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比价活动:让实体店成“试读所”
来自:书中小鬼(来自图书试用网的"书中小鬼")
步入5月,当当网的“5折风暴”袭卷而来,在短短一个月内,当当网就已进行了4轮价格战:从4月中旬发起的图书全场65折封顶,到5月初推出的5元起5折封顶的特价书城以及派送2000万元礼券折上再返,再到5月17日推出的50余万种图书音像商品全网比价活动,接连的价格战不仅使得其他中小型网上书店进退两难,也殃及了本已临近销售寒冬的实体书店。 网络比价:让实体店成“试读所” 现在,登录当当网首页就能看到许多新出的热门书和经年的畅销书,大多在65折以下销售,而这些图书在地面新华书店及多数民营书店则大多以原价销售。因为价格相差悬殊,不少传统书店甚至直接变成了消费者的“试读所”,很多消费者对店内新到的畅销书只看不买,有的则会用手机登陆手机当当网、手机淘宝网等客户端进行现场比价,只要动动拇指,就可以轻松完成比价、查询、免费在线阅读和订购等功能,接连的“跑单”让传统书店经销商怨声载道。 和其它百货商品不同,图书的价格非常透明,想买哪本书输入名称后便一目了然,很容易比对出价格,也因此,各大网上商城无不率先从图书品类开刀,发起针对实体店或其他竞争对手的价格战。“由于传统书店的回款很慢,而且销量日益萎缩,许多出版社都越来越重视网络书店渠道,给网上书店的进货成本也越来越低,加上当当网们本身就没有店面租金等成本,所以折扣也越来越低,逼得传统渠道的销量越来越少。”一位民营书店的经营者抱怨说,中国的图书出版行业高度分散,部分出版机构为了冲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往往选择配合网络书店的低价促销,虽然对一些畅销品会采取限折措施,但往往并不严肃执行,导致大型网上书店随意降价以吸引顾客,而传统书店受此冲击,则开始变得门前冷落,乏人问津。 价格战:卖的不是书是人气 网站是在赔本赚吆喝吗?李国庆解释,出版社销售有三成来自当当,因此承诺无论图书价格是多少,都保证给当当毛利保护。对李国庆的说法,出版商不以为然,“出版社不可能在亏本的情况下,还承诺保证网站利润。 ”精明读者算了一笔账,网站有的搞返券,有的搞打折,但门槛并不低,必须是买到一定额度的注册用户才能享受优惠,书买多了,总价差别并不大。网站卖书是海鲜价,可销量好的书等上半年,还是卖8折以上,绝不会轻易降价。对于购物网站,没有点击率就没有商机。图书销售每单可能只赚五角钱,谁家都不放过书,与吸引客户有关。你可能三年只在网上买一台彩电,但是一年可以买七八次书,买书同时顺带捎上日用品、小电器,薄利就积累成了厚利。在网络时代,卖书是聚集人气的金字招牌。 实体店走向何方? 事实上,在日益加剧的网络图书价格战大潮裹挟之下,有不少传统书店已经入不敷出,面临倒闭的命运。例如,广州三联书店、“学而优“暨南大学西门店、龙之媒书店、北京第三极书局、上海思考乐书局、明君书店、学人书店等一批知名书店近一年来就已接连关门。据悉,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国荣已经将当当网等网上商城近期发动的历次价格战情况向新闻出版总署汇报,希望版署出面予以协调。不过他同时表示:“现在是市场经济,要规范低价倾销图书的行为只能靠行业自律。我国图书销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建立相应的秩序还需要一段过程。” 图书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在图书网上零售市场越来越集中的当前,中小网商的生存空间将越发逼仄,而实体书店的行业洗牌也在所难免。不过,在有些书店垮掉的同时,依然会有大量有卖场氛围、有情调和风格的实体书店活得更健康。网上书店与实体书店绝不只是替代关系,在未来长时期内,二者将继续共存共荣。 http://www.ilucking.com/dangdangwangshangshudian/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浅谈微博类型与图书营销 (书中小鬼)
- 2011年图书网络营销观察:微博营销 (书中小鬼)
- 当当网全网图书比价:“当真便宜” (书中小鬼)
- 当当网比价活动:让实体店成“试读所” (书中小鬼)
- 《职场浮沉记》:职场大社会 (书中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