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慢跑杂记 记录我的跑步心情*************
下课了你们走吧
(一) 前两周复习考试时最大的动力,就是觉得考完终于可以没有负担的跑步了,这种动力既不高尚,也不实用,所以可以想象考得有多么悲催。但是,能够无忧无虑的跑步了,倒是真的,至少在一个多月后的发布成绩之前,又能参加一场半马了。 可惜这天气实在太不给力,已然5月,却还是阴风怒号,淫雨霏霏,范文正公见到此景都会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之情,我等平平之辈还能怎样呢。 从入春来开始跑步,就常被老天爷眷顾。4月在学校夜跑,正酣,天降疾雨,没有发生什么雨中邂逅撑伞美女的动人故事,只好又跑了10几分钟到家,已浑身尽湿。5月,考试前一日,无心向学,趁着夕阳还没下班,出去跑步解压。偏偏等我跑到距离家比较远了,风云突变,天气开始讨厌。于是又被洗冷水澡了。 不过,除了这两次不快,或者说很痛快,这两个月的天气倒还是签了合同般的保持了周末下午6点多到将近8点都有充沛的阳光供给,不得不说很神奇,有木有?可见爱尔兰这怪天气,虽然一日之间会变化无常,但是宏观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于是这个时段就成了我的固定跑步时间。 而跑步的地点则是从市中心的河滨公园通往大学的一条沿河小路。之所以能忽然这么热爱跑步,和这条近乎世外桃源的小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正是由于这条小路绝佳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路况,让我跑步的那股冲动更强更持久。小路的一头就在距离家步行5分钟的河滨公园。从来没有官方的说法认为这是一个公园,这里面除了石头铺砌的路面、一块狭长的沿河的草地和几条长凳以外也并没有任何公园的模样,倒是一边围墙上的各种涂鸦让人会觉得这是是非之地,敬而远之。但是,在城市的中心,存在着这么一个地方,流着河水,长着绿草,隔离了喧嚣,过滤了市井,给它一个优雅一点的名字,又何妨呢? 从河滨公园直走,过了石头铺的一段,就是平坦且笔直的沥青路了。一边是河流,河对岸就是长满杂草的荒地,再往远眺便是围住这一块地区的山脉,远山连绵,郁郁葱葱,给眼底抹上一片绿。沥青路走大约10分钟就到底,随着一个90度的转弯,就拐上了一条从来没走到过尽头的沿河小径。据说它可以通向几十公里开外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一点我是完全不会怀疑的,因为凭这条小路的自身条件,搭配多著名的景点都不能算高攀的。 沿着这条小路往大学的方向漫步,会感觉的河水时而湍急,时而平静。正如路边的树木,在前一段还比较稀疏,恩惠般的能施舍进来斑驳的阳光,往后就越发茂密,霸占了小路的整条领空。但是再走一段,又会出现一段没有树木的草地,豁然开朗起来。河水里面则是另一番光景,野鸭、白鹅和鱼群都遵循着老聃的节奏,鸣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不时的几曲鸟鸣,几声鸭子扑水中,溪涧显得更加宁静。 徜徉此间,你会发现如此静僻的地方也有一种属于它自己的热闹:能遇到经常来访的慢跑客,也会邂逅误入桃花源的大学生;天气好的时候便会看见全副武装的钓鱼者,餐后时间总少不了遛狗散步的都市人。他们不会扎堆出现,但是在这里,你会感觉到每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都不曾走远,即使人影已经消失在树林中,愉悦的谈笑声,轻快的跑步声,单车压过枯叶的咔咔声和宠物钻进草丛的嗖嗖声都增添着这个小丛林里的活力。 其实我当初在学校发现这条路的时候,就被它所震撼了。曾好奇地沿着它往市区方向走,只是当时并不知道它能通往市区的。走了许久,身疲力竭,不见尽头,怕天黑迷路,遂伴遗憾而返。后来向朋友打听了这条路的走向后,从河滨公园出发,顷刻就到了上次所至之处,然后一路跑到大学,并不感觉很累。不得不感叹,有时候,再坚持一点就能成功;而目标不明确会让你身心疲惫,半途而废。 以上便是我跑步的自然环境,可能在这个以跑步为主题的文章里,算是有所赘述。但是我觉得把它描述出来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跑步的环境是可以直接影响跑步的心情的。而我把跑步,恰恰是看成一个和自己的心交流的过程。在跑步的过程中,身体变得更健美那是水到渠成的。同时,在心理上,变得更健康、更强大,思想变得更丰富倒是一比很意外的收获,我欣然接受了。 (二) 由于是个微博控,我能根据当时的记录,调出来开始跑步是从今年3月27日。一算下来居然到现在还没有2个月。而我已经跑了2场半程马拉松了。这也算是我平淡的人身中一个小小的亮点吧。 已经记不清当初具体是由于什么而选择跑步了,所以很多朋友惊奇地问我怎么最近变得这么爱运动了,我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有女朋友了吧?哈哈!要不怎么最近这么在意身材了!’有同学这么问。 我得坦白我跑步的初衷还真的与爱情无关,尽管这倒是个不错的题材。不过我也有一种预感,我以后若是有了女朋友,还说不定真的和跑步有关。这种预感也并非没有根据,毕竟,我现在的假期生活已经简单到平时找找兼职做做,休息的时候只要天气不会太糟糕,那一定会有规律地出去跑跑步,实在是遇到狂风暴雨,那就会在家读读书,上上网,写写文章。除了既有的朋友,能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志同道合的人只有可能是在平时跑步或者到外地跑马拉松比赛了。而在网上,我微博好友的结构已经变成基本上有四分之一都是跑友交流群的人。如果说跑步使我的生活简单化了,那么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多彩的简单。我很享受。 反正从三月底开始,我就跑了起来。那时候还在上学,再加上平时这种多雨的海岛式天气的影响,所以基本是在周末跑步。就像前面说过,周末的傍晚天气倒是出奇的好。我往往是沿着河边小路从市区一直跑外位于市郊的大学。一趟下来估计得有4,5公里的路程。最初是跑一段走一段,再跑跑,再走走。后来就能不靠走的在20多分钟跑完全程了。现在基本都是20分钟以内的事情了。每次跑个往返,一个小时也就过去了。这个除去吃饭睡觉也才只占每天生活十分之一的时间,倒成了我周末的主旋律。 刚开始跑的时候,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小路两边的风景上。一路上的各色美景可以很好地冲销疲惫。等跑了几次以后,习惯了这条路,便开始在跑步的中和自己对话了。 对于我这样一个跑步的时候不听歌的人,在长跑中唯一可以用来解闷的就是和自己的心对话了。其实我发现自己的心还是挺健谈的。它就像个北京的计程车司机,能找到各种各样话题,无需刻意的搭讪,自然而然地,就跟你侃上了。聊得失,聊未来,有时候也谈谈回忆,不时地还激发一下我的创作灵感。我们常常一聊就是好久,聊到有意思的话题,我会不禁傻笑,没有人看到还好,要不然可能会被认成是镇上的疯子了。郁闷的时候,经过它耐心的开导,会让我顿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于是立刻加一把力,跑得更快了。它不仅让我忽略了跑步时生理上的疲惫,甚至连心理上的烦恼,也能暂时地抛之脑后,或者干脆直接化解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会用跑步来解压的原因。 (三) 就在一个多月前,我还从来没想到过自己居然会去跑马拉松。人生的前23年半,都觉得马拉松是个遥不可及的东西,和我应该永远不会有交集。有意思的是,仅仅在一个月之间,这个几乎根深蒂固的想法竟然被完全地颠覆了。从现在开始,马拉松会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可以,我会努力去跑到人生的第100个马拉松。 可见没有什么是无法改变 的,只要有信念,有追求,经过努力,你会走到你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地方。而信念和追求正是从自己的不断尝试和经历中而来。我不认为从别人的言传身教中得到的所谓信念和追求可以持久,因为人各有各的追求,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也不需要所有人都为了造神舟五号而活。甚至连成为世界首富、英国王妃都不是普世的理想。所以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加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可以,但真正的路还需要孩子自己去选择,去摸索。并不是把他们送上一条阳关道就能一劳永逸的,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 貌似又扯远了,不过这也并非和我跑步的主题毫不相干。至少也是我跑马拉松时和自己的心对话总结出来的哲理吧。倒不妨叫这些为‘马哲’。比起平时宅起来在家里登所得到的‘登论’,‘马哲’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跑一场下来,一路上能总结很多,但是真正到终点还能记得的,也寥寥无几了。也许可以等到下次故地重跑,能唤起原来的记忆吧。 第一次跑马拉松,是在今年5月1日。据自己的微博记载,我是在4月24日出去跑步的时候,偶然地看到了马路上贴的Limerick马拉松的宣传。然后就果断报名了半程马拉松。那时不过才开始跑步了一个月,每次的跑量也只在8公里左右,且一周只跑周末两天。所以对这种21公里的半程马拉松还是有所畏惧的。也曾想象过会不会跑到一半就倒下来了,会不会小腿拉伤大腿抽筋等等。但是比畏惧更激烈的是好奇和兴奋。竟然能去跑马拉松了,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情,我所接触过的人,也没有跑过马拉松的。 在报名后、比赛前的那个星期里,有针对性的提高了训练的强度,也注意饮食和休息,基本达到了餐饮健康化,作息规律化。虽然知道一周的时间是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的,但是起码心理上还是有底气了。其实跑马拉松,就像完成很多其他任务一样,何尝不是一场心理战呢。能把人支撑到终点的,除了需要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内心。同时,为了跑马拉松,我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健康了,这也算它的又一个积极意义吧。 比赛当天,早早的来到了起跑点。我虽然是慢性子,但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很重要的事或者是比较陌生的事都会提早准备。那时候很参赛选手已经在起点旁边的公园内开始拉伸一下肢体,或是慢跑热身了。我对拉伸肢体没有什么概念,就不去邯郸学步了,以免弄巧成拙,拉出什么问题出来。也没有去加入慢跑热身,怕等跑了几圈身体热起了,体力也没了。毕竟作为新人,专业程度和训练量都不比那些老手。于是就在那里瞎转悠,看到马路旁边围了一些观众,在为正在进行的全程马拉松选手加油。这一段应该已经是全马的后半程了,经过的选手有的已经体力不支,但是在受到路边热情观众的鼓舞后,又加一把劲,精神饱满的往终点冲去。我彻底被这一场景感动了,也加入了鼓劲的队伍,看到有选手经过,就为他们鼓掌,给他们加油。 选手中不乏已经年逾花甲的老人,看着他们矫健的步伐,比很多年轻人都精神,难免会去思考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跑完全程。也许一千个跑者会有一千种答案吧,这不正是跑马拉松最精彩的地方之一吗?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怀着多元化的目标走到一起,不需要多么崇高伟大的意义,没有必要都把跑步上升到国家的世界的高度,只是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你也许是为了绿色和平组织,他可能只是想锻炼身体,而我呢,则为了自己的第100个马拉松在努力……长长的马拉松队伍就想一条彩虹,放出缤纷光芒。 (四) 刚开始跑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的,随着比赛的进程,原本密集的队伍逐渐拉成了一条稀疏的长线,我跑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中段。首次跑马是全无技巧可言的,由于不清楚自己的实力,我甚至连目标的不明确,只是知道跟着队伍跑。但是跑了几公里下来,队伍越拉越散,选手们都是各有各的节奏,所以已经没有什么队伍可以追随,只能挑个人当做目标跟着。 跑在我前面几步之遥的一位身材健美,体态玲珑的的小美女吸引了我的注意。她精神的马尾辫随着奔跑的步伐起伏晃动着;身着去年海湾马拉松完成者的纪念T恤在展现比赛经验的同时更炫耀着骄人的战绩;灵活的迈腿、有力的挥臂,让外行的我也能感觉到那种跑步达人的气场。虽然看不到她的正脸,但是在我脑海里,应该是一对蓝绿色的明眸,高挺的薄鼻梁,当然,还有那光亮洁白的皓齿。 跟着她跑不会错的!这是我的第一感觉。于是,在后面的10公里左右,我基本保持在她后面2到3米的距离跟着她的速度和节奏跑着。这招还真的很管用,由于她始终保持着较为均匀的速度,步伐也不算大,跟着她能使我在保持着一定的速度的同时却并不消耗过多的体力,前半程跑下来并不感觉很吃力。如果我能一直保持这样的跟跑状态,或许的我最终成绩会好很多吧,但是,我没有选择一直跟下去。 赛程过半,体力仍然富余,状态感觉良好的我竟然自信心开始膨胀了。虽然跟着那位小美女这样不紧不慢、稳扎稳打的跑下去成绩应该会不错,但是不时有人从身边超过的感觉还真的让我耐不下性子,而且在拼体力的赛场上,我一个男生如果把一个女生的成绩当作自己的目标,怎么说也有些不合适。我开始加速,先是和她并排跑了一两分钟,好让我不时用目光扫一下她的脸,看看她长得跟我脑海里的那个是不是一样。但是现在我却记不得她究竟长得什么样了,也许就是我想象的那样吧,但是如果是那样我应该会吃惊得映像深刻;或许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吧,可我也记不得我当时有什么失落感。不过我脑海里那个虚构的长相现在已经取代的她原来的容。这些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记得我在加速超过她的时候我心里是这么默默地念着的:对不起,我要超过你了。不过你依然是我值得尊敬的队友,你跑得很好,感谢你陪我跑了这一段路,加油!这些话貌似我在超越很多选手的时候都会在心里默念一遍,不只是礼节性的表面文章,而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同时,我很好奇,其他选手在超过我的时候心里又会想写什么呢?也许什么都没想吧,可能只有我自己又这么多多余的内心戏。 在超过那位小美女之后,我以比跟跑她时快1点3倍左右的速度向前冲。同时也在物色下一个跟跑的目标。很快我就确定了目标。那是一位比我高大半个头,有着健硕的体魄的青年男子。他的背影让我感觉很像美剧《邪恶力量》当中的一名男演员Jared,或许是发型的原因吧。他显得更专业,腰上挂着四个如手雷般的便携水罐,除了水应该还装着各种运动饮料。跨步的频率可能和刚才那位小美女差不多,但是他的步伐要明显大得多了。我只能加快自己的跨步频率来弥补步伐上和他的差距,从而保持在他后面的跟跑状态。这次跟跑明显感觉到吃力多了,每每脑子里想一些东西,等回过神来,就发现他又和我拉开了很长一段距离,于是立刻加把劲赶上去,这样频繁的变速,让我在这一段消耗了大量的体力。 就这样跟了不到三公里,又一次到达补水区的时候,我放慢速度去接志愿者递过来的水,然后保持慢速喝了三口水,丢掉瓶子,准备发力追赶的时候,放眼望去,不见Jared。再仔细往前方的人群中寻觅,只见他已经是远方遥不可及的一个身影,我感到追赶他已经是力不从心。遂继续选择其他跟跑对象。 后面的几公里,我跟跑过若干选手,被很多人甩掉,也把不少人赶超。但是在情感上,他们都是同袍共泽的跑友,每一次目送他们远去或者从他们身旁跑过都会在心里给他们衷心的祝福,相距渐远,我们的心却更近了。 赛程过半,由于体力不支,我的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目送着选手们一个个从我身旁超越,顿时产生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觉。容不得我多感慨,一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我身边。 那位小美女以轻快的步伐四平八稳的赶了上来。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时的我已经是精力殆尽、身体疲乏了,而她依然如同开始般的活力四射、神清气爽。我也曾后悔,如果当初不要那么自负,就跟着她安安稳稳的跑下来,这个时候也会到达如此进度,且体力会节省很多。但是我又庆幸在离开她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故事后又能在这里重逢,这与和她一起跑过来的心境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无论如何,我和她已经完全不出在一个节奏、一个状态了,就像在两种环境下的一对多年未见的朋友,再次相见似乎已经处在不同的世界,再也谈不到一块去了。 我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不再刻意去追赶,因为我知道,对于不再适合自己的目标,不理智的去追逐,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换来的只是徒劳。也许我如果当初一直稳稳的跟着这位下美女跑,成绩会比现在好,但是如果不去亲自尝试跟跑其他人,怎能领悟到这一个关于目标的道理呢? 在随后的几公里,我又开始和自己的心对话来分散注意力,冲销身体上的疲劳。在关于目标的问题,我又总结出了新的‘马哲’:在马拉松比赛中我尝试跟跑过很多选手,把他们当做我的目标,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自己的技巧和体力不如他们,在跟随一段之后就难以望其项背了。正如人生,初始的目标往往会慢慢变得遥不可及,即使是不切实际的目标,也至少会给你一个努力的方向。于是不停调整,最终总能达到一定高度。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便会在困惑和犹豫中随波逐流,无的放矢,不知得失。 赛程的最后5公里,我体力似乎达到了极限,肚子也空了。满脑子的想的都是猪蹄髈和巧克力,恨不得一跑完衣服都不换就直接冲向超市去饕餮,后来我也确实这么做了,只是没得到想象中的满足感。好在还有路边热心的市民向我们加油鼓劲,这也是支撑我跑完全程的动力之一。他们会呼唤着你号码簿上的名字,冲你微笑,并给以赞许的手势和目光。有的还会从家里拎出一大桶水,用塑料杯装了递给经过的运动员。孩子们则用纸杯子、盒子装了草莓、软糖等小食品让选手自己拿着吃。颇有‘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的热闹。我也会向他们招手、微笑、点头以及致谢来回敬他们。由于是初次参赛,对这些热情的观众始终保持了新鲜感,基本做到有人为我加油我必招手回谢。所以一路上下来,不只是两腿在跑,双臂也挥着基本没停过,虽说比较累,但是这样频繁的挥手舒展让双臂不至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僵着,避免了跑马拉松会造成的手臂麻木。 在最后的冲刺的那条直道上,已经能望见终点巨大的时间显示屏了。见有望跑入两小时之内,便竭尽全力的开始飞奔。最终以1小时57分18秒的成绩完成了个人的首次半程马拉松。站在休息区,倚着隔离栏,嚼着巧克力,畅饮着运动饮料,看着络绎不绝冲进终点的选手们,激动之余,心里居然出奇的平静。周围是热闹的,其他运动员们都在亲友的相拥之下拍照留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形单影只,茕茕孑立,无人喝彩。又仿佛所有人都在为我喝彩。其实对于一个能坚持到底的选手,来自外部的认可已经不重要了,在这一刻,马拉松的终点已不是你停下脚步的那个尽头,而是你心所达到的更远的地方。 赛后当晚,作打油诗一首,以记之: 不闻发令响,人海何其茫。 群中银丝亮,众里多红妆。 长龙南郊去,居民迎道旁。 喝彩声不绝,鼓舞多花样。 艺人献弹唱,儿童赠软糖。 未见闪镁光,但闻单反响。 风起叶鼓掌,云羡步轻扬。 香侬河水急,似为追人淌。 健儿不逐利,助人更显强。 递水给身旁。弃赛为扶伤。 沿途多感想,十里不显长。 赛程终有尽,精神久传扬。 (五) 一次马拉松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要好好准备,迎接下一次马拉松的开始了。 但是没有想到,第二场比赛竟来得这么快。在经历了考试的昼夜颠倒、身心折磨后,亟需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来让自己重新回到健康的生活上去。于是继续跑步。为了给跑步增加动力,所以又报名了马拉松。报名那天是5月17号,距离比赛开始还有5天。 从考完试到比赛开始,训练倒是颇有规律。等到了比赛前一天,身心状态已经调节得不错了。于是挎上背包,提上跑鞋,坐大巴去200多公里外的一个海滨小镇Wexford客场作战。 没有直达车,要在一个叫Waterford的城市转车。到了中转站,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我肯定来过Waterford。于是过去的记忆在费力地回忆中慢慢变得清晰。原来4年前也曾在这里转车,目的地居然也是Wexford。 那时刚来爱尔兰,为了锻炼自己,同时也为了融入这里的生活,就去参加了一个帮助保护儿童 的公益组织募捐的活动,在这个沿海小镇上度过了一个雨蒙蒙的下午。这次,又是阴雨连绵,每走一步都挑起相隔千日的回忆,小镇依然很美,主街仍旧熙熙攘攘,当地人还是那么的友善,而当时的懵懂青年,现在却更加迷茫了。并非所有去过的地方都能回去追忆,并非所有遇到的人都能重新走到一起。经过几家商店,居然都默契的放着Katie Melua的歌。不过她唱出的那淡淡的忧伤,确实挺适合这样的天气。 回到下榻的酒店,倚着床头翻看着以前的手机短信,想追忆出些什么,居然发现,4年前的那次募捐,和这次马拉松比赛,竟是同一天。这一切究竟是只是巧合,还是上天又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再次回到起点?我是否能够有所突破,还是会沿着同样的轨迹继续走那条老路呢?人生终究不能回到过去重新来过,已经发生的永远无法抹去,但是却可以让它过去。只要你想改变,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每一秒都是人生的转折点。为什么一定要回到过去呢,不如好好的把握今天吧。 翌日举行的半程马拉松,我带着1小时45分的目标,最终跑出了1小时51分的成绩。自己也算满意了。更大的收获是还结实了一位友人,现在已是无话不谈的知己了。前一晚还是风雨大作,早上居然就阳光明媚了。在追逐目标的路上,阴霾终会褪去,只要你心里有阳光。 端详着第二块马拉松奖牌,又开始遐想,等拿到第100块的时候,我会在哪里?在干什么?结婚了吗?会被孩子的老师叫到学校谈话吗?到那时候我的第二部小说应该已经出版了吧。 至于跑马拉松的深远意义嘛,我不知道我跑的每一步是不是在加快世界和平进程,也不认为能带来更多的正义与平等,更不敢想象能跑低房价。 如果我的们孩子不幸生在一个拼爹的年代,那么成不了富二代官二代的他们,至少可以算是一个跑二代了。 ‘我爸爸有一百万美金’胖虎自豪的说到。 ‘我爸爸是一百多万人的城市的市长呢!’小夫也不甘示弱。 ‘大熊,你老爸是干什么的呀?’静香的好奇把小朋友的目光都转到了我儿子的身上。 ‘他跑完了一百个马拉松,我们家里挂满了奖牌哦’我儿子看到静香崇敬的表情,心里妥妥的。 ‘WOW......’ 下一场马拉松,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