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豪斯医生》:当美女教师的脑袋里生了虫子
来自:Aspirin(电台真是好东西啊)
《豪斯医生》第一季第1集:一名美丽的幼教老师(Rebecca)突然失去了语言能力,她在做核磁共振时又发生窒息。豪斯认定这是脑血管炎,并且提议服用类固醇。在短暂的好转之后,病人的病情却突然恶化。综合前面的种种线索,助手偶然地提到在病人家中发现了火腿,豪斯医生灵光一闪,居然由火腿而及猪肉,由猪肉而及猪肉绦虫,由绦虫想到了脑囊尾蚴。于是药到病除,美女转危为安了。 多么飘逸的诊断思路! 其实就猪肉这个线索而言完全可以通过问诊的方式获取,豪斯医生却叫一个少年时代有过不良记录的手下私自进入病人的闺房来寻找证据,像这样的脱了裤子放屁——费二遍事的诊断方式你若是信以为真,那么即使你脑袋里没虫子,也跟倭瓜有一拼了。就算是警察也得有相关手续才能进入民宅不是? 也许在平时这更多的只是一句埋汰人的话——你脑袋里生虫子啦!在剧中这小小的虫子却差点结束了美女Rebecca年轻的生命,究竟是条怎么样的虫子居然可以在人的脑袋里兴风作浪呢? 你知道吗 生物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任何生物,只要在它们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或终生,与另一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就被称为共生(symbiosis)。根据生物与生物间利害关系的不同,共生可分为3种关系:共栖(commensalism)、互利共生(mutualism)和寄生(parasitism): · 共栖:两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物,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 · 互利共生: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均获得益处并互相依赖。 · 寄生:一方受益,一方受到损害者则成为寄生。 很显然,猪肉绦虫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好处,所以它与人类的关系很容易判定了吧? 具体来说,绦虫(cestode)或称带虫(tapeworm),属于扁形动物门中的绦虫纲(Class Cestoda)。寄生于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原叶目(Cyclophyllidea)和假叶目(Pseudophyllidea)。也就是说,剧中提到的猪肉绦虫不过是它众多兄弟姐妹当中的一个——既是兄弟也是姐妹,因为人家原本就是雌雄同体的。 猪肉绦虫即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 linnaeus),也叫猪带绦虫或有钩绦虫,是我国主要的人体寄生绦虫,古代医书上称之为寸白虫或白虫。猪肉绦虫短暂而罪恶的一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虫卵、猪囊尾蚴、成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俗称囊虫,如黄豆大小,为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透明的囊液,是猪肉绦虫的童年时期,也是主要的致病阶段。囊尾蚴病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寄生虫病之一,俗称囊虫病,一般来说,人因误食虫卵或节片所致(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孕节常单独或5~6节相连地从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脱离虫体的孕节仍具有一定的活动力),危害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而不同。 由于囊尾蚴可以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因此它们几乎可以寄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众所周之,大脑是人体内的司令部,差不多所有的病变到了这里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罕有例外。同样地,脑囊尾蚴病(cerebral cysticercosis & Neurocysticercosis)的临床症状也最为严重,而其他部位的囊尾蚴病甚至可能因为症状轻微而长时间地不被发现。 我们发现剧中的Rebecca在最终诊断为脑囊尾蚴病之前,颇经历了一番曲折,脑部肿瘤?脑血管炎?过敏?……是豪斯医生及其团队的水平不够高么? 有些病例是无论谁刚接手都要迷糊一阵子的。 囊尾蚴在脑内寄生部位与感染程度不同以及人体对寄生虫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所以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可以全无症状,但也可以引起猝死。通常病程缓慢,囊尾蚴病发病时间以感染后1个月至1年为最多见,最长可达30年。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是脑囊尾蚴病的三大主要症状,以癫痫发作最为多见。其他可有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头痛头晕,呕吐,神志不清,失语,肢体麻木,局部抽搐,听力障碍,精神障碍,痴呆,偏瘫和失明等。 大家回忆一下可怜的Rebecca是不是几乎出现了其中的大部分症状?在做核磁共振时突然出现的窒息如果不是及时气管切开的话,当时就香消玉损了;即使不死,若通畅气道慢了的话,也要落得个严重后果。要知道虽然脑的重量仅为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则占全身耗氧量的20%,缺氧4分钟即可造成神经元的死亡——脑细胞不可逆的损伤! 在一部试图带动观众一起思考的医务推理剧集中,选择这样一个复杂的病例作为第一集,一下子亮出如此密集的知识点简直要轰炸观众的大脑了,相信全剧看完,一定能有所收获。但电视剧毕竟不是教科书,在情节的设计上难以做到在专业角度上的无懈可击。比如当豪斯医生十分自信地告诉自己的团队他的判断时,Wilson事实上提出了一个十分强大的相反的证据——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a)的数值是正常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管是过敏还是寄生虫病理论上都应该存在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Wilson据此提出对豪斯的质疑,我们的豪斯是如何反驳的呢?他认为只有30%的病例才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常。30%这个数据确实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教科书上的提法是在脑囊尾蚴病患者其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达30%(正常值为0.5%~5%),看来编剧在查找资料方面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只是不小心用错了地方。最后还是影像学的证据成为了最有利的佐证。 有空的话,还可以看看这个 吃半生不熟猪肉需警惕猪肉绦虫: http://news.sina.com.cn/h/2007-12-18/090214546388.shtml PS:本文版权属于博闻网,商业网站请勿转载。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情况要复杂的多,豪斯医生在说服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讲,我谈的不是治疗是治愈……这样的话比较像一个刚毕业的医学二杆子说的,初入杏林盲目自信。大夫总是越老越谨慎,或者说滑头——说话都留有余地的。发现病因而后药到病除是太理想化了,不是每一次医疗行为都能实现理想的结果。剧中提到的以阿苯达唑驱虫仅仅是治疗手段之一,能否完全恢复正常,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同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严重性不同,治疗原则与预后也大不一样,有些损伤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 上一篇:[Dr. YOU第一期]耳机线和草莓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记录每一集最后诊断结果(严重剧透)私用 (乐乐姨)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豪斯医生》哪一季出现一个身体不适的人,然后家人一起去医... (Bonbon-wen)
- 你是从哪一集真正爱上了这部剧的? (小破)
- 腾讯医生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