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书店 五月电影放映活动记录
来自:莎莉花园
书店放映电影类型是文艺片和独立电影 本月已经播放的影片有 《东东的假期》 《旧世界群像》 《碧海蓝天》 《东东的假期》影片以淡蓝色淡淡的哀愁讲述了一个名为东东的小学毕业生在乡下外公家渡过的暑假。 导演平静的用他的长镜头展开充满着中国山水画留白的无尽画面,而画面里的台湾小城镇,朴素的少年,年迈的外公……一切的一切都让人在简约的镜头下,深深地感到一种情感和意象的延伸。导演的镜头总是远远的看着这个村庄里发生的一切,就好象“一个俯瞰人世的旁观者。温暖,但带着距离,所以绝对的清醒。” 剧情中依旧有兄妹,父子,邻居,朋友……之间的冲突。整个世界本身并不平静。但都用怀旧的色彩,娓娓道来。观众可以不断的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毕业的孩子,唠叨的母亲,放暑假的同学,淘气的妹妹,谈恋爱的舅舅,一起玩耍的同伴,古板的外公……全部都是我们的生活。这样平静的生活,被导演以一种散文式的风格表现出来,显得格外优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色彩的处理:运用大量的蓝天和树木,淡蓝的色调充满全片,而且影片的色彩有点类似反转片的效果,使得画面像是水彩画一样。 《旧世界群像》是斯洛伐克导演杜桑、哈那克最著名的纪录片。摄于1972年,1988年在捷共丧失统治权之前一年才解禁,次年获得欧洲电影大奖。1972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农村,仿佛还停留在中世纪的面貌中。由一普通村庄中不曾迁徙的十多位老人之人生经历剪辑而成,却包容了人类永恒的困境与探索.整部纪录片里所涉的人群,病痛、残疾、贫困、孤独,即将死亡,但是杜桑·哈那克的基调一点也不自叹悲凉,甚或有一种坚定与昂扬.片头雏鸟的呜叫,片尾油尽灯灭之后婴儿的啼哭,让人在暗处看到了光,在死处看到了生。 看完片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幸福和快乐?片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答案。第一眼看到这部黑白片,那些照片、镜头前的老人布满皱纹、沧桑的的手、脸,孤独的身影、麻木落寞的表情,温暖的歌声与音乐,似乎生活的酸甜苦辣一下子汇集在一起,深深震撼,惟有震撼。 《碧海蓝天》法国人吕克.贝松的成名作。一部圆梦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男人童年的印迹,对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大海的眷恋。 影片开始是充满全屏的黑暗,接着黑白画面中出现苍茫的海,无边无际。耳边环绕的是海豚那沉长的嘶鸣,一圈一圈,扩散开来。爱琴海边的礁石上出现一个奔跑着德叫雅克的少年。影片的结束,雅克追着嬉戏的海豚,把生命交给了大海。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文艺文学群,宁缺毋滥 (李綦周)
- 书店七周年生日快乐~ (三山)
- 2019年阅读目标~坚持读书! (李小姐在北京)
- 开一个帖 记一些琐碎的书摘 (岳麓区石原里美)
- 出一些书和CD (dSydd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