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救系列——对话1
西红柿
被流量、爆款、标题党裹挟的边缘新媒体人:
一边放弃:没有勇气投递心仪的媒体平台
一边自救:或许读研可以有另一种可能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人物对话,是小组里一个朋友。她和我一样,是一个裸辞的打工人。其实这篇对话是比较浅的,但我不工作后,开始喜欢这种“浅”了,因为哪有那么事情都是有深度的呢。只要简简单单的记录,不要加金句、不要标题党、不要情绪渲染,我们只要能从最简单的事实中看到问题,有共鸣,就是我想做的了。
Q:先从你上一份工作说起吧,为什么裸辞呢
A:怎么说呢,了解了一个行业发展的模式后,不太能接受一些规则了,更主要是想跳出来。
Q:那是考虑转行么?
A:转行是一定要转的。
Q:你具体是哪个类型的媒体公司,工作模式是啥样的
A:基本业内公司是一样的吧,可能有靠谱的吧,但我不想再试错了。
Q:我的前公司是自媒体,是没有采访权的那种,你的呢
A:我的也是,就是“复制”与“粘贴”(略有夸张哈哈)。
Q:是不是说采访的成分不多,很多是做编辑整合工作,写那种自媒体爆款、什么10万➕、标题党等等。
A:对的,所以就无法接受。
Q:懂了。这可能是大多工作后的人想转行的原因。有没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觉得那个选题和标题为了流量而做的,但是你觉得不太好的?
A:借热点发酵事件蹭流量,不要客观公正不要深度,就是要搞一些噱头引起争议。
Q:可能我们大多数都接触的是这种,真正媒体的我们其实没摸到过。
A:对。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现在去面试想去的一些媒体,很难。
Q:你具体专业学的是什么
A:在一所师范院校,学广播电视学。
Q:那你工作做的是写文字,不是编导这类的么
A:文字,原专业采编读写等都有涉及,但是无一精通。
Q:你有觉得课程设置奇怪或者不理解的么
A:课程偏理论实操太少。
Q:哈哈。我高中是理科生,但我大学报新闻一个是喜欢新闻,一个是不想学理科,但我大学新闻方向是财经新闻,我还学了高数、会计、金融、银行货币等等。
反Q:那你就业有更广的选择吗?
我:没有,我对这些不感兴趣。我就想做人物或者话题报道哈哈。非常专一。
A:真好,我并没有特别专一的选择,就业快让我失去我最初的想法了。
Q:你们老师你觉得咋样,有没有还可以的。像我大学只有那么两个不错的,其他都比较水吧。学不到啥。
A:和你差不多,有的教授只是ppt的复读机。
Q:那你当初报这个专业是因为什么,高考后大多人会报考会计、医学、教师等等比较常见的几个专业,这个还蛮少的。
A:那个时候可能就是记者滤镜了,外加要揭露社会黑暗的正义之心。
Q:是因为看什么书或者以前哪个媒体人或者哪一档节目影响吗?有的人就是《看见》,有的是央视,有的是凤凰卫视等等。
A:不太记得具体了,现在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笼统的了。
Q:那你去大学后,你的同学们学习状态、态度怎么样?像我们班就是一半是被调剂过来的,所以并不喜欢这个专业。
A:除了个别人在采访,拍摄作品剪辑上展露超于旁人的天赋外,大家都是得过且过求及格。
Q:那他们毕业之后大概做的是哪些工作呢?
A:考研考公,教辅,少部分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几乎没有。
Q:那你自己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媒体想去的是哪些
A:媒体的话,我现在还关注的是南周。公众号除了南周外还有一个GQ报道,已经没有勇气去投递了。接受了社会的毒打后,就是努力做好一个普通人了,虽然想竭力找到正面的事情,并没有。
我:我大概今年前半年是这样。不过自己调整好了,然后自己也想了解下我们这个专业的问题。所以做了这事,反正我现在也是辞职。
对方:要值得一说的话就是曾经失败的考研经历,之前备考的是浙大的新传专硕,后来没接受调剂。豆瓣现在有一个后悔学新传小组,我想我之后再备考是否还会再选择新传了?到底意义是什么?
我:我其实还想读新闻或心理或社会学,不为工作不为啥,就是自己想学。但好像国内这个专业还是挺水的,而且想了想不一定非要在学校才是学习,我们都上过大学也知道大学不一定学到东西,我对国内教育很悲观(哭出声来)。
对方:不是你悲观是事实。
我:既然我不为就业和学历,我感觉就不用一定要挤破头去读。但是读研会可能有另一种可能性,所以啥都是做了才行,不做就没有任何可能性。
对方:是啊,哪怕是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Q:嗯。就是要去做,想是没啥用,而且空想会更痛苦。不过除了这些悲观的,你能想到一些好的收获吗?
A:有,除却眼界阅历所带来的限制外,我会比身边的同龄人更理性些(maye我自封的哈哈)。
(此处插一句,问到这里我双脚双手赞同了这句话!)
Q:啊说的太对了!因为其实我没多少社会毒打,因为工作关系,看到听到接触到很多,然后很多事都不觉得大惊小怪,会更理性的想。
A:对,这也算是我现在还有的慰藉了。
(对方)Q:如果有机会,你还会想去传统媒体吗
(我)A:我现在可能很想去纪录片团队,就是大家都是做事情的,不搞人际关系没有上下级,就为了做好一件事在一块。但是如果有比较好机会,自己也能做点写点什么的传统媒体,也不排斥。
(对方)A:真好,我这边毒打更多是来自人际关系职场规则。
(我)A:对对。所以希望有个很单纯做事的团队。我以前的公司已经算很好了,但是创业公司到最后没钱就需要商业变现。然后不做好内容,所以大家都走了。
(对方)A:对啊这又是个现实的问题。
(我)A:嗯以前年纪小,还总骂公司,这两年也理解了,没有办法。
(对方)A:业界工资不高很辛苦,投入产出实在是太不成正比了,哪怕是愿意为爱发电的人又能坚持多久?
(我)A:我们同事基本都做抖音或电商了去了,因为没有好的内容公司。
Q:是的,你毕业几年了?
我:我六年啦。每年可能都有瓶颈想转行,反而今年确定了还是想做文字,可能是我现在又脱离了社会的毒打,忘记了教训哈哈。
对方A:噢噢。不瞒你说最近在思考转行,也在研究市面的抖音和电商。我觉得吧,都可以去尝试。我以前觉得一定不要干嘛干嘛。如果能确定就很令人羡慕了。我现在就处于迷茫的状态。
我:现在想通了,觉得都是一种尝试。最坏的结果也没啥。不过我确定我做不了抖音和电商。我连抖音都没下载过,主要不喜欢那种流量至上的想法吧。
对方:是,流量为王,目的还是收益,我之前不玩抖音还被同事暗讽(裂开的表情)。
我:嗯嗯,反正想通了。那么赚钱,也都是赚到公司,我还是打工的,不如开开心心做内容,穷一点就穷一点。
A:跟你聊的这些也给了我一些想法。
我:就可能可以互相启发,因为我们专业和工作经历还是差不多。这个就同事、同经历的人可以互相理解啥的,不做这个的就不知道我们在烦啥,那我整理整理,写好之后先给你看,我就那种记录整理,就不像工作那种添油加醋加金句啥的了,简单原始一点。
(整理完,果然很简单,比我以前写公众号硬憋金句快乐多了。其实我以前就是一个非常喜欢录音听打的人,大家都不喜欢整理录音,只有我超爱)。
总结:
(1)大学能够教给我们的很少,不够专业,思维也不够开阔;
(2)想要去能够做新闻的平台,但很难够得上;
(3)如果在自媒体,大概率就得接受新媒体的几大定律:爆款、吸睛甚至抄袭、无脑、低俗;
(4)未来是转行还是继续坚持;
做这一行不可否认是有收获的,而且我相信这一点一点的收获,也许转换不了物质上的回馈,但总有一天,可以内化成我们自己的力量,这个还是吸引我们想要继续做这一行的原因之一。
大家对于相关话题有自己的困昏或者经验分享吗?或者有和我们不同的经验,就可以在这篇文章进行讨论,大家看到可以一起讨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新传互助|小厂实习走/留抉择求意见 (却右一)
- 新传互助|毕业两年,说一点经验吧(楼主终于可以发言了😂) (双色茉莉)
- 2025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岗位报名将于5月19日... (取经人)
- 高考季|(已劝退)稳上中国传媒大学的新传专业可以报吗 (夸克暹罗猫)
- 不想后悔|高三生本科学法还是新传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