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笔记:伯南克暗示不会推出第三轮定量宽松

7/21

7/21 组长
2011-06-08 22:27:0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7/21

    7/21 组长 楼主 2011-06-08 22:28:47

    G20新尝试:抑制粮价波动 英国《金融时报》 哈维尔•布拉斯 伦敦报道

    20国集团(G20)即将做出一项尝试:通过收集整理全球农产品库存和产量方面的更详尽的市场信息,来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

    目前,由于产量不足、需求旺盛,加之库存降至数十年来最低水平,世界经济正陷入自2007年以来的第二轮食品价格危机。这项命名为“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Amis)的计划可谓应运而生。

    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周二警告称,今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很可能继续维持在高位波动的走势。这一迹象表明,粮食涨价压力不会在近期内减轻。

    发起这项计划的法国农业部长布卢诺•勒麦尔(Bruno Le Maire)表示:“市场不能盲目地运转。”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我们需要可靠的库存和产量信息。”

    法国已将粮食安全问题当作今年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工作重心。它将召集G20成员国农业部长于本月在巴黎举行会议。法国官员表示,Amis计划的启动将排在议程首位。

    各国农业官员们一直依靠零零碎碎的全球农产品供应和库存信息,这阻碍了他们的决策工作。尽管美国等一些国家会公布及时、详细的数据,但包括欧盟(EU)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家都远远做不到这一点。迄今一直对本国农产品库存水平保密的中国,也将加入Amis计划。

    勒麦尔表示:“(中国)第一次准备公开相关数据。”

    他表示,北京方面在政治上仍存在一定的顾虑,不愿完全公开库存水平。他补充道,中国将“逐步”披露相关数据。

    各国农业部长将于6月22日至23日在巴黎会面,讨论相关细节并授权粮农组织为该计划设立一个秘书处。

    Amis计划将从粮农组织、各国际机构和G20成员国那里获得数据。

    据一名G20官员透露,该计划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启动,一开始只会涵盖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的月度数据。

    译者/陈云飞

  • 7/21

    7/21 组长 楼主 2011-06-08 22:43:58

    林毅夫:中国面临通胀和房产泡沫风险 《华尔街日报》

    据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周三报导,世界银行(World Bank)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Justin Lin)称,中国经济仍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房地产泡沫等风险。

    报导称,林毅夫在接受新华社专访还表示,中国需要居安思危,适时进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世界银行在4月末上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预计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较2010年增长9.3%,明年增速将达8.7%;世界银行预计中国今、明两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分别较上年增长5.0%和3.4%。

    此外,林毅夫认为,世界经济目前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全球经济复苏依旧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对此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 7/21

    7/21 组长 楼主 2011-06-08 22:47:37

    贝南克:经济复苏之路仍不平坦 《华尔街日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周二表示,2011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应该会恢复加速增长态势,但经济摆脱衰退虽已有两年之久,复苏之路仍不平坦。

    贝南克在亚特兰大向国际银行界人士表示,美联储仍有必要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立场,重申利率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低位的预期。他预计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恢复加速增长态势,并承认当前的经济形势,尤其是就业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贝南克称,经济似乎仍在温和复苏,但行业复苏速度不均衡;而且从高失业的角度来看,经济复苏的速度实在缓慢。

    贝南克预计,随着经济增长动能在下半年增强,失业情况会较5月份有所好转。但他表示,美联储将密切监控就业市场情况。

    贝南克同时重申他对近期通货膨胀上升只是暂时现象的看法,称鲜有证据表明某些领域价格上涨的趋势正在向整体经济蔓延。

    他指出,如果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在当前水平或当前水平附近持稳,整体通货膨胀的上行压力就将减小,近期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就将被证实只是暂时现象。他表示,近日某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回落,这可能是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正在回落的一个信号。

    贝南克称,长期通胀预期仍然稳定,但强调美联储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控制通胀。

    贝南克称,刺激措施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正在减弱,对政府开支进行任何突然性的调整可能会弄巧成拙,导致经济复苏停滞。

    他呼吁决策部门制定可信的长期财政整顿计划,在多年的时间框架下逐步削减开支。

  • 7/21

    7/21 组长 楼主 2011-06-08 22:55:40

    世行认为中国应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   【财新网】(记者 霍侃)世界银行认为,中国不应该过于担心部分数据下滑,而应该关注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需要进一步收紧。

      世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Hans Timmer)6月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走出金融危机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集中精力解决各自面对的挑战,如通过结构改革实现平衡增长、应对通胀压力等。世行当天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4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滑,引发了市场人士对货币政策调控过度和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对此,汉斯·蒂莫认为,比工业增加值数据更重要的是,应对危机的刺激政策带来的风险,如信贷过快增长、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等,这些现象显示中国已经达到增长的极限,应该关注如何更加可持续增长,货币政策应该继续收紧,同时由于财政支出水平仍然很高,财政政策也需要收紧。

      “目前是温和的下滑,看到了紧缩政策的效果,而且是循序渐进的,这是积极的现象。”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经济学家韩伟森(Ardo Hansson)说,一个月前发布《中国经济季报》时,有点担心政策过度收紧,导致经济走走停停,现在看来这种风险很小。“现在的下滑,是调控打算达到的目标,不要太担心。”

      世界银行预计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3%,比2010年低1个百分点,但仍然是较高水平,远远快于其他国家。

      汉斯·蒂莫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今年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食品价格上涨。而且,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越来越密切相关,因为食品生产非常依赖能源,这也是非常关注中东和北非问题对能源价格影响的原因。

      为避免过高的通胀压力,汉斯·蒂莫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该继续货币政策紧缩,同时金融危机中的财政刺激政策还没有退出,也应该考虑收紧财政政策。

      韩伟森认为,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控制在4%以下的可能性非常小,可能会在5%左右,货币政策仍然有紧缩空间,因为基准利率仍然比金融危机前低1个百分点。

      对于中期风险,汉斯·蒂莫指出,中国应该确保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做好准备应对经济结构变化、出口地位变化的挑战,找到经济再平衡的方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9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