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理论|我觉得消不消费主义主要看是自己愿意还是强迫别人认同
吃茶疯云
组里好多讨论这个算不算消费主义,那个算不算消费主义,其实我们有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为群体的利益发声,对个人的选择闭嘴。
这句话本身跟消费主义没有关系,但是我赞同它的后半句。对个体行为而言,只要他/她喜欢,他/她付钱,无论买什么都不算消费主义。只有当他/她要求别人也必须认同他/她的消费行为、消费选择和消费理念的时候,才构成了消费主义。
举例来说,你有个闺蜜,她爱好香薰,花所有的工资买蜡烛精油香料这些,有时候仅仅为了包装好看就买回来,连拆都不拆,为了买这些每天只能吃泡面。但是这是她个人选择,只要她没有给你洗脑“香薰是高雅爱好,就得这么贵”“为爱好花多少钱都值”,也没有立“我有高雅爱好你没有,所以我比你独特”的人设,那她就不算消费主义,只能算是“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这是个人的情况,商家的情况分两种。
如果商家试图让人形成“玩香薰的就是高雅,她们那些俗人不懂”这样的概念,那商家是消费主义。如果商家的态度是“香薰就是烧钱的爱好,你要是喜欢就来,不想花钱也不爱好你就不是我们目标客户”,那也算不上是消费主义。不管成本多低卖价多高,商家有权给自己的商品定价,市场接受不接受,亏本还是大赚,都是商家自己“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总结就是,对于个人而言,不试图通过商品立人设的,就不算消费主义;对商家而言,不试图形成鄙视链的,就不是消费主义。
但是实际生活中无论个人还是商业组织,都是很复杂的。闺蜜玩儿香薰也许不全是为了立人设,但也不纯粹为了热爱,可能或多或少两种都有点,也不会每时每刻都试图给你洗脑,可能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也不能就判定她100%是消费主义。可能主要是热爱但也稍微有点儿消费主义,也可能主要是消费主义但也有部分是热爱。商业组织就更复杂了,宣传啊营销啊品牌形象啊目标客户啊啥都得考虑,但主要还是为了市场回报,所以我觉得只要消费者都比较清醒,拒绝消费主义话术,慢慢地商家也就不来这一套了。但是人群基数这么大,总是有人吃这套的。更别说有些奢侈品牌,就是靠鄙视链形成品牌价值的。可能这也是人性吧。
所以我觉得,XXX是不是消费主义这个问题,也并不是只有“是”或“不是”两个答案,大多数时候也只能说,可能多少有点儿受消费主义影响吧。但是这真的是很难避免,毕竟谁能完全100%地不虚荣呢。
所以我觉得对个人来说最好的策略仍然是,为群体的利益发声,对个人的选择闭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非常理解和清楚消费主义,可是还是想拥有怎么办? (夏天的西瓜)
- 具体案例|不能一直用一款洗发水? (月下细看)
- 聊聊理论|衣服必须要追求“质感”吗 (m(_ _)m)
- 具体案例|蒸汽眼罩是消费主义吗? (momi)
- 具体案例|七十多块钱的日程本 (魔合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