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梵松说

梵松说((非官方的)550A科幻陪练营)
2020-11-26 21:48:0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梵松说

    梵松说 ((非官方的)550A科幻陪练营) 楼主 2020-11-26 22:00:10

    一星短评:可以包容这种作为思维游戏的科幻创作,不过这部的选题和展开在思维游戏里也算相当贫乏的了。续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全新纪》The Man from Earth: Holocene (2017) 的豆瓣打分截止2020年11月只有4.9分,没兴趣去看了。与其讲狗尾续貂,或许可以说,原本就是沐猴而冠。

  • 梵松说

    梵松说 ((非官方的)550A科幻陪练营) 楼主 2020-11-27 13:37:45

    选题我觉得还是很好的。展开的话,也有这种风格,不是写剧情,而是详细分析假设中的问题,记得科 选题我觉得还是很好的。展开的话,也有这种风格,不是写剧情,而是详细分析假设中的问题,记得科幻世界看过一篇讲“机器人恍惚峰”的,伪科学实验报告,印象很深 ... 奇幻群群主
    是科幻世界2016-05登的藤崎慎吾的《由"恐惧谷"到"恍惚峰"——及其政策面的应用》吗?https://csfdb.scifi-wiki.com/admin/works/4887
  • 梵松说

    梵松说 ((非官方的)550A科幻陪练营) 楼主 2020-11-27 14:58:21

    选题我觉得还是很好的。展开的话,也有这种风格,不是写剧情,而是详细分析假设中的问题,记得科 选题我觉得还是很好的。展开的话,也有这种风格,不是写剧情,而是详细分析假设中的问题,记得科幻世界看过一篇讲“机器人恍惚峰”的,伪科学实验报告,印象很深 ... 奇幻群群主
    找来看了。恍惚峰这篇和男人来自地球之间的差别,我认为不仅是展开探讨和提出假设的区别,而是作者的思想观念的差异。 藤崎慎吾我看得少,从网评来看有说他是日本科幻新本格。单说恍惚峰这篇,AAI和NNI是点缀的添头,核心传达出的是科学哲学中的贝叶斯主义——不因新证据立刻动摇对已知经验的可用性,而是试验积累来比较不同假设之间的置信度(conditional credence)。当然,首次证明或证伪都对置信度的影响很大。 同样是提出了“上帝”这个话题,恍惚峰的处理是提醒这次实验后的新证据或许提升了这一古老假设的可能性,也保留了在未来更多证据出现后,导向其他假设的可能性。 来自地球的处理就不同了,基本是絮叨“我就是证据,随便你问,你会信的”,我看来只是披着波普尔那纯粹演绎证伪法的“可证伪”式科学观的外衣,试图与现代经验科学过过招,内里包裹着的还是美利坚人民那颗耶稣传统文化传教的心。 自从休谟提出问题,怀疑因果联系的理性依据并进而质疑科学归纳法的普遍必然性之后,可以说“归纳和整个经验科学没有合理性,只是有效而已,如同蜘蛛织网一样是条件反射。” 不过,陈晓平认为:”可以说,休谟论证给予整全合理性理论以致命的打击,但这并不表明局部合理性理论也不能成立。“ 20世纪90年代起,可以说贝叶斯主义正在成为归纳推理的新范式。艾伦·查尔默斯在《科学究竟是什么》的某版序言中曾写到:“科学哲学中当前最有影响的学派是,设法在贝叶斯定理即概率计算定理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科学观。“ 我觉得在21世纪,不必苛求科幻作者一定要搞出个休谟新解或者对贝叶斯方法的奇妙运用,但有意或无意在作品中带上了贝叶斯主义的影响,更有可能让作品的观感与评价上一个台阶。 参考阅读: [影评]The man from earth:一个没有必要的假设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567248/ [书评]归纳法的橱柜中移不动的尸骸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535576/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