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放这个人物的现实性与讽刺意味。大家都在讨论主角,配角其实刻画的也很好,值得深思剖析。(涉及剧透)
来自:._.
虽然是战争时期的角色,但丁放同时也具有当代现实性。父母是高官,衣食无忧,前期塑造为天真善良、不问世事、乐于助人,喜欢正义的顾耀东(可以引申为向往、崇拜正义者)。但当得知事件真相后,在救无辜的人与维护父母名声面前,在正义与利益面前,丁放甚至没有什么犹豫,选择了后者。非常的讽刺,让我想到了前期导演多次给丁放借钱给顾耀东这样的镜头,以及她说的话“钱比人重要”、“这些钱很多吗”,或许是导演有意为之。丁放在被父母保护好,没有切身利益冲突的时候,她也是选择善良,也是深知民间疾苦,想要声张正义的,而这样的表现或许在之后丁放背叛顾耀东,背叛正义的时候被放到最大,这个角色也立体了起来。如果事不关己,当然选择善良,善良在她那里更像是一种施舍,高高在上施舍。正如寄生虫里“因为有钱所以善良”,这是真正的善良吗,这或许应该是伪善。
重新回到“得知父母的钱是非正常手段得到,应该怎么做。”的议题。这让我联想到最近的一些热点事件,某个别名人的父母的贪污,欠债事件被曝光。看到网上有一些言论说,子女作为单独的个体,应是与父母割裂开来的,不应给予苛责。结合丁放的剧情看,这种言论似乎显得格外讽刺。(当时看新闻的时候还不觉得格外荒谬)这种情形,最坏的情况莫过于子女助长父母的阴暗面,是事件的既定参与者,最好的情况也莫过于是子女对于事件毫不知情,但是享受着非正常手段得来利益。希望大家对于角色本身的深恶痛绝可以一如既往,一视同仁的对于现实人物,社会不可助长这样的不良气焰。
反思到自己,如若这样的议题面对自身,我们会如何作答?这或许是个无解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其残酷的问题。可能是忠孝无法两全,可能是揭发父母但始终要面对内心的谴责、家族的唾弃,又或许当自己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便沾沾自喜。只能说,永远也别想要去考验人性,答案或许超乎自己的想象。只是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暂时想到这么多,抛砖引玉,欢迎指正与补充。(但只是“我讨厌她”,“她不值得同情”,类似比较单一的话可以不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王泷正真是一个好演员,演啥像啥 (九个甜梨)
- 难道没有人想夸夸牛俊峰吗? (一闪而过198804)
- 夏继成这人物 (烟波淡荡)
- 顾耀东明明有枪伤,在医务室为啥没有被发现? (岁月漫步)
- 给《隐秘而伟大》改名大赛 (苏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