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悲惨无极限,明朝的卫所与军户制度有多黑暗?超乎你的想象
来自:雲從龍興
朱元璋作为农民出身的开国者,知道农民疾苦,因此他制定政策就希望能少给农民增加负担。尤其是养兵这种费钱的事情,因此他发挥出了“创造力”。
1358年,他建立了民兵万户府,专管军屯等事务,首次让军士在南京龙江(今南京下关一带)诸处屯田。
试点成功之后,随着大明建立,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命诸将分军屯种(南)直隶滁州、和州、庐州、凤阳等地。
此后,朱元璋一直非常重视军事屯田工作。他反复告诫全军,对军屯事务做到思想上贯彻、行动上落实。他还鼓励军队到边区和人烟稀少的地方开垦荒地。朱元璋还一再派出督查使,到屯田第一线严加督责。
朱元璋
只要认真抓,肯定见实效。就这样,洪武时期的300万大军,全部在大明全国各地的卫所里面屯田种地。洪武时军队屯田总计高达八十九万余顷(8900万亩)。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明所有的卫所屯田,除去卫所自身消耗之外,额外还收获余粮2700万石,约合33亿斤。这个数量按照每人每年1000斤口粮计算的话,足够300万大军一年所需了。朱元璋因此骄傲地说:“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废百姓一粒米。”
这情况不能再好了。马儿很能跑,不但不吃草,还能自己生产多余的饲料,简直完美。
这样的结果对朝廷的确是很好、非常好。

但是,你想过没有,军事屯田的主角---士兵---是什么情况?
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军屯这个制度的成功,它的代价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军屯制的老底:他是以士兵的身份世袭为代价的。
明朝的军户制度:黑暗无极限
经过元末的大混战,明初物资匮乏,连货币也匮乏,经济凋敝。因此,朱元璋想到了一个招。社会不是混乱凋敝吗?那我就把人都固定起来,都安顿下来好好生产就行了。人的户口也因此被定下来了,分为民户(农户、匠户)和军户。
一旦户口身份确定,那这个身份就是永久的、世袭的,后代子孙都只能干这一行。
军户制度概况
军户和民户是严格区分的。军户归都督府管,民户归户部管。一旦某一民户家中有一男丁被垛集(强征从军)为军,那么他的一家便永远充军,住在指定的卫所。
被定为军户之后,只有两个途径能脱离军户的身份属性,一是经皇帝特许,二是你很牛,升官至兵部尚书职位。这俩途径,基本跟没有一样。
军户的大概情况:
- 每户出一男丁当兵,这叫旗军。旗军就干两件事,一是操练守卫,二是屯田种地。
- 军户家里如果没有成年男丁,那就必须选一个幼儿成为“幼丁”,将来成年后就去当兵。
- 出征时军装路费自备。
- 军户耕种田地(军田)在三顷以内者免杂役,三顷以上的必须与民户一起承担杂役。
- 军户地位低于民户。

概括一下就是:士兵既要打仗卖命,还要种地养活自己,而且各种费用还得自己出。
不仅于此,屯田士兵还要纳税呢。刚开始每亩地要交税1斗,后来增加到每亩2.4斗。
一切自给自足的同时,既要给朝廷卖命,还要给朝廷交税。简直了!
军户有什么改善自身命运的对策吗?直接告诉你:正常的办法,没有
假如你是某个卫所的军屯士兵。
你说那我逃跑行不行?天下那么大,我跑出去找个地方混口饭吃不难吧。
你可以跑,但是你家人就跟着倒霉了。明朝规定了,若军户逃亡,则朝廷要到你家里抓另一丁壮来补你的缺。
你说那我家里没人了,也没娶上媳妇(军户娶妻难,民户不愿嫁与军户),自己这辈子报销不就完了?不行。如果你自己家里没人了,那你的亲族总有吧?朝廷还会抓一户来顶替。
假如你想,我不跑,我老老实实地在卫所干活、卖命,熬到退休总该能好点了吧?对不起。没有退休保障制度。永乐二年(1404)朱棣规定了:凡屯军年六十以上及残疾、年幼者,令耕种自食。看看,把你一辈子用完了就扔一边了。年老、伤残,自己想办法吧。
唉!怎一个惨字了得!

随着时间推移,卫所军屯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让军屯士兵更加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了。
一开始,军屯制度管理还可以,士兵还能得到公平对待。但是,后来卫所就开始变得不公平、开始剥削士兵了。
首先,卫所的长官把军屯的士兵当奴隶对待。各种杂活都得干,还要在朝廷定额的基础上私自增加每亩税收。卫所军士们有病不给治,死了连棺材也没有,卫所长官还克扣士兵额定的月粮。
其次,卫所长官还与地方官勾结,让士兵们去帮地方官干杂役。
第三,即使剩下几个想种田的也没有土地了,土地被卫所长官和权贵夺走了。1444年,河南按察司佥事徐朝宗奏:大宁都司官军指挥佥事田礼等8295人,侵占屯地4127顷;1449年,徐朝宗又奏:(北)直隶兴州左屯等二十四卫官军余丁指挥使杨升等21640名,侵占屯地3445顷。1483年,京城外围卫所屯田被人侵占约41000顷。
这种情况下,要改变命运只剩下一个非常选择了:逃亡。
很多士兵也管不了那么多,就开始逃亡了,而且是大规模地逃亡。洪武年间就有士兵逃亡,后来逐渐严重。明中叶之后,有的卫所士兵逃亡率80%以上。
军户制度的衰落
卫所士兵逃跑了很多,剩下的也没有什么战斗力。
土木堡之变是一个分界线。
1449年,明英宗带着京师的20多万卫所军亲征瓦剌,结果一败涂地。卫所兵制从此走向了衰落,募兵制渐渐成为了明朝军队的主要建军方式。

结语:明朝军户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黑暗的制度
成为军户,不但意味着本人没有出头之日,后代的前途也都被锁死了。明朝的军户制度,以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想一想就让人绝望。
军户和他的家族、后代,都丧失了选择的自由。这几乎等同于奴隶制。中国从春秋时期开始结束奴隶制,没想到近两千年后朱元璋又建立了军事奴隶制。
朱元璋养兵不废百姓米的骄傲,就建立在数百万军户的无奈、悲惨和绝望之上。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转载】这才是战争:将略(作者:王正兴):〈第十节〉 (一合为一)
- 【转载】这才是战争:将略(作者:王正兴):〈第九节〉 (一合为一)
- 【转载】这才是战争:将略(作者:王正兴):〈第八节〉 (一合为一)
- 某ming国文人说礼教是“吃人”的,如何看待礼教和他的这个观点? (豆友6t2_oubtXA)
- 英国各民族血统 (雨天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