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 埃米尔-鲁德 价值概述 杨荣明
来自:骄纵不傲
艾米尔·鲁德(Emil Ruder,1914~1970)是瑞士重要的版式设计家、设计教育家,也是瑞士文字设计秩序理论与有机文字设计原则的倡导者。1914年3月艾米尔·鲁德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市,1929年(15岁)开始以排字学徒工的身份学习排版设计,这也为他后来从事的版式设计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1933年(20岁)他进入瑞士苏黎世艺术与工艺学校进行专业设计学习,期间受到包豪斯教育思想和瑞士现代设计理念的熏陶。1942年(28岁)他担任瑞士巴塞尔职业学院字体设计课程的客座教师,从此开始了其设计教育的生涯。1947年(33岁)艾米尔·鲁德与阿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共同创立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他主要担任版式设计的教学工作,他们以巴塞尔设计学院为教学实验基地,大力倡导和摸索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因为艾米尔·鲁德的创新教学理念,使巴塞尔设计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也使它成为后来瑞士现代设计师的摇篮。
设计上,艾米尔•鲁德主张采用规整的方格网格作为平面设计的基本版式结构,注重平面造型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他认为版式设计的目的在于传达信息和交流,强调设计对象的可读性和易读性(“Typography has one plain duty before it and that i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n writing.”—Emil Ruder.)。1962年(48岁)他与印刷商亚伦伯恩斯(Aaron Burns)合作在纽约创办了国际文字设计艺术中心(ICTA),加速了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向世界传播的发展进程。艾米尔•鲁德还曾担任瑞士文字设计竞赛评委、瑞士邮票设计委员会顾问。艾米尔•鲁德经过20多年的教学,还将他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编著成书,名为《Typographie》,于1967年(53岁)完成并出版,这部杰作被认为是版式设计的经典教科书,广受世界赞誉,至2001年已先后七次印刷。因此,艾米尔•鲁德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版面设计大师。
1.文字设计的双重性探索
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各种信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视觉印象。文字的存在使平面设计作品达到更佳的效果,更有效地传达着作者的设计主题和构想意念。
艾米尔·鲁德在《Typographie》一书中曾写到:文字具有双重性,首先,设计作品要具备传达的功能性;其次,它也应具备艺术的审美性。设计师有时强调功能,有时又强调形式,对其把握得当才能达到两者和谐统一的状态;当代的文字设计并非建立在灵光一闪和一时冲动的想法,它是基于对必要的、潜在的形式法则的把握,在于对整体的考虑。这样,文字设计一方面可避免华而不实或单调呆板,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信息传达上恣意而为或漫无目的。在艾米尔·鲁德的字体设计中,善于应用无衬线字体,以形式简单、反装饰性为特点,使人易认易懂。在艾米尔·鲁德那里,其文字设计成为最重要、最具功能意义的创意表达手段之一,在字体选择上,艾米尔·鲁德最喜欢运用的两种无衬线字体便是Helvetica和Univers字体,并反复利用这两种字体做各种放大、缩小、正负、变形等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在其作品影响下,“Helvetica”和“Univers”成了那个时代瑞士最经典的、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字体。
埃米尔-鲁德认真探索文字设计上的双重性特点,在其大部分的设计作品中,文字都占据着主要地位。而且,在其作品中文字不在单纯地只具备直接传达功能,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的美学意义,特别是其对“Helvetica”和“Univers”等无衬线字体的研究实践中,文字更使艾米尔·鲁德的设计作品具有了视觉审美意义和强烈的时代感。同时以文字取代图像变成艾米尔·鲁德平面设计的核心,使其平面设计作品更富有个性化。
2.版式设计的科学性构成
版式设计中如何安排造型元素、分布虚实空间、控制对比强弱,都是为使平面设计作品被合理组合成具有说服力的艺术整体,其最终目的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读者理解设计作品本身。在艾米尔·鲁德的平面设计作品中,他十分强调对整体版式设计构成的科学性研究。构图上他倾向于非对称的处理手法,主张整体效果上的和谐平衡,并在设计教学中强调要求学生注意版面上的空白区域,训练学生不仅要注重实在的形式,而且要注意衬托实在形式的虚部,强调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一体。艾米尔·鲁德教育学生学习用规整的数学方格结构作为版式设计的基本骨骼,让设计组合依附于这个网格结构而存在,有效地加强了平面设计作品的科学性和严谨 性,使画面效果整体且井然有序。
艾米尔·鲁德的这种科学性构成的设计理念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崇尚设计要从“主观的表达方式”变成用“客观、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呈现,数学的方格网络基础构图方式使设计作品更显标准化,这样能够使得版式设计空间各区域虚实结合,以精细、严谨的视觉感受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艾米尔•鲁德的设计作品是将版式设计中的字体元素以科学的方法为前提,通过简单的方格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来达到设计上的和谐统一性。在高扬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旗帜下,强调高度重视设计作品与观众的相互交流,也就是说对设计作品要求既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作品的视觉传达功能,使之可读也易读,又要保持其艺术审美性,符合国际化的审美需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艾米尔•鲁德对待设计和教育是严谨且高标准的,尤其他对文字设计的竭力推崇和探索研究,使文字不再单纯只是用来记录,更作为印刷工业时代的一种形象代表。艾米尔•鲁德认为视觉传达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虽然文字本身就能实现传达信息的功能,但是文字不应只是用来读,更需要吸引人来读,也就是文字排布的形式与文字信息本身同等重要。因此,艾米尔•鲁德的版式设计作品多围绕文字设计为核心,有以文字取代图像的设计倾向,排版方式基本上是采用非对称的,所有造型元素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网格框架中。同时在版式设计中艾米尔•鲁德积极探索对新无衬线字体的开发研究,他认为衬线字体在形式上过于矫揉造作,他大量地运用无衬线字体“Helvetica”和“Univers”等这两种直截了当的字体形式,达到高度的、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艾米尔•鲁德的文字设计理念及其版式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以及后来的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作品探析【J】陈雅.吴卫.2011.商场现代化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思辨一切(小组作业)——徐亚男、马文豪 (一度nne)
- 《抽象与移情》一、三、四章节谱系图小组作业:王远琨 朱泽瑞... (程橙橙子🍊)
- 《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邱丹艳 李杨青 (町薯)
- 《思辨一切》第七章:非现实美学。 【胡睿婷】 (图图TUTU)
- 《理解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 吴彦臻 鲁秋辰 余珍凤 (B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