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那点事|女权、婚姻和家庭
景韵音羽
我没有专门去看书看文了解什么女权,这里只是作为一个三十多岁已婚已育的劳动妇女,谈一谈我对女权及婚姻家庭的看法。 工作的权利、分遗产的权利等,这些是什么权?人权。而女性被压迫,女性不被当人看,没有了人权。我们现在所说的女权,就是女性本应该有的,作为人的人权。 女性为什么会被压迫,会被男性在上千年以来剥夺人权呢?因为女性生来就有一种男性想要却不可得的权利——生育权。想要讨论女权,那么就绕不过核心,生育。 几千年来,男性以各种方式来夺取生育权。所谓的贞洁,从一而终,纳妾多妻等等,本质都是保障那些有权有势的男性夺取更多的生育权。 而到了现代,体力劳动的重要性下降,各种机械的操控代替了男性的优势。甚至一些精细化的操作上,女性还更适合。脑力劳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学习的作用影响到了方方面面。这些,是现代男女平等的基础。 就中国来说,法律上男女拥有的权利是平等的。但是实际生活里,女性依然受到压迫。例如,社会工作上歧视女性,认为女性必须照顾家庭而工作能力不如男性;社会舆论对女性的逼婚催生等。我觉得剩女这种称呼是及其不礼貌、充满着歧视的。在很多双职工家庭中, 婚后在家庭生活中,女性所承受的家务,对孩子的养育等实际上远远多于男性。 女性为什么愿意结婚?因为要得到抚育后代的助力。婚姻是财产的共享,是付出的分担。这也是为什么女人要选择有经济条件的男人或者说男方家庭的原因。现在网上批判天价彩礼。天价彩礼当然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这种风俗为什么会形成呢?古代彩礼是男方对于自己经济条件的显露,也是对女方家庭让出女孩子生育权的补偿。现代,彩礼大多归新家庭共有,作为新家对即将到来的孩子抚养的保障。 批判女方结婚要房要钱对改变这种社会现象没有半点作用。仅凭借批判这种社会现象的风气和恋爱时的甜言蜜语就想让她冒着一人承担抚育孩子的各种风险,不要任何经济上的保证,可能吗?女人不是傻子。 天价彩礼出现的原因恰恰是女权被压迫 ——女人比男人更难工作,没有能力抚养孩子,而不得不对男方提出的抚育保障的要求。也是女性觉得对自己今后要承担更多家务的经济补偿。 那么,怎么才能 根本的解决这种情况呢? 让女性自己本身富有起来,让女性从根本上自立起来。当女性本人自身有抚养孩子的能力,并且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强大的时候,婚姻才不会成为交易,才不会成为束缚双方的枷锁。彩礼等成为可有可无的一种情趣,而不是建立家庭的必需品。让男人与女人平分家务与抚育责任,让女性不再需要对于家务的经济补偿。 婚姻的本质(1) 我作为一个已婚女性,我会对我的女儿说:“你长大以后,可以只要孩子不要婚姻,这是你作为女性的权利。当然,做一个单亲妈妈,一个负责任的单亲妈妈会辛苦,但未必会比结婚后更辛苦。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想要孩子该成家了,就去勉强结婚。” 当然,我说的这种选择的先决条件是自己拥有足够的经济后盾和社会风言风语相抗的勇气。如果你真的期待着爱情,不因想因婚姻而放弃寻找爱情的可能,你就必须强大起来。 爱情与婚姻其实是两件东西。它们可以统一起来,但更多的时候是分开的,甚至是对立的。当你与一个和你没有爱情的人结婚以后,你就失去了追求爱情的资格。在这里我并不想定义什么是爱情或者婚姻。而是想反思一个问题,离婚是因为没有爱情了吗? 离婚,是因为婚姻家庭能给予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利益,比单身更少。这里说的利益,不仅指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从这以考虑来理解,什么假结婚离婚却弄假成真,小三插足却原谅等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只要经过政府的证明,没有什么假结婚或假离婚的说法,有的只是双方在衡量后进行的选择;只要出轨一方在家庭里占据主动权,笃定另外一方因为为其他利益而不敢离婚,那么他/她出轨就有恃无恐。 有时,离婚还真的是因为其中一方在婚姻之外觉得自己找到了爱情。他们甚至愿意选择净身出户去追求爱情,觉得得到了感情比失去物质更重要,自己还是接受和开心的。当然,当他们爱上的那个人其实是看上了他们拥有的家庭财产时,最终的结果可以预计.......离婚有风险,感情需谨慎。 所以在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情感,而是理智。当然,有爱情存在的婚姻是最幸福的,那是奢侈品。 我这里说回女性权利。中国法律上对女性权益的保障是充足的。哪怕有不足的地方,如家庭妇女的付出难以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也是可以慢慢进步的。中国女权要进步的根本,在于女性本身的自信、自立、自强,并且用于反抗改变一些对女性不利的社会风气。 对女性不利的社会风气,不仅仅是传统的重男轻女。 对于田园女权(这根本不是女权,是对女权的污蔑),我并没有具体去了解,只是听我丈夫介绍:只求得到男方让出利益,让女性去享受。比如女性可以不上班,在家也不用做家务,当阔太太每天买包逛街,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这种说法让我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就是裹着蜜糖的毒药,对女性权益严重的侵害。权利与义务相伴相随。当你放弃自身的义务,不劳而获乞讨般的去享受,最终的结果就是你原本应有的权利丧失殆尽。工作的权利是女性好不容易通过各种斗争争取来的。参与社会工作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请千万不要放弃。而家务当然应当男女双方公平分担。 婚姻家庭与女性权益(2) 作为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上体现自己作为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这是女性根本人权获得的基础。我希望所有的妈妈能告诉自己的儿女,女性——首先她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女性。要相信女人自己能够做到自己想要做到的,不要因为性别而有偏见自卑。女人需要的是平等的机会而不是假惺惺的男人的礼让。 说回家庭。既然婚姻很多时候是为了共同养育孩子做准备,那么也说说我对于养孩子的感受吧。 当我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孩子的饥寒饱暖,安全成长就是我丢不掉的责任和牵挂。他是我在世间最强大的羁绊。我自认我已做到了我能做到的,可是仍然在无数次不如意时自责:也许我可以做得更好。有时觉得自己很自私,把一个孩子带到世界上,这个孩子自己愿意吗?她的一生会幸福快乐吗? 我不认为父母是伟大的。既然你把一个生命带到了人世间,那么让他/她幸福快乐平安只是应该的责任而已。而世间太苦。一个生命的诞生就意味着面对着死亡。一个人要勘破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呢!所以,孩子并不欠父母什么。所谓的养育之恩,说刻薄一点,是世人强加在儿女头上的。孩子的出生,是为了满足父母成为父母的愿望,养育只是父母职责的一部分。 基于对孩子负责,一部分女性选择了不结婚生子。舆论却把社会老龄化,新生儿锐减的这些压在这些女性头上,甚至感觉不生二胎都是不对的。他们想把国家发展的大义压在女性生育自由之上。 利用女性对于孩子的母爱,对只有一个孩子的母亲说:如果你只生一个,你的孩子没有兄弟姊妹,会孤单。为了孩子,你应该再生一个。其实,孩子长大了以后有朋友爱人,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生与不生,只需考虑父母个人意愿而已。 还有一种是恐吓式的催生二胎。“独生子女,万一出个什么意外,父母可咋办呀?生两个保险一些。”我不知其他人怎么想,对于我,每一个生命都是特别的,无可替代的。儿女不是养老的机器,也不是父母的有物,越多越好。无论某人有再多的子女,其中某一个意外就是一个生命消逝,不会因为某人子女很多而减轻分毫的分量。生个孩子在那些人看来,不是为了想要新生命欢乐幸福,仅仅是作为一个保障,何其自私也! 当一个新生命出生,未知等待着他/她,命运由谁决定?父母吗?社会吗?还是他自己呢?虽然我们的出生不由我们自己决定,但是我们可以尽力用自己好的一面来对待由我们决定带来的生命,这就是父母的责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情感生活|又去开房了…… (甜蜜蜜)
- 大中午赶过去开钟点房 (甜蜜蜜)
- 难以启齿的一点问题 (别猜我是谁)
- 问你们一个问题 (WMY)
- 💬吐槽闲聊|想问一下女生在上面做饭怎么样不会累 (雪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