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从运营方角度谈怎么看待粉圈和粉运对接的文章 挺有意思
浮槎(无光的夜不动声色。)
文章来源:《贪腐、失控、倒逼工作室,顶流团队真能管好粉圈吗?》
作者说采访的是顶流团队的宣传总监
娱乐圈进入流量时代后,粉丝的地位日渐重要。粉丝们氪金买代言买杂志,成为艺人的人气与商业价值的基石。他们对艺人的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粉圈的形象也成为艺人IP形象的一部分。
于是,艺人团队中的“粉丝运营”岗位应运而生,专门负责与粉丝的沟通、对粉圈的引导。
对于万千粉丝而言,艺人工作室与大粉的联系并不透明,“粉丝运营”这件事本身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所谓的“私联粉丝”、“视奸粉圈”等概念也应运而生。
娱理工作室联系了三位在顶流工作室担任过宣传总监的资深从业者花花、小M和安安,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受访对象均为化名。她们对如今圈内的粉丝运营现状有着类似经验,也透露了对粉丝之间骂战的看法,饭圈文化如何影响艺人团队的日常工作,艺人如何看待粉丝行为等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艺人团队要如何与饭圈沟通,双方要建立怎样的关系,怎样规避风险作出正确引导,是每个艺人团队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现状一:粉丝运营大多是职场新人,仅停留在初级阶段
我们先对艺人团队中的粉丝运营岗位做一个科普。
现在艺人团队中基本都有这样一个职位,有的人是专职只做粉丝运营,有的是一人身兼数职,其中包括粉丝运营。
目前的粉丝运营主要有三种模式。
初级阶段,粉丝运营就是对接粉丝,会把团队将要官宣的项目、代言、活动等提前告诉大粉,这就是单纯的客服关系。
稍微高级一点的是管理的阶段,粉运要了解艺人的粉丝结构,比如去理清楚数据站、反黑站、应援站、科普时尚等等性质的功能性账号,还要去了解有哪些有影响力的大粉,性质又是如何。粉运和宣传总监一般会把这些账号都放到一个分组,每天时不时就看一看,做监控和管理,实时了解粉丝情况,反馈给到团队,团队根据这些情况来做相应的策略修改。
第三个阶段就是深入粉圈,和一些精选出来的大粉保持比较好的关系,可以主动去请他们做一些事儿,比如说这场应援团队希望做到什么规模,这次数据需要做到什么程度,告诉粉丝一些比较隐秘的团队的信息,让他们去打配合。
尽管很多艺人工作室都意识到了粉圈的重要性,但业内的普遍情况却是,粉丝运营仍是艺人团队中地位相对较低的一个岗位,一般向团队的宣传总监汇报,往往由刚刚进入职场缺乏经验的新人担任,即便是最需要做好粉丝运营的顶流团队,情况也多如此。
甚至有些团队选择粉运外包。
“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外包顶多做一个监控和声音传递的工作,想管理粉丝,不可能依赖外包公司的”,小M说。
在小M看来,流量明星一般至少有几十万粉丝,这就意味着这些职场新人需要管理的是一个小县城人口级数的庞大粉丝团队,大粉中可能派系林立,激进的战斗粉可能不受控,管理难度巨大。
因为缺乏专业人才,再加上深入粉圈有风险,沟通不畅或者粉丝爬墙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反水”公开工作人员日常沟通信息的风险。
所以目前大多数艺人的粉丝运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花花和小M分享了她们在带顶流艺人时,尝试做到更高级的粉丝运营阶段的一些方法。



现状二:腐败、不受控、撕番,艺人团队被粉丝绑架
粉圈不仅人多难管理,而且诱惑也无比巨大,小M见过粉圈里的构陷与阴谋,也开除过收受粉丝贿赂的粉丝运营,“这个圈太多人一开始大约都是真爱,后来发现权利/金钱都比爱豆更让人沉迷。”
大粉们在粉圈里可能获得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实际利益,还有巨大的话语权,几个大粉共同发声,甚至可以绑架艺人团队。
在采访过程中,娱理工作室收集到不止一起大粉“绑架”工作室案例,亦有合作方与大粉取得共识后,大粉却无法说服粉圈内部的状况,其结果都是给艺人团队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给艺人合作方造成困扰。
“很多时候团队评估觉得没必要去做的事,如果大粉们全都坚持,我们也得去做。因为流量艺人本质上是靠粉丝吃饭的,粉丝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你看那些还在割韭菜的,都是靠粉丝吃饭的,如果不靠粉丝吃饭,他就不需要割韭菜”,花花说,她做的很多工作其实是为粉丝而做。
花花心中成熟的粉圈应该做到不惹事、不要开撕、安安静静控评,该花钱就花钱。
但实际工作中,她最大的体会是粉丝的不受控。




反思:未来的粉丝运营要怎么做?
尽管粉圈管理难度大,又缺乏专业人才,但在粉丝行为上升正主甚至反噬正主的大环境下,粉丝运营必须冲在第一线,一方面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利用好粉丝力量助推艺人的事业发展。
在花花看来,很多危机与风险是可以被粉丝运营扼杀在摇篮里的,“比如我看到粉丝在刷什么话题,如果我觉得不好,我会跟大粉说让他们不要弄了。”
以前很多团队不重视粉丝运营,如今,业界也都在重新审视粉丝运营的方法。
偶像是否可以下场、偶像如何引导粉丝也在被重新讨论。
粉丝和团队之间的信任也并非一两天就可以建立,优秀的粉丝运营体系和方法的建立无法一蹴而就。
我们发现,出现问题的粉圈一般都是新晋爆款,等粉丝成熟,经历多了,粉圈生态也会渐渐走向健康。这就需要团队和粉圈一同成长,这个过程也需要耐心和时间。
集合三位资深顶流宣传总监的看法,娱理工作室总结了关于粉丝运营的十条反思——



偷偷收藏不dd的回去你们就爆一颗大痘痘 哼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记录一下自己哦 (麒麟西瓜包甜)
- 只要加入早,房子就够老 (十里桃花)
- 要说618整花活,还得是李老头 (ℳঞ薪满🧡亿足)
- 豆瓣新功能,不活跃用户将被移除本组 (屿宝宝(甜)
- 我们组是胡了嘛 (no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