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与纠正语法的妈妈
shuming
虽然有看过很多研究,说反社会人格的人脑图跟其他人不一样,很可能是天生的 (也有可能发展出反社会人格后,脑区活动才变得不一样?)
但是有没有可能,男主的设置要探讨的是,他14岁时因为没有表现出符合大众期待的情绪,而被家人标签为是反社会人格,然后这变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让他真的成为反社会人格?又或者说,从“没有共情与为他人悲伤的能力”到真的动手去“结束他人生命”之间,其实有很大的一段跨度,周遭环境非常恶劣才会把人推向那个恶劣的极端。
杀人犯大多不能共情,但不代表不能共情的就一定会去杀人。
另外,他妈妈的行为,半夜睡不着给别人打电话(完全不考虑别人),然后还纠正语法(微小错误零包容以及控制欲),很有可能是她一步步把儿子的反社会人格显化?
所以反社会人格是born to be也是made to be吧?
啊,我自己也要警惕。我也是一个喜欢纠正语法的妈妈,以及我从没有在儿子身上观察到guilt和grief.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男主的杀人动机是? (哈密瓜精油皂)
- 真的有这种儿子都想嫁祸的爸爸吗? (德宝小行星)
- 我还是觉得Elena不好看 (说走就走)
- 第5集|第五集给我看笑了 (爱看美女)
- 只有我觉得凶手是女主吗? (土土微博别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