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主评变性人
饶舌女王王语嫣(我不是,而且我反感)
得到大人关注是婴儿生存本能。当一个男婴矇昧中意识到自己得不到足够关注时,他的观察理解是那个穿粉色、长头发、有芭比娃娃、有blingbling的孩子能够得到大人更多关注和疼爱,他说我也要。等他长大后,他会说我从小就是女孩,证据是我从有意识之初就追求裙子、粉色、娃娃等等,所以从最初意识上我是生而为女性,因为mind不能从胎儿时期算起,所以我们有从意识时算起,所以我拿出“意识之初”即本源的证据,你得承认我是女性,只是身体是男性。 如果这个男孩是独子没有姐妹,他家中哪来的芭比娃娃和儿童裙子?哪来他从小喜欢芭比娃娃和裙子这件事?因为独子也要拉出去社交,也有女孩到家里来,他会观察到哦,有那个东西的小孩会得到更多宠爱,他会说我也要留长发。 三五岁小孩对性别、性别秩序、婚姻男女的理解是错乱的,一部分是权威授予他们的,父母说/老师说什么应该是什么样的,一部分是看到父母在家演示的男女关系应该是怎样,一部分是自己观察推导的,这部分就很错误。这个小孩如果一直看到的司机都是男的,他就推导只有男人才能当司机。 父母把关注度给孩子是应当的、正常的。偏偏有家长有问题,不给予、甚至抢夺孩子应该收到的关注。有的女人一辈子都无法忍受自己风头被抢,包括自己的孩子。幼儿被剥夺关注,从而要得到关注,而女性化的东西和“吸睛”高度重叠。女性特质是“被看到”,男人是隐形、“不被看到”,你根本记不住去商场回来看到的男人们。 如果反过来,从小被强制过多关注和压力,这个小孩会感到不舒服,想逃离。雪儿的女儿从小被带出来表演给大家看,她觉得“被过度关注”很不舒服,“被关注”和小时候被迫“着女装着表演服”挂钩起来,“不被关注”才是令她放松舒服的,她逃离了“女性化”,去做了姬佬,穿男装。再过些年,她做了变性手术,变成了男人。再过些年,她成了一个肥胖、穿着美式休闲(邋遢)的路人,走在路上彻底没人多看她一眼,像隐形人一样,她彻底舒服放松了。 魔术师的儿子,没有一个抢夺孩子关注度的妈妈(很多gay有这样的妈妈),但很倒霉有一个天生吸睛的明星爸爸,爸爸做什么都是闪光灯围绕。他出生后爸爸正好和艾滋斗争,全家都围绕他爸爸,他得不到关注,他变成了gay,变成了着装出位的gay。他穿成那样走到哪里人们都能看到他。他妈妈支持他,他爸爸中途接纳他,再加上变成真人秀明星出名,减肥成功,他到达了一个满意的人生状态,让你满意了你就不会再去改造。 因为他穿衣和举止过于女性化,常被问及会不会最后去变性,他说:我想过这个问题,我现在这个状态很好,我爱我现在的自己的身体。 他常被认为未来一定会是去做变性手术的那种人,但是人们并不能阅读理解到他现在状态和家庭环境已经令他心境平衡了,而这个满意平衡是肉眼可见的。 肯豆爸爸变性后被要求支持同性婚姻,她不同意,说我认为婚姻是一男一女之间,被某群体骂得要死。你都变性人了,你怎么不支持同性结婚?其实很简单,他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这样的家庭子女一定要抢夺关注,他去当运动员也是可以得到关注,只不过他不满意。他认为自己从小就是女性,认为婚姻是一男一女之间,没毛病。最后他只是一个保守的中老年妇女的三观。
罗琳跟一群什么样的人在辩论?一个男的说自己是女人,自己就是女人了吗?长发,裙子,芭比娃娃,这些被误会的附属特质连女人的本体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