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是永远的青春(一)
scorpio
——写给所有的戏剧社人 这是一个在校园戏剧混迹了多年但尚未成器的老家伙数年积累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 很多人好奇于这个家伙32岁的实际年龄却长了一张23岁的脸孔。其实,这一切都是拜话剧所赐。 这篇文章有些长,你要有耐心看。 另外,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校园戏剧而言,和职业戏剧无关。因此,请区别看待。 (一)我们为什么要做话剧 戏剧这个概念包含了很多艺术品类,在这里,我只说话剧。因为高校剧社绝大多数做的都是“话剧”。 常被一些后辈和不理解剧社的外人问及:这么认真这么投入地做话剧到底是为什么?大家都是非专业人士,大学毕业后很多要从事的工作和话剧也丝毫没有关系。花这么多精力去做这样一件事,与自己的将来,与自己的就业有什么益处吗?拿大量排戏的时间去背四六级,准备公务员不是更合适? 我的体会和见解是这样的: 1 很精彩很美 中国实行的教育本身就是很不合格的“功利教育”,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一个所谓的“现实”目标而进行。数以万计的青年人从小到大,都被师长和社会打造成一个模子——大家都认为,只有这个模子才是成功的人生。但是成功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难道只有一种解释?并且,很不客气地说,即使在“名利双收”“工作稳定”这样一个已经被中国社会固定了的成功标准面前,大多数按照传统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人,也依然是失败的!甚至,就我个人看到的而言,很多花了4年时间在校园里浑浑噩噩或者按部就班的人,其能力和资质远不如剧社培养出来的人才。 青春本就是最肆无忌惮,飞扬跋扈的时期。每个人都只有这一次机会。 在这个机会里,从小就按统一模式被教育的我们,是随大众继续平庸,还是特立独行彰显个性?我想,这个选择题并不难回答。而话剧,以其宽广的艺术境界,自由的人文氛围,提供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允许我们在压抑和混沌了12年之后,找到一个出口,来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认真地思考这个世界。从而找到自身的价值。 所以,剧社的人都很有个性,剧社的人都很会思考,剧社的人都大情大性,享受着最浓烈的情感交集,也体会着最深刻的人世暖凉。 做一出戏,就是用别人的生命活了一回。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职业能比戏剧艺术(表导编)更迅速地让人成长,让人了解这个人间? 普通人只能活一辈子,但我们,托话剧的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体验到无限的人生。上个月还是大唐皇帝,下个月就是抗战红军……这种生命状态地飞速转换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生活的深刻触摸和丰富体验,又岂是寻常人轻易就能收获到的?所以我一直很骄傲我是一个戏剧人,因为我,就是“与众不同”。 而在整个过程里,还让我欣喜的是,我的大学生活因此而充实和精彩;我结交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好朋友。不是几个,而是一群。而剧社的“好朋友”本就不是一般人,我们在一起,能聊一般人不会聊的话题,能玩一般人不敢玩的游戏,能做一般人不能做的事,能收获一般人不能收获的荣誉……这本身,就是话剧给予我们的巨大馈赠!所以这一切,叫我怎能不感激话剧,不爱话剧? 当然,如果你喜欢的生活并不是这样,你觉得你不适合这样一种人生状态。那你不选择话剧,我完全理解也赞同。我在这里强调的好处,全是针对那些——有着丰沛情感,向往一种激情奔放而又具有浪漫色彩的生活的人群。 如果你是这种人,我要说一声:欢迎加入话剧。 2 话剧的实用性 因为我上面的话,你觉得话剧只是纯理想主义而没有实用价值吗?那你错了。 这又回到教育体系了。其实,在西方,从小学开始就有戏剧课程。西方多年的教育史以及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戏剧不止是陶冶人的情操,将一种高级的审美传达给人群,让人类获得内涵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做戏剧是可以很好地锻炼人们的思维及能力的。 因为公演,参予过戏剧的人有过在数百乃至上千人面前表现自我的经历后,其自信心,表现力以及与人沟通和表达的技巧,都会比一般人强很多。而当今社会,这些能力恰恰是很重要的成功基因。 而因为做戏,要把一出戏剧完美地设计到制造再到推广出来,这个过程更是可以直接而有效地培养人的策划,组织,领导和经营能力。 所以,美国的许多社会高层,乃至总统,都是戏剧社出身。因为常常扮演不同的人,所以对于“人”这个课题,就比普通人多了太多的探知和了解。而在中国,著名影视导演英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也全是北大戏剧社出身。还有许多因为话剧而走上成功之路的人,不胜枚举。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我只想表达一个意思:话剧能带给你的,不止有感性的升华,更有理性的飞跃。如果你用心对待,你能收获的不止是四年精彩的生活。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的中国,经历了许多坎坷,从全盘粉碎文化到恢复经济生产,整个过程曲折而又复杂。人们的伦理道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唯一的信仰就是“财富”。所以今天的中国人忙着挣钱,甚至不择手段。而跟随了我们五千年的优雅和尊贵,全被抹杀和丢弃。 “华夏文明”“礼仪之邦”真的只是历史的光辉了。今天国际上流行的话是: “想看大唐文化去日本,想看大明文化去韩国,想看倭寇就去中国吧!” 毒奶粉和地沟油从新生的婴儿就开始包围;家具商只花三千元就买断了整整一座山的树木,砍伐至尽寸草不留;青春美丽的女大学生前仆后继充当外国流氓的慰安工具;中国人在外旅游,见到的是数不清的“请冲厕所”“请勿高声”的字样……我们落后的其实不是经济,而是涵养和大脑。 周星驰在《整蛊专家》里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子不是我不给,是你自己送上来丢的。 “蛮夷”和“ZHI那”这两个称呼并未从国际上真正消失。我只想说:我一直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因为我了解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我对这个国家和民族越了解,就越钦佩我的先祖。他们实在创造了惊人的无比璀璨的文化!而那些文化,都是让我明白:如何做一个真正有尊严的人,如何做一个真正高贵的人! 世界越混乱,生活越艰难,人就越不能活得没有尊严——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因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原因啊…… 可是,看看在世博会上摔打武警的哈韩族吧!那些在69圣战中对骂,那些自发跑到韩国去,向她们的偶像高举“原谅中国人吧!中国人不是这样没素质的”旗帜的无知女生们。她们不仅没有了智慧,连做人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了……这些可怜的小孩们,如果你们多读点书,就会知道,“朝鲜”(历史上的韩国和朝鲜)这个名字都是我大明皇帝给取的;韩国还有专门接待汉使的豪宅,叫“慕华馆”!!连中国的“春宫图”,都曾是古朝鲜官宦世子们手中的抢手货。 对于这一切,我真的觉得很悲哀……但是幸好还有话剧。 是的!话剧是高雅的艺术,是真正温暖的人文关怀。在话剧的世界里,我可以吸收到很多能量。为了能写一个好剧本,我要读许多的书;为了能演好一个角色,我要钻研许多的资料……而我的修养和内涵,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间修炼成熟直至羽翼丰满。 话剧,让我懂得,怎样去做一个高贵的人,更重要的是,它确实给予了我这样的能力。所以我感激话剧! 可是很遗憾,在北京——全中国文艺氛围最好的城市,在一千万人口中,竟然也只有3万话剧观众!话剧在中国的萧条和没落,就可想而知了。 我不忍,更不愿看到话剧如此萧索! 所以我想尽我的能力,去传播话剧。让更多的人了解话剧,喜欢话剧!因为我知道,只要人们走进话剧的世界,话剧一定会给予他们无尽的馈赠! 即使这个过程很艰难,很缓慢,但就像播撒火种,我相信种子种在地里,就会发芽。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我自己看不到成功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也是那份成功的一个重要创造者! 所以我真心地希望,每一个高校戏剧人,都能有这样一种使命感! “心怀天下的人,才能拥有整个世界”——这句名言是我说的。虽然我不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但我的确坚信这一点。因为,我们只有这一辈子啊……人活着,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个小世界庸庸碌碌,计算着恋爱的得失这类事情,那这一辈子做人,是不是太没劲了点儿?等你老了之后,你回忆自己的一生,可有什么真正值得回味的经历? 最后,用濮存昕的一句话来做总结:“每个人只要迈开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开一大步。” 如果你希望改变这个操蛋的世界,那么,首先就请你自己先承担一副担当吧! 话剧欢迎你!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019年新秀专场]倾城之恋排练手记。 (迪奥杜安)
- 【2016新秀专场】《风雪夜归人》排练手记。 (我是123)
- #322YOUNG剧社# 戏剧工作坊招新学员 (懂王穆雷)
- 【2017新秀专场】《升官图》排练手记 (长谷川先生与我)
- 原創舞台劇上海靜安寺附近 开启“培训+排练+演出”模式 (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