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的转变
来自:赵富有
加缪重要的人生时刻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个时刻:在阿尔及利亚作为剧团创建人以及担任记者的时光;去到法国成为著名的作家以及知识分子并在之后与好友萨特决裂;面对阿尔及利亚地区穆斯林民众与“黑脚”民众剧烈的政治冲突在经过一番协调后依旧无效时选择了沉默。这几个时刻是加缪重要的人生时刻,在这些时刻中也映射出加缪的某些转变。 在阿尔及利亚当记者期间,加缪去了阿尔及利亚的一个贫困地区卡比利亚,在那里,他见到了当地的贫困,有一次他问卡比利亚贫穷的母亲与孩子睡在哪里时,那母亲回答说睡在屋子的地面上。加缪对比无能为力,这沉默也令他不安,但这件事也为加缪成为道德主义者打下了基础,加深了他对普通大众的关怀。 之后因为加缪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失去而去了巴黎。1945年,加缪与莫里亚克关于巴西拉奇的审判产生了一场论战,莫里亚克认为巴西拉奇尽管犯了罪,但因他本身身上所具有的才华应该给予一些宽恕。加缪则坚持绝对的正义,认为把西拉奇应得到应有的惩罚。但在之后的事件发展过程中,加缪看到了一些人以正义之名行不义之事。他在巴西拉奇的事件里态度发生了一些转变,他认为有罪的人需要惩罚但不应该有死刑,或许也正是这次事件,让他彻底的成为了一个人道主义者。 所以在之后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站队苏联时,加缪不能忍受苏联对平民的暴行而开始公开谴责苏联。然而萨特却在那时已经由一个政治的观察者变成了一个政治的介入者,加缪与萨特开始决裂,而这决裂也让加缪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这怀疑并没有让他止步于人道主义的关怀,当阿尔及利亚爆发战争时,加缪积极进行停战协调,一方是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民众,另一方是阿尔及利亚的“黑脚”,加缪不希望任何一方的无辜民众受到伤害,可是,菲利普维尔恐怖活动使双方的矛盾更加剧烈,双方都拒绝正视对方,加缪深知自己无论说什么话都可能会导致冲突的加缪,所以他选择了沉默。他当真从一个政治的介入者变为观察者吗?其实并没有,在他保持沉默的那段时间,他一直积极的写上诉书,请求对那些人进行宽恕。 加缪的沉默导致了误解,面对人们的不理解,他努力着保持着正义的理念去拯救他人。所以回顾加缪这几个重要时刻,加缪的转变伴随着内心的痛苦,也伴随着对正义的坚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如何对抗人生的虚无感 (洛可可)
- 西西弗神话 这里的「判断」是什么意思? (SH)
- 建一个读书写作群 (若木)
- 《鼠疫》|八大译本,八种诠释 (lori糖醋排骨)
- 卡利古拉 (倒头就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