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有趣的对话(By Wittgenstein)

沉寂的向量场

沉寂的向量场(清晰是哲学家的天职)
2011-05-08 00:38:1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沉寂的向量场

    沉寂的向量场 (清晰是哲学家的天职) 楼主 2011-05-10 11:28:34

    语言不仅是到达彼岸的确定之物,更主要是方向标,在它的指引下才能减少迷路的可能。哲学问题的探讨不能离开语言,但语言的有时可以脱离哲学

  • 沉寂的向量场

    沉寂的向量场 (清晰是哲学家的天职) 楼主 2011-05-11 13:22:40

    总之,他最后是把语言当作路标,并非其它别的什么东西,也并没说过路标是衡量价值的标准这些。他的另一大发现就是后来意识到日常语言的重要性,事实上上段对话就是基于日常语言作出的,未涉及一点深奥的概念。只是他认识到,日常语言和基本的逻辑命题可能未必足够强大到能去讨论哲学问题,这可以看作上段对话中那句“无法保证找到的路标能足够强大到指引我们回到刚才的地方,甚至是这里”,所以他认为需要更细致的考察语言的用法,以此将它们正确地引导到问题上去。

  • 沉寂的向量场

    沉寂的向量场 (清晰是哲学家的天职) 楼主 2011-05-11 13:30:24

    你说的只是他的早期观点,他实际上后来意识到更关键的一点,很多情况下倒不是问题讨论不清,而是我们没有正确地用语言和例子引导到这些问题上去,才引起了误解和歧义。因此有必要更加细致地考察语言的用法,基于长期的观察他总结出“语言是游戏,意义即用法”的观点。

  • 沉寂的向量场

    沉寂的向量场 (清晰是哲学家的天职) 楼主 2011-05-14 02:02:27

    嗯,上段对话是维特根斯坦精心构想的,几乎是不能换的,否则就很可能无法表达他的本意而误解读者。更何况上段对话就是日常语言,不需要再进一步解释就能理解,再去解释,如把路标替换成其它工具很可能就要出问题。事实上,维特根斯坦正是担心晦涩的术语引来歧义,故才选中上段对话作为说明,如果读者擅自去翻译的话(特别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就相当于是枉费了他的一片苦心。所以只要不是根据上段对话作出的总结,哪怕多么富有哲理和艺术气息,极有可能有误解他本意之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455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