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哈代笔下的泥土味男人
来自:飓风(孤独的豆瓣)
刚看完了哈代的《The Woodlanders》,两年前买的书,拖到现在才看。哈代的书,除了这本,只看过《苔丝》,那还是上学的时候读的译本。回想起来,翻译的应该不错,因为印象中很好看,景色描写很传神,人物情节也动人。 相比之下,这本就觉得闷闷的。 本来想在网上搜一下这本书的情节贴过来,但是这本书貌似太名不见经传了,凡是提到哈代都只见《苔丝》,所以等我哪天心血来潮的时候敲上来吧。 写在标题中的那个“泥土味”男人形象,在我看过的爱情小说里还真是少见。以这类男人作为爱情故事男主角,之前只记得是乔治. 艾略特的《亚当·比德》(Adam Bede,1859) 。所谓爱情,总是绅士淑女嘛,而绅士淑女现在是一种尊称,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却是具体的社会阶层的称谓。血脉里没有贵族传统,就算你再有钱,教育再高,气质举止再好,也是不入流的。具体说点,一个家产万贯的商界大亨之女嫁给了穷的叮当响的贵族后裔,那也叫“高攀”。 接着说这些泥土味男人,不管是乔治艾略特还是哈代,虽然把他们拉来做了男主角,但并没有故意去美化他们。不像金庸大侠笔下的末路英雄,粗布滥衫却潮味儿十足——这些泥土味男人的打扮从不超出自己身份,就算是穿着最好的衣服去集市、去教堂,还是能让人一眼看出泥腿子的本质。他们继承祖业,亚当是个木匠,Giles是个自耕农。他们安于本分,遇到地主会恭敬地称呼“老爷”、“太太”(故意用的中国特色字眼儿)。他们生活小康,有住的房子,可能还雇了几个人,但绝不会花闲钱去买那些与身份不符合的教育(似乎当时骑马是有闲阶层的特权,毕竟养一匹马不仅要喂养还要时间精力,亚当一辈子基本没有骑过马,去哪里都步行)。所以他们虽然不至于不识字,但也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遇到法律纠纷很可能被某些半瓶子醋的专业人士忽悠的找不着北。有意思的是,他们对同一阶级朴素、勤劳、善良的贤妻良母型女人没兴趣,偏爱的是浮躁、虚荣、势利、不思劳作的美女。当然,这个美女一般只高出他一个档次,不会直接爱上伯爵夫人哈。问题在于,有点本钱姿色的美女对下嫁也不感兴趣,向往的是飞上枝头,进入绅士阶层……矛盾出现了。 讲到这里,我敢和每一个看这篇博客的美眉打赌,就是你不敢爱上这么个男人,哪怕他长得高大英武,本职工作做得呱呱叫(亚当的木匠活儿远近闻名,Giles种树也是一把好手);哪怕他们超级有爱心、责任心,是全家上下的顶梁柱,左邻右舍的及时雨;哪怕他对你忠心耿耿,对其他小女生连看都不看一眼(有个虔诚的贤妻良母女生一直爱慕亚当,但亚当只在心目中的女孩死去之后才接纳了她;给Giles干活的女工对他一往情深,可就是经常在一起工作Giles也从来与她不来电);哪怕他对你千依百顺,无条件原谅你的一切错误(亚当在心爱的女孩因为贪慕虚荣而委身于花花公子,Giles心爱的Grace也为了虚名嫁给朝三暮四的医生,但两位男猪脚都没有任何怨言,而且仍然痴心不改);哪怕他可以为你放弃一切,甚至为了你去死(Grace和丈夫闹崩了跑去找Giles,Giles谨记着男女授受不亲,把屋子让给Grace,自己本来已经得病了还住在外边,而且天还一直下雨,最后寒病交夹一命呜呼了)。 反正任凭亚当和Giles如何善良痴心,无论周围的人对他们如何好评一片,他们的心上人就从来不把他们当回事,总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要么至死都不肯爱上他们,要么只把他们当做万不得已的备胎。 有敢打赌的没,报上名来。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张谷若先生译的《德伯家的苔丝》片断 (老邱的天空)
- 请问为什么国内没有翻译过哈代的传记? (虾球二宝)
- 求《远离尘嚣》 (会走路的石头)
- 哈代不仅是小说家,还是个诗人 (陶北)
- 看预告《托马斯.哈代传》今年6月份要出了 (焦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