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2021攒钱消费复盘
来自:momo(命运大概就是将要到达的地方)
不想再发新帖了,用以前的旧帖子改改吧~咱也不想造成浪费~~~
之前的帖子是树洞,但其实也没怎么发树洞,现在翻到才想起我居然还被吐槽进错组了,还有人点赞,啊就离谱><anyway,看到自己曾经写下的只言片语,心里还是蛮宽慰的,过去的这一年我也算没虚度了。
花了4天时间做好这个复盘,也算是给第一年认真记账复盘的自己一个交待了,希望2022年顺利!
1.个人情况
30岁,未婚,和父母住在一起,没有贷款,没有欠债,没养宠物,单位管早午饭,但因为路远早饭很少在单位吃。每月固定生活开支只有上下班的交通支出。
2.2021年收入及储蓄情况

2021年总收入10.59万元,工资性收入9.98万元,利息收入3340元,总支出3.05万元,实际储蓄7.73万元,储蓄率72.99%。其中工资储蓄7.4万元,储蓄率74.15%。
✓年度目标储蓄额(6w)达成。
3.1 支出情况

全年共支出3.05万元,超支4500元。
>>> 按预算维度来看,定向大额支出共5120元,结余381元。其中美容院充值936元,驾校培训报名2500元,置换手机1684元,均为刚性支出。
>>> 日常支出16751元,超支2351元,需进一步分析。
>>> 意外的大额支出有旅游1080元,给妈妈买羽绒服1604元,共支出2684元。全年支超支的根本原因不应简单地认为是发生了2项意外大额支出。该2项大额支出从性质上看是合理消费,也没有过度花费,根据往年的消费习惯,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在定向大额预算已经无法有额度的情况下,本应列入日常消费范围。
3.2超支原因分析
我将所有的支出都分为三种类型:刚需性支出,为了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而必须进行的支出;改善性支出,为了实现自我满足和愉悦的需要而进行的支出,但应当适度;非需要支出,可以理解为不必要的支出,也可以是过分泛滥的改善性支出,无法从这种支出中获取愉悦,或者只能带来很短暂的愉悦,对经济、身体、精神带来的负担超过愉悦感的支出。
健康的支出结构应该是保证刚性支出,优化改善支出,控制非需要支出。超支产生原因也从这三个角度去寻找。我的生活成本不高,超支产生原因并不在无法保证刚性支出。
3.2.1 从月度消费分析

>>> 全年支出最高的几个月是9月>10月>4月>11月>2月。9月发生了全年最高的一笔单笔支出(驾校培训报名);10月发生了单月为家人支付最多的支出2634元(包含重阳节红包800元);2月因为春节影响,发生了单月最高的红包支出1800元。全年支出最高的月份中,不全是因为有非日常支出的发生。而4月支出高的原因在于旅游和美容院充值两项大额消费,11月支出高的原因在于旧手机需要退役换新,也都是非常态的合理支出。
>>> 月度支出受到定向、人情等一些大额因素较大,应该剔除这些主观能动性不强、刚性的大额支出,进一步分析弹性因素最大,也是个人支配能力最强的日常消费。

>>> 从日常开支的图中可以看出,全年有4个月的日常支出超出月标准1200元的150%以上,分别是1月、4月、11月、12月,多集中在冬季。其中,4月和12月的消费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4月产生高支出的原因上面已经说过,而12月并没有大额单笔支出的发生。
>>> 全年出现了3次增长率过快的情况,分别是4月、11月和12月。11月因护肤品各品类用完需要集中购买,是正常原因增长;4月因旅游开销产生大笔单额支出,同时2月和3月出现了日常支出的连续下降,基数已经降低,因此产生了高增长率,也是正常现象;但12月没有大额度刚需需要,也没有单笔的大项支出,并在11月已经产生了高增长率,基数已在全年较高的水平中时,仍然产生了日常支出最高、增长速度最快的支出情况,是支出问题最大的时间段。
3.2.2 从消费心理分析

吃吃吃,买买买,成为了12月的主题。

12月的刚性支出非常少,绝大部分都是改善性支出和非需要支出。
我的非需要支出只有每月30月的爱心捐助和消费场景无关,每年360元在非需要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分析非需要支出的问题,实质是分析非需要消费的问题。

从非需要消费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7月起产生了连续较为快速的增长,从8月起,非需要支出就始终维持在全年的较高水平,虽然在11月出现了一次下降,但最终在12月达到了总数额、增长率的双重峰值,出现了一次急剧的爆发。

而在前11个月的非需要消费处于高点的8、9、10三个月,总消费水平却维持在月度标准的1200元附近,是全年消费最为健康的时间段。由此可以看出,看似良好的消费数字中,隐藏着的却是有问题的消费结构。这一时间段的支出都是不健康的非需要消费主导的。实际上,2021年出现了两次非需要消费的幅度较大反弹,12月只是超支这一结果的集中爆发。
从8-10月开始的这波高额反弹可以看出,5月份出现了一次非常剧烈的消费下降,并且连续三个月消费总额都维持在全年最低水平。主要是因为4月在正常开支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一次旅游,导致整体开支较高,所以刻意地连续三个月压低消费,月度预算削减到了900元,非需要消费很低,改善性消费也很低。

从5到10月改善性支出都处于非常低的状态,最终在11月、12月出现了两次快速的增长。
从自己的生活状态也能明显地感到,当改善性支出需求被压制时,会导致消费的“补足”,会向非需要消费转移。而长期压制改善型支出这一正当的消费需求,会促使非需要消费剧烈释放。但并不是即时出现的,在过度消费的闸口打开之前,首先会出现一波小额增长,打开闸口之后才会出现急剧的释放。由此可见,于我自身而言,消费对改善性需求具有延后性,并不是立刻爆发。但长期的改善性需求被压制,会需要更长时间的持续非需要消费才能“补足”,这说明消费具有惯性。
3.2.3 从消费场景分析

按支出部门来看,购物开支最大,花费6960元,占比23%。其次是给爸爸妈妈红包以及为他们支付、购入6657元,占比22%。饮食支出5592元,占比18%。报名充值3535元,占比12%。交通支出2085元,占比7%。社交、随礼、娱乐支出均在1600元左右,分别占比5%。
我对“支出”的定义是最终花出去的钱,而消费的定义是“花给商家的钱”。最高的三项支出购物、为家人支付、饮食的比重高达63%,是最值得改善的部分。经过前几年的不断复盘和改进,对大额支出中的一些非消费部门已进行了大幅的优化和调整。为家人支付的部分,主要是节礼红包4000元,以及连续几年为妈妈购置1500元左右的羽绒服,目前我认为没有改进的余地。购物和饮食占是最能够进行优化的项目,也是和消费紧密联系的部门。
(1)购物部门

全年购物共消费6960元,经常使用和已经消耗的物品共花费5098元,未使用或者使用频率低的物品花费(闲置资金)1861元,资金使用率73%。需要说明的是,因过年快递停运的关系,所以预先囤了一部分很快要用的产品,剔除这一部分的花费368元,资金使用率为79%。

细分到各领域,美妆部分共花费2982元,占购物部门的43%,但资金使用率仅为58%。数码部分共花费1860元,占比27%,资金使用率100%。隐形眼镜及相关产品共花费1230元,占比18%,资金使用率81%。牛奶部分共花费538元,占比8%,资金使用率100%。姨妈巾一般会备好两个月左右的量,资金利用率无法准确计算,但因为是高消耗物品,所以利用率也很高。

真正的闲置资金也就是近期很难会用到,纯为买而买的情况如上表。一共21件产品,美妆洗护类占据了绝大部分的16件,其中10件产品是在12月购买的,9件产品都是在圣诞促销季的前后一周内购买。

从美妆闲置部分可看出,年内购买的踩雷产品并不多,待使用部分也是正常的数字。但双旦大批量采购的这些护肤品绝大部分都是在已有库存非常充裕的情况下的购入。和消费心理分析中的12月消费支出畸形增长的时间吻合。

妆护类产品的正常购入本身也呈现出了明显的V形趋势。之所以会在12月爆发,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冬季促销的影响;二是消费习惯被释放,在全年支出最高排行中榜上有名的11月,贡献了年度最高的刚需产品,在“有用”的产品中掺入了“尝鲜”的产品,也混进了“无用”的产品。三是支出习惯被改变,以往都是按照月度定额生活,但在10月份时当我意识到预算的额度已经不十分充裕时,但11月却面临着超过月度定额的需要(手机换新、妆护产品用完、视频会员续费等),于是放弃了月度预算的形式,转而对11和12月做整体预算。实际上在11月预算就已经用完,12月主要是依靠信用卡生活,认为自己有备用金,实际上不仅花完了备用金账户,还挤占了2022年1月的生活开支,拿出了一部分用于信用卡还款。
(2)饮食部门



全年共支出5592元,其中刚需性花费,即正常用于吃饭1084元,改善性花费,即通过加餐、外卖等各种方式改善伙食561元,该两项仅占29%。购买零食共花费3946.83元,占比71%。

7月起零食支出大幅上升,半年都维持在高位区。和非需要消费中7月突然上升,从8月起持续维持高位的走势吻合。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全部的零食支出。单位有发蛋糕储值卡,平常还会用蛋糕卡买零食,因为这部分钱不是真正从个人的荷包里花出去的,所以在年度的综合复盘中,没有计入。
所以实际上真正吃进肚子里的——

全年一共发生了298笔消费,平均1.2天就会发生一笔零食消费,几乎每天都在吃。平均每笔消费13.78元,大致相当于1杯奶茶的钱。也就是说,零食消费呈现出了支付少而密的情况。是典型的拿铁因子。
全年实际超支4500元,实际上购物造成的超支只有1400元,妆护类只占1100元,并且只集中爆发在10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购物买回来的东西最终还是会被消耗完的,只是消耗需要的时间长一些。但是吃进去的却也是造成最多超支的地方,而且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充分说明消费习惯和理念是不够健康的。
将用于购买零食的3946.83元和购物部门中资金未能得到利用的1492.35元相加,得到5439.18元。两个部分都属于非需要支出,且和年度超支4500元相近。至此,超支的原因也找到了,就是从7月起急剧攀升,并从8月起就始终维持在高位的零食支出,以及12月购物欲的突然爆发。
我们总认为钱在了看得见的地方被浪费了,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有时却是一些不知不觉的地方,甚至是结结实实转化成的肉。
4.对策提出
完
==========================================================
2020年11月22日更新:社畜路上有很多不安迷茫,怀疑和困惑,这是过去的一张旧帖,不习惯开很多帖,就在这里以回帖的形式记录下来吧!
未来什么的,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加油鸭!
本来希望自己30岁时能够拥有30w,现在看来是实现不了了。最近有一个很喜欢的30+的姐姐,希望自己像她一样,过着平凡的人生,也能够梳理好自己的生活!
以后的就都更新在楼里吧。30岁了,需要一个喘气的出口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年攒<5万|假装上班并努力攒钱 (软糖糖糖)
- 分享一个不能发朋友圈的快乐 (momo)
- 年攒<5万|阿陈陈的流水账日记 (凛冬散尽春欲晓)
- 年攒5-15|2025两人的小日常~ (桦桦每天吃早餐)
- 树洞|爸妈断生活费,攒不到钱了怎么救 (好想嚯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