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创作|从设计学角度释义《琅琊榜》的美学特色(学术论文)
无关风月
本文刊载于《设计》2016年第17期。(《设计》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家级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从设计学角度释义《琅琊榜》的美学特色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邱海东 方 笑
摘要:
《琅琊榜》是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其手法细腻流畅,是近年来观众眼中难得一见的古装影视剧之一。该剧讲述了梅长苏辅助良君、匡扶正义,为赤焰军平反昭雪的故事。作为古装影视剧的新标杆,《琅琊榜》在阐释传统文化义、信、礼、仁、孝、情等内涵本质通过剧情的发展体现得淋漓尽致。剧中无论在空间环境布局,还是在汉字、汉服、器皿等设施细节的处理上都非常引人入胜,经典的中式传统风格为当代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与参考,其意义与价值可鉴。
关键词: 琅琊榜 建筑环境 传统文化 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7-0152-02
Abstract:
"Langya List" is based on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by Haiyan, which is delicate and smooth, and is seen as one of the rare ancient costume dramas in recent years. The play tells the story of revenge by Sumei Chang. As a new benchmark for costume drama, the Langya List vividly reflects the Chinese culture. Whether in the layout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or i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lothing, utensils and other details of the facilities are very fascinating. Classical Chinese traditional style provides many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design.
Keywords:
Langya List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esthetic value
引言
作为古装影视剧的新标杆,《琅琊榜》在阐释传统文化仁、义、信、孝、情、礼等传统文化上通过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剧中的环境、人文着装、设施配置等艺术手法处理更是戏中一绝,包括中式传统园林建筑、汉字、汉服、器皿设施等各方面有着深邃的儒道佛家烙印,是典型中式传统文化意境之美的再现。
一《琅琊榜》剧情释义
琅琊榜是琅琊阁依据江湖人士每年在江湖上的势力,制定的一种排行榜。琅琊榜首是江左盟盟主——梅长苏。梅宗主凭借着卓越的才学得到了江湖各大侠士的庇护。但他还有一个身份,他就是林殊,十三年前赤焰军少帅。因为当年朝堂两大奸臣诬陷赤焰军主帅林燮造反,意图谋逆皇位,梁王生性多疑,自当下令灭林燮一家以及自己的长子萧景禹一家。十三年前的战役当中林殊得以生还,却不得不挫骨削皮才能恢复常人的姿态。某年冬天,他跟随着自己结交的好友重回金陵,完成他的复仇大计。“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朝廷当中梁王的两大红人都为了夺得麒麟才子而费劲心机。梅长苏最终选择了最不得宠的靖王,用他的话说,更具有挑战性。可是只有靖王自己不知道,梅长苏就是他儿时的玩伴,他心中挂念的挚友兄弟——林殊。因为心中有大义,所以私人情感,相见的欢喜只能暂时搁置。梅长苏借助着兄弟的帮衬成功翻案,为九泉之下的父母洗清了冤屈,为天下人讨回了公道。
二《琅琊榜》中建筑环境之美
《琅琊榜》中所提到的中式传统建筑群体数不胜数,剧中传统中式园林建筑景观及人文环境之美,我们以剧情顺序先后展开分析。
(一)琅琊阁的优雅
如剧中所现,但凡听过琅琊阁之名的人,都知道它位于琅琊山顶,是一处美轮美焕的风雅庄园,园内亭台楼阁,秀女灵仆,园外一条宽阔的石板主路,蜿蜒而下,直通山脚的官道。天南海北、水陆两行的人都可以很轻易地到达这里,可以很随意地入它的门庭。而每年更新一次的各大排名榜单,既是琅琊阁回馈江湖的大礼,又有俗称琅琊榜。
琅琊阁的建筑外形尤为简洁,山林之间错落拼接着高台建筑。饲养的信鸽将外界的信息传来之后被放进了木质的鸽子笼里。阁主蔺晨的起居室内摆放着书写的案台,案台背后则是可以望远的窗户口,窗户是简易的木质结构,古代的窗户是直接手动用木板装卸采光通风,窗上糊上油纸,不但可以防雨雪湿破,而且还能增加透光度。屋内四处可见的书柜,上面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屋内书香气息十分浓烈。空间在不少细节之处勾勒出儒教抑或禅宗的意境,美不胜收。
(二)宁国侯府的端庄
剧中人物宁国侯谢玉是海宴小说《琅琊榜》角色之一,是前后反差最大的角色。原是低职阶位的臣子,后因娶皇帝的妹妹莅阳长公主以及赤焰军一事渐渐成为大梁国宁国侯。作为国侯的尊贵身份,其所居之府侯府大门,入目便是一道影壁,壁上“护国柱石”四字竟是御笔。剧中并没有指出具体的占地面积,但从他的五口之家和数十名家丁中不难得知,宅子面积不小。按贵族世家的常例,除非是迎接圣旨或位阶更高的人,一般不开中门不入正厅。
正厅是人流活动最多的地方,清一色的红褐色家具呈现在眼前。因为谢玉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几、案,是家中常有的家具。几案后面用纱帘遮挡隔断出来的是一间会客室,正厅的主人位后有直接通向起居生活区的道路,这是公共区域和私人区域很好的分隔方式。再看府上的园林区域,有休闲的石凳,种植大面积的植物,地下用鹅软石扑出的小路,还有随处可见的月洞门、池塘和房屋连接的廊道,都体现出宁国侯的位高权重。园区内所有的铺装都显得格外精致。再看居室环境,古代人的居室一目了然,除去清晨的鸟叫,居室分外安静。居室前的路用大理石铺装,宽阔和平整,且居室不予其他各室相连,没有廊道没有后门。并且居室一定在整个园林的后方,各空间通过相应围合彼此关联、遥相呼应,功能布局合理,恰恰与正厅会客室形成了动静的鲜明对比。
(三)靖王府的气韵
靖王府是梁王第七个儿子萧景琰的府邸,靖王是一名百战不殆,刚正不阿的皇子,统领上万精兵,但却得不到父皇的恩宠。因此他的府邸相对于誉王府就要显得简陋一些。府邸内有一个练兵场,练兵场四周是荒山野岭。靖王府的正厅也十分冷清,几张几案和书柜,一块雕刻着金属睚眦的背景墙,还有打仗时要用的兵器,地上铺着几张草席,除了建筑群体从外观上看肃穆庄严,空阔以外,还真体现不出这是一个王爷的府邸,不过空间简而不陋的阳刚之气颇具气韵。
(四)誉王府的奢华
誉王是梁王的第二个儿子萧景桓。誉王深谋远虑,头戴七珠王冠,在宫中也是位高权重的王爷。誉王府相比于靖王府要显得雍容华贵了许多。府上木材的成色是红褐色为主,园林与建筑的规划也十分巧妙,每条走廊都是蜿蜒曲折相连,廊道两侧都可以看见雅致的园林,可谓曲径通幽。誉王的正厅蓬荜生辉,最具特色的是那座雕刻精细的背景墙,雕刻不仅面积大,而且排列四四方方,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觉。
誉王府从空间结构来说,以木构架形式为主,以显示主人的成熟稳重。中式建筑的组合方式信守均衡对称的原则,次要建筑分列两厢,主要的建筑在中轴,形成重要的院厅,而其四平八稳的建筑空间,则反映了中国社会伦理的观念。中式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木材结构的间架,正面为门。中国自数千年前即使用木材,发明桥梁间架,因为木质象征生命,而中国文化强调生命的感觉,因此这种特色直保留至今没有改变,这是誉王府的鲜明特色。
(五)苏宅的深邃
苏宅是《琅琊榜》主人公梅长苏的居所,都知道梅长苏以萧景睿朋友之名暂住在宁国侯府上的雪庐里,借着身份暴露被杀手追杀之由,自己就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通过剧情延展,我们可以看到苏宅的整体构造,宅中园林分别划分为花园、池塘、竹林、石路。建筑划分为四面通透的会客室、休闲廊道、习武区域、暗道及气质雍容的书房,最后则是梅长苏的私人居室,这是从功能上的划分。从形式上而言,苏宅整体风格与琅琊阁大相径庭,建筑材料采用的大多数是浅木纹,尽显清新优雅的格调,配上大片的竹林,充满了禅意的韵味。因为梅长苏好看各种书籍,因此只要是能摆下书籍的地方,都能看见布列整齐的书柜,连床榻边上也是。在苏宅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书架,分别是:卡尔利实木书架、黑胡桃实木书架、黑胡桃置物架、黑胡桃实木斗柜等。苏宅还有情致雅趣的帷幔、老榆木茶几、简约大气的隔断、各式各样的地灯。空间在不同的局部处理上繁而不简,简单而不单一,颇有道家风范,而空间密道的设置更显深邃与神秘。
(六)皇宫的庄严
但凡是古装剧,都会有皇宫的出现,皇宫里陈列的物品一定是当下社会最具有特色的物品,皇宫的规划布局也是所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布局。我们来看看《琅琊榜》中梁朝皇宫的整体布局。首先入宫之前必有宫门,宫门高耸坚实,门外有禁军把守。汉代宫墙一般用版筑土夯或以土坯垒成,外涂一层坚硬的朱红色细泥沙,这种墙砌的手法与平民房屋不一样,这种更加坚固。通过宫门,宫内的布局为东宫和西宫,汉代尚“右”,方位以“西”为尊,西宫就是皇室正宫,即所谓“公宫”。太子所居东宫,宫城之内的干路有三条,两条平行的东西向干路贯通宫城,中部有一条南北向干路纵贯其间。两条东西向干路将宫城分为南、中、北三个区域。前殿北侧为椒房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
从皇宫的建筑特点中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融合着庄重和优雅的双重品质。例如:我国史记所载,未央宫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山水沧池,亭台楼榭,布列其中,其建筑形制深刻影响了后世宫城建筑,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然而早在秦代,统治者已注意到以人造山水来美化皇宫环境,如秦始皇就在咸阳宫东边修筑了兰池,建造了蓬莱山,但在皇宫之内修建人工湖、筑造假山却是始于西汉未央宫。汉武帝时修筑的建章宫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宫内修了太液池,池中筑了蓬莱岛,这些做法和池山名称,一直为后世帝王宫城所效仿、沿用。
三《琅琊榜》中传统汉文化之美
(一)精妙绝伦的汉字
汉字是唯一沿用至今的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历久弥新,至今仍然充满活力。汉字及其所记录的汉语,精妙绝伦,其艺术性盖诸文字之冠。少有文字的书写能成为一门艺术,更无一能达到汉字书法艺术之高度。碑帖、篆刻、牌匾、楹联、尺幅、扇面,样样精妙绝伦。汉字的一笔一画,无不体现祖先们的智慧和对世界的理解。所谓中国哲学,在汉字的构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汉隶是被广泛应用而著名。汉隶是汉代隶书的统称,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笔势生动、韵味无穷、风格亦多样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剧中能更好地读懂编剧的意思。
(二)精美华丽的汉服
历经秦朝的严苟政治,刘邦以平民得天下,力求予民休息,一般制度多无太大改变,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南北朝时顺延了下来。《琅琊榜》剧中百姓穿着丰富多样,其中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著名的“留仙裙”风度翩翩、精美绝伦,更是剧中人物着衣特色之一。
(三)精致典雅的家具
剧中时常席地而坐是时人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大量的漆器以及本土家具典型事例,有高坐、低矮家具混用的特点,但仍以低矮家具为主。
1
床榻。席地而坐的汉代,床和榻都比较低矮,且由于使用最广,造型也极为丰富。床的种类包括:四足平台床,是汉代最普通的床,带托角牙子平台床,四面都有牙子装饰,是平台床的发展。至于榻,种类更是繁多。有独坐方榻,四腿长方榻,有帐饰的独坐榻,单扇,双扇屏风独坐榻,带花牙子连坐榻。
2
几案。剧中的几案,用途广泛,式样也很多,有读书用的书案,也有进食用的食案,以及放置用品的案。食案中有方有圆,腿子也有高低,形式变化各异。造型纹样线条流畅,非常丰富。装饰花纹多用云气纹,变化多端,极为生动。配以艳丽的红与黑和光亮照人的漆质,真可谓精美绝伦,令人振奋不已。
3 屏风。彩绘漆屏风:木胎,长方形,下足有座,屏风两面皆有彩绘。
一面是红漆地,以浅绿色油漆彩绘,中心绘一谷纹璧,周围绘几何方连纹,边缘黑漆地,朱绘菱形图案。另一面,黑漆地,用红,绿,灰三色油漆绘云纹和龙纹。龙身绿色,朱绘鳞爪,作飞腾状,边缘朱绘菱形图案。陶立屏:长方形屏身,下有两个墩式足。这种立地屏风的造型,后世沿用很久,直至唐宋。玉座屏:是一种以装饰为目的的小巧的座屏。富丽而典雅,很是讲究。
剧中还出现了髹漆工艺。采取黑地红绘,色彩艳丽,漆质光亮,做工精细,造型别致轻巧,是典型的汉代家具装饰手法,充分体现出辉煌的大汉风采。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琅琊榜》剧中的经典场景及汉字、汉服、器皿等设施所呈现的环境与物化之美虽不能以偏概全,但不论古今中外,不论社会如何发展,能支撑我们所有理论的都是上下千百年来不朽的文化和传统。《琅琊榜》的热播之所以出现空前绝后的反响,不单是因为制作团队的精良、细心,更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再现。剧中南北朝所呈现汉代时期以来的艺术设计思想、艺术风格特色,无疑为我们全面把握汉代以来的艺术设计和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与参考,其意义深远。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宫羽的亲爹有什么好可惜的啊 (清清)
- 有没有人觉得刘涛和胡歌的选角其实蛮奇怪的 (Joy)
- 脑洞:重刷琅琊榜,突然就理解甄嬛传里不让华妃生娃的皇上了 (寻久)
- 2025再看一遍《琅琊榜》 (KH)
- 情节角色|《琅琊榜》中的“过去时”(未完,更新中) (花香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