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塔|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莱希特·胡塞尔
来自:复峰
他的数学天性与我如此隔阂,在他的主体性理论下我又是如此“越界”,他的书又是如此概念纷繁让人昏昏欲睡,但他依然是我最崇敬最喜爱的哲学家。关于这一点的理由,甚至我自己都难以觉察。
尽管他开创了二十世纪影响最深广的哲学流派之一,他的身后却并无人跟随,其学生均成为“叛徒”, 背离了他的思想立场。他似乎变成了名义上的开端,其文字似乎不再具备实事上的意义。
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他留下的4.5万页手稿证明了他生前发表的著作仅是冰山的一角(正如胡塞尔本人将其多数视为现象学导论),胡塞尔全集出版的每一卷手稿都已经、并将重新规定胡塞尔的思想意义。他过于执着也过于认真,其尚未展现完全的思想规模,已经足够我们仰视;其涵盖的广度与探索的深度,仍将为各个领域提供丰沛的源泉与财富。
从世纪性开端的《逻辑研究》到《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再到兰德格雷贝整理的《经验与判断》,胡塞尔在逻辑、语言等方面的思考从未停止。
从《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到《关于时间意识的贝尔瑙手稿》,再到《C手稿》,时间意识这一“最困难的现象学问题”获得了三种形态,几乎与胡塞尔现象学工作的突破相平行(先验—习性—本性,马迎辉先生划分)。
《笛卡尔式的沉思》随着三卷《共主观性的现象学》(译名依中文译本,其余常见译名包括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的出版成为不充分的一项思想方案,仅为胡塞尔三条道路(笛卡尔式,心理学,生活世界)“不靠谱”的一条。
《危机》之外,《危机补充卷》《生活世界补充卷》展现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整个衍生过程和旁涉问题,其历史、社会哲学的内涵进一步拓宽。
《现象学的界限问题》(貌似第42卷)甚至触及到了胡塞尔早期严格回避的宗教与形而上学。
补充:之前忘了大抵由《观念2》发端,胡塞尔断断续续探讨,直到《C手稿》仍未中断的身体哲学了。
……
不过话说回来,直到现在我谈及胡塞尔仍是一头雾水语焉不详,兴趣上来说我暂时也不愿再扎进其中哪怕一秒。他对我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秘密,在各方面都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互助塔|ZOOM讲座预告:玛格丽特·富勒的歌德 4月17日19:00(... (楚宜annett)
- 互助塔|ZOOM讲座预告:青年海涅与青年鲁迅的天才诗人观 4月2... (楚宜annett)
- 互助塔|毕希纳全集中的疑问 (尼兰朵)
- 互助塔|德语文学作品里有什么比较经典的悲剧吗 (喝喝喝喝喝喝喝)
- 互助塔|Heimat(故乡)专题讲座 4月18日19:00-21:00(德语+... (楚宜ann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