦曰军机处行走。今则章京曰军机处行走,大臣曰军机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学习二字。” 凡官员被授以"行走"的官职,那就是指该官员可以在该任职部门或场所自由进出。因为被授以“行走”的场所往往是要害部门,如上书房、军机处这些核心要害部位。所以任职者会有相当的特权,并拥有一定的上情下达的职责,故而其职权也往往相当的大,通常是皇帝非常赏识并特别信任的官员才能担任。 十七、失道寡助 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原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十八、骥骜鸿鹄之志 意思是比喻远大志向。骥骜jì ào,一匹千里马的名。鸿鹄,大雁和天鹅,都是飞得又高又远的鸟。 出自《吕氏春秋·士容》 原文: 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人亦然,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言岂足以谕之哉?此谓不言之言也。 译文: 骥骜的气质,鸿鹄的心志,能够使人们知晓,是因为这种气质和心志确实存在。人也是如此,确实具备了,精神就能使别人感知了,言语哪能完全使人相信呢?这叫做不言之言啊! 十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 原文: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回到座位上去吧,我告诉你(这个道理)。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延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作为最终归宿。《诗经·大雅·文王》中说:‘怎能不感念你的祖先,学习并发扬他们的德行呢。’”
二十、空中楼阁 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化自《史记·天官书》《天官书》是天文学专史,记载了司马迁本人及其前人对天文学研究的成就。古代人民信奉“天人感应”的观念,认为天上的星宿与人间的君臣相对应,也有不同的等级,所以称为“天官”。 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说的是海市蜃楼和空中楼阁 原文: 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蜄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译文: 所以北方夷人所成的云气如同畜群和居住的毡包,南方夷人所成的云气如同舟船和旗幡。有大水的地方,败军被击败的战场,破国留下的废墟,以及地下埋藏有积钱、金宝之上等都有云气,不可不仔细观察。海边的蜃气形状象楼台;广阔的原野上所成云气象宫殿城阙,总之云气各自与所在地的山川人民聚积的气象相同。 二十一、防患于未然 意思是指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1、化自《周易·既济》 原文: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2、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共五首,其中有二首涉及此内容。 其一原文:佚名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其二原文:西晋·陆机 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 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 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 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 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 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 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二十二、快刀斩乱丝 又作快刀斩乱麻,比喻办事果断,抓住关键,迅速地解决复杂的问题。 语出《北齐书·文宣帝纪》 原文: 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二十三、龙涎香 也称龙腹香(在西方又被称为“灰琥珀”),是一种呈阴灰色或黑色的固态腊状可燃物质,具有其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类似异丙醇的气味)。龙涎香的实质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有的抹香鲸会将其吐出来,有的则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其留在体内。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 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中国古代当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庭里用作香料。当时的炼丹术士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 还可入药。其味甘、气腥、性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理气化痰等功效;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许昌平是什么人 (偶然)
- 太子妃 张念之应该是赵王毒死的吧? (我爱王肥肥)
- 《鹤唳华亭》探案传奇番外之一 a quail Prepares(一个鹌鹑的... (爱思特梵·娃娃)
- 几个疑问请大神指点 (雷神)
- 那些口口声声说萧定权应该造反弑父篡位的,也是挺佩服他们的... (草莓牛奶泡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