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现象|养娃中遇到的消费主义
来自:momo
自从有了娃之后,深感母婴这块就是消费主义的大坑,常见现象如下。
一:生之前的待产用品
不少妈妈生之前都会刷手机做功课,看看要准备什么东西,买回来发现不少东西都闲置在家。网上大部分的待产包分享,母婴用品测评都有卖货营销的嫌疑。
楼主生之前看到很多文章都建议准备一个带刻度和吸管的水杯,冲动买了俩,生之前都碎了,待产的时候旁边床的姐姐就提醒我要准备一个,病房里的小姐姐也几乎人手一个。等到上了产床护士直接让老公在医院楼下买了一包塑料吸管,便宜又好用。防溢乳垫,储奶袋,产妇卫生巾,调奶器,隔尿垫...基本都是各家闲置的重点。还有防胀气奶瓶,假洋牌的ppsu的塑料奶瓶动辄上百,在各类平台被吹上天,生完才发现宝宝胀气主要和消化功能有关,再好的防胀气奶瓶对宝宝胀气的作用都是微乎其微。
各种补品:生孩子吃燕窝,吃补品也算消费主义的一种。生之前楼主妈妈怕娃随楼主的肤色,买了6K左右的燕窝,最后都留给了楼主妈妈。如果饮食能改变基因,那要基因干嘛。健康饮食,坚持科学控制饮食,楼主家娃生完白白净净。
二:生之后的用品
维D:生完没几天,我妈就说要给娃补充维D,她已经选好了,准备下单。楼主看了一圈网上的测评基本推荐的都是进口的产品,基本都上百,等到42天去三甲医院的时候,医院开的是一个月30块的国产。
吸奶器:这个应该也算消费主义,贵的上千,这类家电本身没有什么技术难度,静音功能机器下面垫包纸就可以了。贵的没有尝试过,买的69双边挺好用的。
剩下的想到再补充,也欢迎各位分享补充。
补充
产康项目:楼主生完办过通乳的项目加过产康中心的微信,很多推销话术可以上消费主义大赏,比如“女人要对自己好,错过这段黄金恢复时间就没有这个效果了”“别让xx配不上你的美丽容颜”对自己好我还有很多不花钱还科学的方法,对自己好不能和做产康划等号。
分享一个大部分文章都没有提到的点
生之前看了很多文章说恶露流血用的安心裤,不要买产妇卫生巾,当时就立马屯了两箱。后来等到生的时候,三甲医院的医生跟我说安心裤和420太厚了,血是细菌的培养皿,闷在里面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建议用轻薄透气的卫生巾,一小时一换都不为过。
辅食餐具:楼里的几位妈妈都提到用不锈钢碗做辅食餐具,不需要给宝宝用专门的辅食餐具,谢谢妈妈们的分享和补充。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000块的T恤真的不是替品牌买单吗? (帘卷西风)
- 聊聊理论|大家有7年8年了穿着还挺合适的衣服吗? (周诗依)
- 没有人觉得苹果手机很贵吗? (momo)
- 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算消费主义吗 (张居正宝宝)
- 反转加打脸:买2000块钱的T恤就是消费主义吗? (寺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