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这个拿了,还没看过,好看吗?看到不错!!
来自:东湖林语
<罗科和他的兄弟们》(2D9) [关于剧情] 意大利北部重镇米兰,吸引了大批从落后南方前来谋生发展的移民,洛可兄弟一家人便在此风潮下来到米兰。 那是一个阴暗下午,已在此地做事的大哥维契迎接母亲与四位弟弟的到来,朴实的一家人首见都市奢华景象,自是异常兴奋而觉充满生机。然而冲突也紧随而来,母亲在无法忍受大哥未婚妻的骄惯与轻蔑,一家人只好住进与一般贫民没有两样的低级公寓。 兄弟中的老二施奈摩凭着天生强壮,很快地在拳击界发展,但在认识浪女娜迪亚后,便开始漫无节制的纵欲享乐,甚至为取悦她而偷窃财物,并亏欠拳击社老板巨额债务。身为老三的洛可眼见兄弟堕落沉沦,自是放心不下,欲加劝阻却反遭其羞辱,善良的洛可忍下一切,于退伍后决心投全入拳赛,以偿还二哥所积欠的债务。渐渐地,洛可展露头角,屡战屡胜,家庭生活因而获得改善。 施奈摩却已至无法自拔地步,尤其在娜迪亚移情别恋之后,忍耐不住嫉妒而发狂,竟乱刀将她杀死以泄愤。洛可出于手足之情仍欲掩盖其罪行,但此刻排行老四的契罗再无法忍受二哥的败家,遂向警方告发。施奈摩被逮捕后,契罗不为其他兄弟所谅解,但我们在工厂前看见他与小弟鲁卡交谈时显露闪烁泪光的眼神,才深深发觉到其中潜藏了许多的无奈与悲哀…… [关于评论] 九麟寺の方尺/文 影片很长,根据当时的放映习惯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又以五兄弟的名字构成五个段落,但无论是上下集还是五个段落,都是人为的划分,影片仍是一个整体,看上去仍是一气呵成的,虽然长,但却不是冗长,而是一种铺陈。 影片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五个兄弟",就像一只手的五根手指一样,五个,一个也不能少。手伸开了是五根手指,攥紧了就是拳头,所以罗科兄弟的职业就是拳击!在维斯康蒂的心中,始终对家庭充满了热情,直到晚年的《家族肖像》,他也无法摆脱这股热情,这或许和他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五个兄弟之间,老大文森佐和老幺卢卡显然不是影片的主要角色,维斯康蒂把西蒙内、罗科和基罗这三兄弟构成三个支撑点,把他们的语言和行动分别赋予了典型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正义、邪恶与宽容。 在这三人中间,代表了正义的是基罗,但我们明显感觉到这个形象的苍白,基罗的每一步都是在追求"正",他读夜校以补充自己,他和弗兰卡恋爱,在文森佐成家搬出去、罗科从军、西蒙内专心与拳击无法工作时,他的努力工作在维持着全家的生活费用,他竭力地融入到米兰的城市生活中,甚至把家乡话都忘了,但这终究是一个只有骨没有肉的人物,或许这都因为他是个理想的人物而不是一个现实的人物。 相比之下,西蒙内和罗科就血肉丰满了。毫无疑问,西蒙内的行为代表了某一种极端,在某种程度上,西蒙内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代表了从南方乡村来到大城市后蜕变了的典型,淳朴的乡下人没能经受住花花绿绿世界的考验,走向了堕落,影片很恰当地用情欲的扩张来反映了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正如基罗对卢卡说的那样"西蒙内是个好苗苗",正因为是个好苗苗,所以他的堕落才具有真正的悲剧意义。 而罗科这个人物处处表现出他的宽容与他的善良,从一系列的事件来看,他总是在维护着"兄弟"这条纽带,但他所做的一切都于事无补,他的宽容与忍让都无法挽救西蒙内,换一种说法:正是由于罗科的宽容与忍让才把西蒙内一步步地推向堕落的深渊,维斯康蒂并没有因此而谴责罗科,他还是把罗科作为一个正面的形象来塑造,却是不无宿命地造就了兄弟的悲剧。 娜迪亚是唯一的家庭之外的成员,她漂亮而热情,勇于追求个人的幸福,同时她也是情欲追逐的对象,当她自己的幸福被西蒙内破坏了之后,就毫不犹豫地进行报复,最终她也成为了堕落的牺牲品。 纵观这些人物,我们有理由说,维斯康蒂在影片中倾注了他内心深处的道德斗争,一方面是维系家庭关系的脆弱,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变革所带来的冲突。这里我们看到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再一次闪光,这种对社会的认识已经从早先仅仅是愤怒的控诉(如《偷自行车的人们》),转变为对社会变革的无奈。显然,社会的变革是无法改变的,而且在变革中必然会有牺牲品,维斯康蒂受让•雷诺阿的影响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雷诺阿在《游戏规则》中就表达过"牺牲"的必然性,维斯康蒂把这种牺牲注入到平民阶层,揭示出牺牲的普遍性。 我个人认为:《罗科和他的兄弟们》是维斯康蒂最好的影片。不仅因为这代表着维斯康蒂本人在新现实主义创作上的最高成就,还预示着他后来几部鸿篇巨制的诞生,无论《豹》还是《路德维希》。并且这是新现实主义的最后杰作,此后,意大利的现实主义开始步入罗西那种批判性极强的阶段。 从表面上看,《罗科和他的兄弟们》基本上都是在平铺直叙,对一些细节内容也不放过,包括怎样找到住房之类的。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细节看成是琐碎,就拿找房子来说,阿尔曼多教给文森佐那个窍门,从侧面也能反映出米兰当时的社会状况,大量的移民涌入,而当局又要维持米兰的形象,"米兰是不会有人睡在街头的!"一语道破了天机。在这段之后,影片还没有把一家人被赶出来的情节遗漏掉,让卢卡大喊大叫地把这事告诉文森佐,后者也再度强调了让妈妈别担心,市政当局会给我们新的住所的。 当然,有人会觉得《罗科和他的兄弟们》还是太"散乱"了,但是,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谁会说《战争与和平》是"散乱"的?又有谁会说《清明上河图》是"散乱"的?《罗科和他的兄弟们》正是这样一幅精细的长卷,把许许多多的现象都展现了出来。 在影片中也不乏强烈冲突的场面,西蒙内当着罗科的面强奸娜迪亚的那场就非常令人吃惊,这不仅在道德伦理上是一种突破,更是整个影片的转折点。强奸发生在晚上,场景是暗的;罗科和娜迪亚的对话是白天,特意安排在雄伟的米兰大教堂。由此产生的强烈对比,让影片的悲剧带着某种神圣的使命。 通常我们会很注意维斯康蒂在室内调度方面的流畅性,他习惯于在拍室内戏的时候同时使用三台摄影机,镜头之间的转换与衔接就比较温和。《豹》在这方面可谓是登峰造极,但这是在拍《罗科和他的兄弟们》就确立下来的。 在《罗科和他的兄弟们》中,外景并不多,且多发生在夜间,可能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无法更多地在白天拍摄外景,(费里尼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拍《甜蜜的生活》时,罗马市政当局不肯给他更多白天拍摄的机会)。 影片是根据意大利作家乔万尼•泰斯托利《吉索尔法的桥》改编的,那可能是一部著名或不太著名的书,但影片只是用了书中个别的情节,比如强奸和杀人,而片名《罗科和他的兄弟们》则让人想到托马斯•曼的著名小说《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这是维斯康蒂的"托马斯•曼情结"。 说起改编,就不能忘记另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达米科女士,这位老太太在意大利电影界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就编剧而言,柴伐蒂尼如果是第一号人物的话,达米科就是当然的第二号人物,许多影片都有她参与编剧,包括《罗马,不设防的城》、《偷自行车的人们》、《女朋友》、《白夜》等等。她的名字应该是永远与德•西卡、罗西里尼、维斯康蒂联系在一起的。 我听说过一种观点,就是认为电影的编剧是不重要的,但对于意大利电影来说,尤其是新现实主义的影片,文本的意义有时是接近于影像的意义的。或者说是由于文本才产生了那些影像的。 最最重要的一点:看这部影片的乐趣远远胜于谈这部影片。例外的是:听听达米科老太太谈这部影片却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可惜她谈得并不多。 [关于电影] 中文名称:罗科和他的兄弟们 英文名称:Rocco and His Brothers 类型:剧情 国家:法国/意大利 年份:1960 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 主演:阿兰•德龙/安妮•吉拉多特 [关于DVD] 英皇的《罗科和他的兄弟们》(2D9)选用最优之德国二区Art Haus双碟白金收藏版全新数码修复视频(完全超越一区版,可参见DVD Beaver网站的专业测评),影片长度约为170分钟,1.85:1可变宽银幕,德语/意大利语杜比Mono发音,全新翻译修订优质正片中文字幕,完整195分钟海量花絮,花絮中文字幕经德语及意大利语双修达人全数翻译(这也是英皇一年以来,除《乱》、《甜蜜的生活》、《浩劫》之外最海量级别的翻译出品),除第一段60分钟的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记录片外,其余花絮都为首度面市,ROM内附原版电影手册扫描件,简装出货,力求让本片传达到更多喜爱优秀电影的影迷手中。 外封激凸过油,内封无痕折叠,德2原版碟面还原,优质烫码片基,牢固装碟纸带。 编号:EE-821 配置:德2白金双碟版+原版电影手册扫描件+还原碟面 Disc1 正片 容量:7.34GB 片基:金色烫码 柯式印刷 平均码率:5.61Mb/Sec 音轨:意大语DD2.0(192K)/德语DD2.0(192K) 屏幕:1.85:1可变宽银幕/PAL 字幕:德文×2/繁体中文/简体中文 片长:2:49:45 花絮内容:①威尼斯电影节特辑(06:58) ②主创人员电影资料(静态) ③预告片(《Ludwig Ⅱ》) ROM内容:原版电影手册扫描件 Disc2 花絮 容量:7.28GB 片基:金色烫码 柯式印刷 花絮内容:①关于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的记录片(1:00:32),意大利语发音、德文/繁体中文/英文字幕 ②剧本作者Suso Cecchi d'Amico访问(1:18:57),意大利语发音、德文/繁体中文字幕 ③摄影师Giuseppe Rotunno访问(26:44),意大利语发音、德文/繁体中文字幕 ④演员Claudia Cardinale访问(23:29),意大利语发音、德文/繁体中文字幕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个人学习收藏的经典动画片,电影DVD (酒酿圆子)
- ❤️搬家急转古董家具/家居日用 (酒酿圆子)
- 我也爱收藏碟片 (张小维🐙)
- 喜欢回忆经典老片哒! (影视剧推荐)
- 谁家有收藏着的张智成的专辑呀 (99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