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闲聊|《下一站是幸福》里,倒是有段台词很适合《以家人之名》的爸爸们
来自:yayun926
因为喜欢《以家人之名》的编剧和整体风格,我这三天熬着夜刷完了《下一站是幸福》,同样的编剧和导演,给出了很多类似的感觉,虽然主题完全不一样。
1. 关于家庭
《下一站》探究恋爱关系和夫妻关系多,《以家》探究亲子关系多。《以家》被一些人带节奏,说歧视女性,只把妈妈都写成坏人,但它里面也批判中国式爸爸,“丧偶式育儿”——齐明月的爸爸被批得最狠,到大结局了一通狠批,赵华光基本是反派,凌霄回国前的凌爸也不大懂得如何关心儿子。《下一站》里有段台词很适合描述这些爸爸,而且也很符合现实:








已经身为人母的我感觉太真实了…我把这些图发给老公,他都觉得不好意思。
2. 风格类似的地方
两部剧都是:
金句多(都挺有道理的),
笑点多(有笑有泪),
音效加分(比如尴尬和受打击的声音),
重要配角不是纸片人(如丛笑 常欢和齐明月 唐灿),
注意亲情方面的刻画(亲子关系和手足情),
吻戏都是带玻璃渣的糖(我觉得霄尖好歹一直两情相悦,贺繁星和元宋一直有种一个追求一个矛盾的感觉),
第一主角人设不完美所以显得真实(贺繁星 凌霄),
这些都是很好的地方,也是吸引我把两部剧从头看到尾的动力。
但也有双刃剑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跳跃式剪辑,非常喜欢前面埋伏笔、设悬念,后面再给解释。这种手法可以保持观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观众跟着剧中人一起猜谜,更能理解剧中人的一些心理(比如跟着贺繁星一起怀疑元宋和吴美音的关系,跟着李尖尖一起发现凌霄内心的伤痕累累)。这种模式很吸引愿意耐心看剧的观众,二刷甚至更好看,但可惜,如今的观众很多都很忙,跳跃式追剧甚至看cut追剧的人很多,就不容易跟前后的剧情联系起来。对于一直追剧的人来说,则会出现情感不连贯的问题,很多段落单独看,非常感人,演员也演得非常好,但是前后插入其他情绪不同的情节,就感觉观看的情绪无法连续起来,减弱了共情的效果。
这种问题在大结局附近更加明显,配角线收尾得太晚,主角和配角的戏份都被切成几片,再一片片交错着叠起来,也许大块大块地拼在一起,观众更容易共鸣呢。我感觉跳跃式剪辑更适合早期和中期维持观众兴趣,但大结局附近还是更需要充分酝酿情绪吧,主角虽然剩下的情节不多,但的戏份可以多一点,可以加一些情绪展现的片段,或者回顾之前的片段,不然就会有点草草结束的感觉:

3.同样的演员,完全不一样的男主角
就不截图分析了,光看图可能还不明显,看动态的表演就超级明显了:元宋和凌霄完全是两个人:
元宋,哪怕失意时,都带着阳光热情的底色,
凌霄,哪怕高兴时,都带着忧郁易碎易碎的气质,
同一张脸,我是完全没有串戏的感觉啊,果然是导演口中,擅长用眼神演戏的人。
4. 关于主题
两部剧的主题完全不一样——我认为,《以家》是“伤痛”与“治愈”,《下一站》是“喜欢”和“合适”之间的选择,不仅是主角,连配角们也在为同样的主题服务,呈现问题的多面。
这两个主题也都有很好的社会现实基础,《以家》里,贺子秋的经历对应留守儿童和孤儿,齐明月对应控制欲强的父母和不用心的父亲,凌霄对应父母吵架离婚、占有欲强的父母,唐灿对应嫌弃子女一事无成却爱面子的父母,《下一站》里,贺繁星对应姐弟恋、梦想和现实的选择,贺灿阳对应大叔萝莉恋,宋雪对应丁克族,丛笑势利,常欢不上进,杨小雪对应家庭主妇,丈夫出轨,她一开始自欺欺人不想离婚,说我不要爱情了不行吗,说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我都觉得特别真实。疾病方面,以家提醒了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和创伤应激,下一站提醒了阿兹海默症,这些都是现实中困扰着不少人的。
年轻辈的重要角色都在故事中成长,也是我很喜欢的点。贺子秋跟母亲和解,变成更独立自信的人,凌霄与自己和解,挣脱多年的精神枷锁,齐明月变得勇敢有担当,尖尖也学会了忍耐,唐灿也学会了对父母温柔地坚持,连凌爸都终于学会了怎么关爱儿子。贺繁星学会勇敢,不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元宋变得成熟,更懂包容和体谅,常欢变得上进,丛笑不再拜金,贺灿阳不再滥情,连37岁自信自恋的叶鹿鸣,也终于懂得了强扭的瓜不甜。
5.俗套的梗,意想不到走向
太多了,随便想到的一些:
当齐明月对子秋意思越来越明显了,观众以为明月是子秋官配(包括后来洗澡被撞见也是传统的欢喜冤家桥段)没几集,子秋把明月骂跑,明月被凌霄安慰到,转而喜欢凌霄了。
十年后凌霄尖尖要在一起,观众担心子秋和明月,可是编剧偏偏告诉你,子秋不是真的爱上尖尖,明月对凌霄也只是仰慕。观众担心三角恋影响三兄妹感情,结果修罗场后还不到两集,三兄妹就和好了,贺子秋还仗着大舅子身份难得欺负凌霄。
唐灿喜欢庄北的时候,庄北喜欢明月,可等庄北喜欢上唐灿的时候,编剧偏偏让唐灿放下了。明月担心庄北的事影响她和唐灿的感情,观众也不知如何收场,结果唐灿说:“啊?就这事啊?你又没做错什么。”
尖尖向小橙子挥拳,结果只是请她吃糖。尖尖第一次去子秋咖啡店,被搞成了恐怖片。
凌霄在许愿树下和在27岁生日时,只许愿与家人相关的,没许跟爱情相关的。大结局,故意误导观众以为尖尖和凌霄要去领证,结果要领的只有李爸贺梅。
看过《以家》,我对《下一站》有些预判了:
丛笑说常欢这一球赢了的话,就答应做他女朋友,可我越看镜头渲染常欢的专心和气场,我就越想,坏了坏了,这一球肯定打偏了!
偶像剧的常见的俗套情节:“我给你多少钱,你才能离开我儿子(女儿)?” 观众还在担心史蒂文能否接受儿子爱上大他10岁的女人,爱子心切的史蒂文已经去跟叶鹿鸣说“我给你多少钱,你才能离开我儿子的前女友?”被拒绝了,还要绝交…
(啊啊啊,明明是很多小反转的,一时间想不起来其他的了,有没有补充啊?)
-
水儿骡骡 转发了这篇讨论 2020-10-05 07:45:06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吐槽&闲聊|反复看了好几遍,喜欢凌霄,喜欢宋威龙 (韩瑞霞)
- 演员|身处当下的我们可能没感觉,但swl的两个角色可能在很多... (momo)
- 吐槽&闲聊|原来豆瓣才是我该来的地方 (白桃乌龙雪山冰)
- 如果没有齐明月,剧情应该是这样的!!!(8.23更新) (已注销)
- 为什么两哥都去新加坡,互相不联系 (耗子丫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