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如何解释“网络戾气重”这一现象?

气

2020-11-05 17:44:3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已注销]

    [已注销] 2020-11-05 23:55:19

    [内容不可见]

  • 气

    楼主 2020-11-06 00:00:42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匿名性只是一个名词,我感觉它是助长戾气的一个原因,。但应该不算理论,也不能做更深层和全面的解释。

  • [已注销]

    [已注销] 2020-11-06 00:03:36

    匿名性只是一个名词,我感觉它是助长戾气的一个原因,。但应该不算理论,也不能做更深层和全面的 匿名性只是一个名词,我感觉它是助长戾气的一个原因,。但应该不算理论,也不能做更深层和全面的解释。 ...

    [内容不可见]

  • 气

    楼主 2020-11-06 10:43:25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我的意思是 匿名性不够解释所有的问题 而且我知道“ 匿名性”这个理论 想问问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理论能解释?

  • Go_han

    Go_han (买定离手) 2020-11-07 00:05:02

    可能可以借用默顿的失范理论,勒庞、桑斯坦等人的群体极化观点,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探讨。 互联网戾气重是大的社会结构失范的原因,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普遍弱势、被剥削和仇富以及移动网络文化以其匿名、去中心、碎片化等特征天生是群氓极化的温床。再者就是个体层面社会成员的失范。

  • 逆风小径喵

    逆风小径喵 2020-11-07 16:39:04

    会不会是日常积攒了很多怒气,因为现实没发发泄,到网络上没有太多像现实的束缚,就可以畅所欲言了

  •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 2020-11-08 07:44:17

    匿名+群体极化+广场效应

  • 创伤休息室

    创伤休息室 2020-11-08 10:45:58

    全面的看,分析中国背景,儒家以和为贵,和宗族社会权利,简单的说中国人在父权下唯唯诺诺,在这种强社会关系下的内敛与面子。 再者就是新时代的冲击与信息联通,过去的戾气其实也是存在的,如今超越了时间空间,在网络上汇聚成现象。 还有目前社会压力大,媒体宣扬的投机致富与传统价值观冲突。 最后是人本身的野蛮性与攻击性,也是人类进化生存的重要依靠。 总结的说,就是社会上的贪欲,性欲,攻击欲在网络空间得到释放。 不一定都有理论,但是有几个方面

  • 豆友186411879

    豆友186411879 2020-11-09 09:05:21

    [内容不可见]

  • 气

    楼主 2020-11-09 11:56:05

    可能可以借用默顿的失范理论,勒庞、桑斯坦等人的群体极化观点,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探讨。 互联网 可能可以借用默顿的失范理论,勒庞、桑斯坦等人的群体极化观点,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探讨。 互联网戾气重是大的社会结构失范的原因,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普遍弱势、被剥削和仇富以及移动网络文化以其匿名、去中心、碎片化等特征天生是群氓极化的温床。再者就是个体层面社会成员的失范。 ... Go_han

    我也觉得 单一的一个理论无法完全解释 还得从不同层面去理解 我可以理解你所提的失范和群体极化 请问拟剧论在这里怎么解释呢?大家披着网名在虚拟世界里按照对方所希望的样子进行表演并互为剧班?

  • 气

    楼主 2020-11-09 11:56:55

    会不会是日常积攒了很多怒气,因为现实没发发泄,到网络上没有太多像现实的束缚,就可以畅所欲言 会不会是日常积攒了很多怒气,因为现实没发发泄,到网络上没有太多像现实的束缚,就可以畅所欲言了 ... 逆风小径喵

    我觉得有这一点 现实里大家过得太憋屈

  • 气

    楼主 2020-11-09 12:06:39

    全面的看,分析中国背景,儒家以和为贵,和宗族社会权利,简单的说中国人在父权下唯唯诺诺,在这 全面的看,分析中国背景,儒家以和为贵,和宗族社会权利,简单的说中国人在父权下唯唯诺诺,在这种强社会关系下的内敛与面子。 再者就是新时代的冲击与信息联通,过去的戾气其实也是存在的,如今超越了时间空间,在网络上汇聚成现象。 还有目前社会压力大,媒体宣扬的投机致富与传统价值观冲突。 最后是人本身的野蛮性与攻击性,也是人类进化生存的重要依靠。 总结的说,就是社会上的贪欲,性欲,攻击欲在网络空间得到释放。 不一定都有理论,但是有几个方面 ... 创伤休息室

    所以这种戾气是有历史缘由的 不是因现代化和网络化才出现 网络空间只是给了一个门槛恰好的出口

  • Go_han

    Go_han (买定离手) 2020-11-09 16:08:34

    我也觉得 单一的一个理论无法完全解释 还得从不同层面去理解 我可以理解你所提的失范和群体极化 我也觉得 单一的一个理论无法完全解释 还得从不同层面去理解 我可以理解你所提的失范和群体极化 请问拟剧论在这里怎么解释呢?大家披着网名在虚拟世界里按照对方所希望的样子进行表演并互为剧班? ...

    可能可以理解成互联网技术特征、匿名性、难追责使得前台、后台界限模糊,进而导致后台的前台化,人们倾向于在匿名情况下易燃易爆炸

  • 气

    楼主 2020-11-09 16:17:52

    可能可以理解成互联网技术特征、匿名性、难追责使得前台、后台界限模糊,进而导致后台的前台化, 可能可以理解成互联网技术特征、匿名性、难追责使得前台、后台界限模糊,进而导致后台的前台化,人们倾向于在匿名情况下易燃易爆炸 ... Go_han

    明白了!本应在后台的行为如负面情绪的吐槽与发泄 因为网络的特性 被放置到了前台 出现角色的错乱混乱 前后台模糊 “戾气”的发散范围也被拓宽了

  • Messss

    Messss 2020-11-11 20:01:19

    这个组里的两个帖子竟然都是新闻传播相关的,怪不得推给我这个新传考研狗😂

  • 豆友225125673

    豆友225125673 2020-11-24 10:45:49

    [内容不可见]

  • 气

    楼主 2020-11-24 10:50:44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25125673

    惩罚机制确实 但是感觉「自由」与「干预」两者很难平衡 如果单纯强调惩罚会不会让举报乱象严重化/btw没下限的网民真的很懂如何让人感到恶心

  •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2020-11-30 16:06:01

    巴赫金—狂欢,可以将网络空间视作网民反抗现实中道德限制的狂欢广场。 但是这个理论限制性挺强的,似乎不太适合用来解释常态普遍化的这种状态,更适合一些爆发性集合性较强的场合。 或者脱域?因为在网络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与现实社会相对脱离的区域,所以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形象和发言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一般不顾被其他人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有一种“即使在网上发表一些过激言论,也不会影响到我的现实生活,别人也管不到我”的想法。

  • 气

    楼主 2020-11-30 16:10:50

    巴赫金—狂欢,可以将网络空间视作网民反抗现实中道德限制的狂欢广场。 但是这个理论限制性挺强 巴赫金—狂欢,可以将网络空间视作网民反抗现实中道德限制的狂欢广场。 但是这个理论限制性挺强的,似乎不太适合用来解释常态普遍化的这种状态,更适合一些爆发性集合性较强的场合。 或者脱域?因为在网络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与现实社会相对脱离的区域,所以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形象和发言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一般不顾被其他人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有一种“即使在网上发表一些过激言论,也不会影响到我的现实生活,别人也管不到我”的想法。 ... 注册用户

    狂欢广场这个理论我是第一次听说,了解了!感觉可以用于某些已经极端化发展的情况。

  •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2020-11-30 16:16:35

    狂欢广场这个理论我是第一次听说,了解了!感觉可以用于某些已经极端化发展的情况。 狂欢广场这个理论我是第一次听说,了解了!感觉可以用于某些已经极端化发展的情况。

    但是其实狂欢理论更适合解释一些动机是积极的那种反权威、反对压制,并且规模比较大,时间上比较集中,比较失控的现象

  •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2020-11-30 16:17:30

    但是其实狂欢理论更适合解释一些动机是积极的那种反权威、反对压制,并且规模比较大,时间上比较 但是其实狂欢理论更适合解释一些动机是积极的那种反权威、反对压制,并且规模比较大,时间上比较集中,比较失控的现象 ... 注册用户

    🥲只能说是一个思路,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你看看就好

  • 气

    楼主 2020-11-30 16:18:27

    但是其实狂欢理论更适合解释一些动机是积极的那种反权威、反对压制,并且规模比较大,时间上比较 但是其实狂欢理论更适合解释一些动机是积极的那种反权威、反对压制,并且规模比较大,时间上比较集中,比较失控的现象 ... 注册用户

    如果用于解释“反权威反压制”的话,那就有点不太适配了,但感觉“狂欢”这个词用来形容这种现象很有意思。

  • 气

    楼主 2020-11-30 16:18:46

    🥲只能说是一个思路,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你看看就好 🥲只能说是一个思路,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你看看就好 注册用户

    吼!阿里嘎多!

  •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2020-12-01 18:31:03

    如果用于解释“反权威反压制”的话,那就有点不太适配了,但感觉“狂欢”这个词用来形容这种现象 如果用于解释“反权威反压制”的话,那就有点不太适配了,但感觉“狂欢”这个词用来形容这种现象很有意思。 ...

    我今天仔细查了下,狂欢理论其实还是比较中性的,主要是反抗权威,反抗管制之类的,没有很明确的积极或消极倾向

  •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2020-12-01 18:32:50

    我今天仔细查了下,狂欢理论其实还是比较中性的,主要是反抗权威,反抗管制之类的,没有很明确的 我今天仔细查了下,狂欢理论其实还是比较中性的,主要是反抗权威,反抗管制之类的,没有很明确的积极或消极倾向 ... 注册用户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要求我们讲礼貌讲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权威体系,只不过这种权威是正向的,网络喷子的存在就是对这种权威的解构

  • 气

    楼主 2020-12-01 18:33:48

    我今天仔细查了下,狂欢理论其实还是比较中性的,主要是反抗权威,反抗管制之类的,没有很明确的 我今天仔细查了下,狂欢理论其实还是比较中性的,主要是反抗权威,反抗管制之类的,没有很明确的积极或消极倾向 ... 注册用户

    soga!那其实这个理论可以延伸使用哒?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解释。比如网暴行为,不能说是反权威与压制,但感觉也可以用「狂欢」来形容叻。

  •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2020-12-01 23:43:37

    soga!那其实这个理论可以延伸使用哒?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解释。比如网暴行为,不能 soga!那其实这个理论可以延伸使用哒?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解释。比如网暴行为,不能说是反权威与压制,但感觉也可以用「狂欢」来形容叻。 ...

    应该也行,我觉得,应该,嗯。

  • 气

    楼主 2020-12-01 23:44:09

    应该也行,我觉得,应该,嗯。 应该也行,我觉得,应该,嗯。 注册用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好可爱

  • 无限轮回十二

    无限轮回十二 2020-12-02 00:46:47

    网络虐气重,很可能集中体现在90后,尤其是95后,大概我经常逛的一些小众论坛,在大概16年靠后吧,如果出现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参与者就会很不理智,并且破口大骂,以前是很少见到的在16年以前,毕竟对于有争议大家各抒己见就好,谁不服谁拿事实来讲道理。

  • coco

    coco 2020-12-02 00:51:59

    经济矛盾,如果都有钱有闲,大家都会心平气和很多。

  • 气

    楼主 2020-12-02 10:48:02

    网络虐气重,很可能集中体现在90后,尤其是95后,大概我经常逛的一些小众论坛,在大概16年靠后吧 网络虐气重,很可能集中体现在90后,尤其是95后,大概我经常逛的一些小众论坛,在大概16年靠后吧,如果出现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参与者就会很不理智,并且破口大骂,以前是很少见到的在16年以前,毕竟对于有争议大家各抒己见就好,谁不服谁拿事实来讲道理。 ... 无限轮回十二

    年龄确实也是一个因素

  • 气

    楼主 2020-12-02 10:48:14

    经济矛盾,如果都有钱有闲,大家都会心平气和很多。 经济矛盾,如果都有钱有闲,大家都会心平气和很多。 coco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实

  • 语文不及格

    语文不及格 2020-12-02 23:35:23

    因为行为和态度可能不一致,就是想法和做法不同,例如你明明很讨厌你的老板看他一次想打他一次,但是真见到他却会微笑着打招呼, 网络世界能较为直观的反应内心态度,毕竟你不认识我,不可能顺着网线过来打我, 至于戾气,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间看到后,想法都不同,所以两个人看到的同一件事情观点不同,人最基本的心理就是敌视对自己抱有敌意的人,特别是反驳你的观点的,这个时候观点的对错就不重要了,而且网络上杠精和阴阳人特别多,抓住一个逻辑不通之处进行痛击的情况很多,就很容易争吵起来,你会发现他们吵着吵着就偏离了主题,为了争吵而争吵

  • 气

    楼主 2020-12-03 00:13:43

    因为行为和态度可能不一致,就是想法和做法不同,例如你明明很讨厌你的老板看他一次想打他一次, 因为行为和态度可能不一致,就是想法和做法不同,例如你明明很讨厌你的老板看他一次想打他一次,但是真见到他却会微笑着打招呼, 网络世界能较为直观的反应内心态度,毕竟你不认识我,不可能顺着网线过来打我, 至于戾气,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间看到后,想法都不同,所以两个人看到的同一件事情观点不同,人最基本的心理就是敌视对自己抱有敌意的人,特别是反驳你的观点的,这个时候观点的对错就不重要了,而且网络上杠精和阴阳人特别多,抓住一个逻辑不通之处进行痛击的情况很多,就很容易争吵起来,你会发现他们吵着吵着就偏离了主题,为了争吵而争吵 ... 语文不及格

    有道理

  • 豆友007

    豆友007 2020-12-03 20:35:30

    如果只是把网络当作一个情绪发泄的口子,匿名吐槽,抱怨,我觉得没什么也,只要不恶意攻击他人也不是什么罪过,说都不让人说么

  • 一双二两三缸

    一双二两三缸 2020-12-03 23:23:27

    互动仪式链的有一个结果是产生道德感。只要喷子a能在网上找到同好,他们的情感就会共鸣,越来越加深这种共鸣,扩大群体。对所有三观不合的人都会产生一种“违背道德”的感受。网络是这种违背感的扩大器。他们会更加激进

  • momo

    momo 2020-12-04 08:28:25

    可能可以借用默顿的失范理论,勒庞、桑斯坦等人的群体极化观点,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探讨。 互联网 可能可以借用默顿的失范理论,勒庞、桑斯坦等人的群体极化观点,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探讨。 互联网戾气重是大的社会结构失范的原因,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普遍弱势、被剥削和仇富以及移动网络文化以其匿名、去中心、碎片化等特征天生是群氓极化的温床。再者就是个体层面社会成员的失范。 ... Go_han

    👍内行

  • 气

    楼主 2020-12-04 10:19:21

    如果只是把网络当作一个情绪发泄的口子,匿名吐槽,抱怨,我觉得没什么也,只要不恶意攻击他人也 如果只是把网络当作一个情绪发泄的口子,匿名吐槽,抱怨,我觉得没什么也,只要不恶意攻击他人也不是什么罪过,说都不让人说么 ... 豆友007

    自我发泄是可以的,但发现还有很多人在利用网络伤害他人叻。

  • 气

    楼主 2020-12-04 10:20:10

    互动仪式链的有一个结果是产生道德感。只要喷子a能在网上找到同好,他们的情感就会共鸣,越来越 互动仪式链的有一个结果是产生道德感。只要喷子a能在网上找到同好,他们的情感就会共鸣,越来越加深这种共鸣,扩大群体。对所有三观不合的人都会产生一种“违背道德”的感受。网络是这种违背感的扩大器。他们会更加激进 ... 一双二两三缸

    啊 群体道德感!学到了!

  • 星沫

    星沫 2020-12-04 10:40:55

    无能且现实生活过不好的人爱在网上抱怨。我们不用理会,他们很可怜

  • 鹿∞

    鹿∞ (去品尝数学领域中最丰盛的宴席) 2020-12-19 21:01:05

    落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致。

  • momo

    momo 2020-12-20 15:59:12

    传播学讲了,群体极化啥的我都不记得了。(怪不得我考不上)

  • 水逆远离我

    水逆远离我 2020-12-21 07:20:15

    是涂尔干的失范,底层蚁民生活都是困难,阶级固化的日益加重,意味着不出意外一辈子命就定了

  • 豆友199892177

    豆友199892177 2020-12-24 12:32:39

    [内容不可见]

  • 易辙(在南极

    易辙(在南极 2020-12-24 16:03:14

    去个体化:匿名性,自我意识丧失,责任扩散,服从群体压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813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