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全面解码《太阳照常升起》,看完看不懂的同学必读!
来自:Quiet Sailing(难以想象)
姜文对自我的有力反动! 评价一部影片,个人最忌剧透。因为电影是影像的艺术,电影的高下之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电影的语言阐释文本(并非狭义的故事),而并非仅止于文本自身的高下,尤其对于姜文这样善于用电影化的语言来表达自我的导演更是如此。但考虑到,《太阳照常升起》的故事,并不似导演从前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等那样直白易懂,很多朋友看的一头雾水,所以今次在下斗胆先从影片的表层叙事谈起,渐近至所谓的导演深层诉求。既然有人说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像是解码,我仅凭今日首映场的一些观感,全面地扯一扯淡,徒添笑尔。 导演姜文直抒胸臆,为影片写下如下辞作。不仅片名出自其中,在下看来影片《太阳照常升起》其实也几乎为这首辞的影像版。辞与影片的先后已无所谓,因为都是姜文的心声,只是媒介不同,但精神内质实出一辙。 姜文版《念奴娇》 云飞风起,莫非是五柳捎来消息?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浪子佳人,侯王将相,去得全无迹。青山妩媚,残留几台剧。而今我辈狂歌,不要装乖,不要吹牛×。敢驾闲云,捉野鹤,携武陵人吹笛。我恋春光,春光诱我,诱我尝仙色。风流如是,管它今夕何夕。 时代背景: 1950-1970年代。 影片字幕标记时间为1976年,四段故事分别发生在春夏秋冬。因为从影片故事逻辑上的发生时间来判断,四段故事“疯”“恋”“枪”“梦”的发生顺序其实应该是“梦”“疯”“枪”“恋”。之所以以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顺序连缀而成,除了出于结构出新、增强叙事悬念的考虑,我想还有“搅糨糊”的嫌疑。因为影片反映的时代和批判所指过于敏感,于是将本来是有清晰逻辑的故事故意做成看似无关的四个故事,其实谁看不出来这明摆着就是个“时间跨度为二十年左右(1950-1970年代),由两条平行的人物线索相互交织构成的故事”!说是让观众有解码的快感,我想多半是导演不得已而为之。审查方面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说是一刀未剪,实际上导演估计已经在创作上自宫了很多刀了。为何是1976年?因为1976年文革结束,中国迎来新生!因为1976年“太阳”陨落,才会有“太阳照常升起”! 所以,如此一“捣糨糊”,反倒更清晰地表明影片是一部“后文革电影”。但因为时间标记的幌子,烟雾放地太多,时代背景模糊后,观众难以对号入座以致会有理解上的困难,实属难免。没办法,若太好懂了,估计就不会一刀不剪了。写实风格的〈活着〉〈蓝风筝〉在前,前车之鉴,都是经验啊。姜文的聪明或言独到之处,就在于对那段历史的“诗意化”,“虚化”,“浪漫化”“表面化”,富有娱乐性,却以牺牲批判性为代价。但今次,相较于〈阳光灿烂的日子〉明显有借虚写实,借浪漫写悲情的倾向…… 何谓太阳? 对于一部,后文革电影,片名中的太阳,明显是有象征意味的。对文革有经历,哪怕是稍有了解人,都很容易能想到这个“太阳”正如我们听到的诸如〈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红太阳照边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等一系列革命过歌曲里的“太阳”一样,而《毛主席著作像太阳》〈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太阳〉则更直接道出太阳的真实所指,这样看来,故事中的人和事其实就更清楚了:太阳照耀下的人、事,和没有太阳之后,阳光不在后的人、事,标志是1976年文革结束,同时也是毛主席逝世,革命激情冷却,新旧时代交接的历史关口。影片讲述的就是,轰轰烈烈地革命的二十年,太阳永不落的二十年里,世事沧桑,人生变幻。 第一部分:疯 云飞风起,莫非是五柳捎来消息? 敢驾闲云,捉野鹤,携武陵人吹笛。 影片开篇,在一个完全虚构的奇幻村庄,这个空间里所有的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由疯妈引出。疯妈抱羊上树,跟猫说话,刨树,挖石头,给儿子盖了新房“白宫”… 这是影片最具原创力、奇想的一段,拍得很飞! 但这个“飞”和“疯”是有其依据的,联系后边的叙述可知:“疯妈”其实不疯,她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为旁人理解,但儿子却逐渐理解了她。 她的“疯癫”其实只是对原有秩序和观念的叛逃、或言颠覆,她有自己的自己自足的世界,包括精神世界——信仰。她会警告儿子房祖名“不要把我交给医生和警察”!医生可以指认她是疯子,而警察则可以规训她。她可以质疑警察李叔是人是鬼,儿子也慢慢相信她。疯妈很正常,她的“疯狂行为”其实是其固有观念及价值体系崩溃、信仰坍塌之后,重建的巨变过程中,必然表现出的剧烈的、分裂的、疯狂的动作。所以片中不断展示疯妈在“建”,儿子在“仍”或“拆”。疯妈带儿子来到“香格里拉”,并给儿子建造一个“白宫”,希望儿子能有不一样的生活。。。。此处的“白宫”显然也有所指。等儿子房祖名发现白宫,发现新房里所有的旧家里的陈设都“粉碎”了,崩溃了——包括碗、算盘等等——旧的东西(传统、观念)在新的体制和价值系统里是不适用的,应该摈弃的。 疯妈为什么会疯呢?是因为被时代抛弃。她的爱情故事作为那个时代的典型爱情关系,明显在片中有强烈的象征色彩。疯妈的男人,房祖名的父亲是:一张被挖去头像的照片上,留下的巨大精神空洞,和背景处熊熊烈火代表的激情。疯妈爱上的是“最可爱的人”(名字已不重要),他抗美援朝下来做报告的。初夜时,她说“不”,他说“我知道”。于是,才会有,疯妈在片中追着那只会说“我知道”的鸟的场景。疯妈爱上的不是一个男人,她爱上的只是一个符号,就像阿辽莎之于红色的苏联男子,她爱上的实际是“太阳”,他的儿子是太阳之子(才有如今的影片海报,太阳做底,孕妇为景)。所以,太阳下山逝去之后,疯妈才会“疯”! 才会放逐边疆,自给自足,并给儿子重建一个“乌托邦”。 恰好,这段故事真实取景正是云南“香格里拉”(类似但不同于桃花源,世外的,绝尘的,怡然自得,超脱于现实世界。香格里拉是高度社会性的。有一个最高的喇嘛作为统治的象征。他以适度、仁慈以及对人性的尊重为治世圣典,将香格里拉治理得秩序井然,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有闲时和闲心从事自己所喜爱的研究。香格里拉的观念,带有很强的现实、现代的烙印。)事实上,片中的村庄也就是疯妈和儿子的“香格里拉”,这是姜文创造的,现实里没有的。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义:救赎!也是姜文于本片最大的贡献所在。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句疯妈不断念叨的唐诗,形象地表达了岁月不再,世事茫然的空洞感与幻灭感.这绝不是一个男人离去的痛苦,是随之而去的信念塌陷后,内心巨大空洞与幻灭的折射.中苏关系的渊源,不必多说. 只想提一下,寻找鱼鞋,和最终鱼鞋水中漂流作为归宿的桥段,这是有关疯妈与死去丈夫情感的高度浓缩的表述.最终鱼水之欢?不,我更愿意相信,疯妈只是宿命地追随自己的黄鹤去了,去寻找消逝的太阳... 第二部分:恋 浪子佳人…… 我恋春光,春光诱我,诱我尝仙色。 这一段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很清晰。时空对于观众来说,不陌生,比较容易进入。典型的文革时期被压抑的情感生活。新鲜感在于,这回是赤裸裸的性,而不再是〈阳光灿烂日子〉里懵懂的性冲动。简单说,就是飞来横祸,不清不楚的性丑闻,逼死人命。但好就好在 导演用一连串充满谐趣地桥段和细节来展示这个故事,且所有逻辑符合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氛围、特质,观众越觉搞笑、夸张,讽刺的效果就越加明显: 从风月俏佳人式的食堂里以一敌多的狂欢式的调情场面,到电话性骚扰的众人惊诧的夸张反应,再到露天电影银幕背后的摸屁股事件,40多支手电筒的集体暴力展示,再到畸形的“摸屁股重现”的调查过程,以及更加奇观式的表白场面…… 这一段落,乃十足的“神经喜剧”式 讽刺幽默的狂放不羁的表演,黑色抵死。永远“湿漉漉”的陈冲,极度冲动的丝毫不掩饰的自我情感表达;与打骚扰电话、“多希望你摸的是我的屁股”的平凡老姑娘,被压抑欲望的两种极端的表达方式,一个闻气味救人,一个被骂“丢你老母”都开心满足。真的都很可爱!两女令人印象深刻!实属从前文革题材影片里没有涉及的崭新形象!这也是黄秋生含笑赴黄泉的原因,死也死得值嘛。 更重要的是,其中姜文、黄秋生明显设置为归国支援祖国建设的华侨。他们天性自由,风流倜傥,一个吹号,一个玩吉他,调情各有一套。哪需摸屁股?但大环境迫人,身不由己,如此设置,显然是作为反衬的对象,凸显与放大被扭曲人性。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一场被强调的三人(姜文、黄秋生和湿漉漉的陈冲)关门狂欢的戏,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下看来,这基本就是一场“3P”的隐喻好戏。谁让“关起门来,做什么都可以”!而观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集体意淫场面,也很具政治颠覆性。 这一段,在集权泯灭人性,草菅人命的陈旧模式下,推陈出新,拍出了新意,趣味,又不失批判性,还很感人,着实值得赞赏。 第三部分:枪 《念奴娇》 这一段讲述的是,知青姜文携妻下乡,遭遇生产队小队长房祖名。姜文空有好枪法,不能报国,只能打野鸡换工分。来源于现实,又不只是现实。一顶不可避免的“绿帽子”与之前的“摸屁股”事件异曲同工,但批判指向是在知青下乡岁月中极为普遍的知青苦难史。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故事刻意强化了情感关系,而弱化了政治与阶级关系。避实就虚,出轨的原因最终落在了姜文成日打猎,疏远了妻子。此语出自叛逆一代的精神符号崔健之口,颇具讽刺性。真实情况是,当时小队长要搞知青或知青老婆,你不敢不让,只能有苦自知。 但导演也很聪明,居然由肚皮像天鹅绒引出旁支。而最终房祖名拿出天鹅绒做的锦旗,并因此导致引弹毙命的处理,很是高明。又是一处神来之笔!不仅让“犯罪者”罪有应得,更重要的是以天鹅绒为扣,将其与锦旗(党和国家的肯定)的关联抖了出来。 有百发百中好枪法的归国华侨姜文,为报效祖国而来,却被发配边疆劳动改造,试想会是何等心情。犹如 陶渊明,还有《念奴娇》最有名作者辛弃疾,都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幽闷。寄情山水,沉溺打猎,全属无奈,未想还因此导致“占着茅坑不拉屎”被房祖名给拉了!此中郁闷,谁能体会?岂是一枪可以了断?! 不得不说,片中近乎狂欢的射猎场面,拍得很出彩。创意源自让·雷诺阿〈游戏规则〉里的经典射猎场面,同样具有明显的象征色彩。区别是,姜文的这段更具象,把打猎拍成了战争场面,他跟个将军一样带着一帮毛头小子驰骋沙场,实现的是其未竟的理想与抱负。观看时,不禁让人唏嘘感叹。另外,这段故事的亲感核心,很容易让人想起今村昌平的〈鳗鱼〉。 第四部分:梦 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浪子佳人,侯王将相,去得全无迹。青山妩媚,残留几台剧。而今我辈狂歌,不要装乖,不要吹牛×。风流如是,管它今夕何夕。 说是梦,其实是影片中故事开始的一刻。 说是梦,因为它真的是梦开始的时间,。 这一段,放在最后,无疑对之前三段故事做了很好的解释。 疯妈周韵的男人死了,空洞的停尸间里只留下残留了3个弹孔的军装。除此,她一无所知,一无所获。她爱上的就是的瞬间幻灭的脆弱的时代的符号,幻像,是贴着苏联红色烙印的阿辽莎。名字已经不重要,他是“最可爱的人”。绝对的冰冷,畸恋,悲剧。 另一边是浪漫无限,尽头处约会的孔镱珊与姜文。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姜文朝天的一枪,还有“你的肚皮像天鹅绒”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情话,彰显其“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建功立业的野心。而骆驼、沙漠、群山。。。这一段的视觉意想,在下觉得明显借鉴自毛主席著名诗辞〈沁园春·雪〉。 新疆戈壁:姜文,黄秋生归国,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把酒狂欢,各民族大团结,围绕在一个太阳之下。婚礼上,激情万丈,豪情无边。 而疯妈周韵在长满鲜花的火车铁轨上生下了孩子。这个与影片片头对应的场面,是个隐喻性的场面。铁轨指向革命的事业,火车是时代的列车,而被火车遗弃的落在铁轨上的婴儿,则是倾听着革命激情长大的“太阳”之子,不只是片中的房祖名,更是现实中的,姜文! 〈太阳照常升起〉,整部影片其实就是这个铁轨上诞生的孩子,在经历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对那段岁月的带着激情与理性的反思,回眸。 季节的安排: 首先从观赏性来说,确实是会有加分的。不同地貌,不同季节的景色,都各有特色的嘛,多看一种对观众来说,当然是好事。至少连动物都不一样嘛。 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显然导演如此设置是别有用心的。 大家没看过,多数也听过韩国导演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吧。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处。除了两片都充分发挥了室外实景的季节特色,给影片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质感之外,其实影片故事的主题都有跟季节有关系。有意思的是,本片的季节顺序居然也是“春夏秋冬又一春”! 首先,一年四季,即是人生一世的隐喻。春天带着希望而来,冬天则预示着死亡。 具体到片中,“疯”篇中,正值春天,神鸟带来希望的新的讯息,疯妈要给儿子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恋”篇中,正值炎夏,陈冲的“湿漉漉”得以发挥到极致,欲望的季节压抑才被凸显,闷骚泛滥,才有憋不住的男人要摸屁股嘛。“枪”篇中,收获的季节里渴望报效祖国添砖加瓦的姜文没有任何收获,只能带着小孩打猎换工分,结果换来“绿帽子”;“梦”篇里,冬天,疯妈的男人死了,一个时代对于她来说宣告结束。而在结尾鲜花盛开的“又一春”里,婴儿诞生,姜文结婚。。。太阳照常升起。。。。 总结: 说到这,大家应该都基本上清楚, 故事发生的真实时间顺序其实应该是,“梦”“疯”“枪”“恋”。至于,放到1976年一年发生,显然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基本是审查意志的体现,但这都没关系,反正大家又不是第一天看国产片,都习以为常啦。 具体说影片整体表现。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集中了电影智慧和非凡想象力的电影。 姜文的影像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自然不用我来肯定。多年没拍片,锋芒犹在,除了才华放在那,也多亏他拿别人的片子练了不少手。单纯从影像说,本片在综合〈阳〉和〈鬼子来了〉两片的风格基础上,又有新意。新鲜、高效的表达不说,杰出的画面给人视觉的刺激有如醇酒回味无穷,绝对不是金钱堆积的无智慧含量的廉价广告影像!是光看画面,就能让人有高潮的魅力。我想,观众如果能端着一坛黄酒进影院,边喝边看这部片,一定是会是毕生难忘的体验。 另外,书写文革,反思文革的电影已有不少,也不乏力作。但虚化时代、社会背景,从边缘的地域、社会空间,以情感角度作为切入点的作品,好作品,这是第一部。虚化,奇观化,奇想化,浪漫化,却没有陷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荷尔蒙泛滥而因此显得矫情的情感陷阱,做到不失批判力度,实在可算突破。可以看出10几载后,姜文自我认知已有很大改观。如果说,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时的姜文还处于“马小军”般的无知懵懂的“无政府”撒欢状态,对那段历史的反思显得十分幼稚;那么〈太阳照常升起〉则终可算是一次成人的省思。当然,这与编剧的参与也分不开关系。 我不会同意,〈太阳照常升起〉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姐妹篇。事实,前者是对后者的一次激烈的反动:从北京大院到边疆、世外,这是姜文对自己生活经验的一次叛逃,是去中心的有力的超越自我的反窥,是太阳落下之后的痛定思痛。 影片的最遗憾在于,影片自设门槛,令普通观众"进入"困难,到底有多少观众能解出姜文心中的码呢?天知道!就更别提威尼斯影展上的那些老外评委了. 我期待,有天能看到真正“无码”的〈太阳照常升起〉。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净月区 人车分流 英泽学区九年连读 园区自带游泳馆 健身房 电... (豆友255348520)
- 恒大檀溪郡天泽大路,地铁站一千米!小区自带影城!洋房小高组合 (豆友255348520)
- 净月恒大净月公馆出租精装两室!市实验对面! (豆友255348520)
- 净月区,因开发商欠我公司钱,有几套抵账房低价转让。 (愤怒的小毛驴)
- 达人群聚地 (mc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