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中的“鄙俗气”
来自:苏仁(满满的生命力Vitality~)
何为小市民?《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城市中占有少量生产资料或财产的居民,一般是小资产阶级,如手工业者、小商人等。可见,小市民在城市居民中是一个极其广大的阶层。关于“小市民”与“鄙俗气”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最早提出“小市民的鄙俗气”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一的恩格斯,他在19世纪40年代撰写的《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等系列论著中,就毫不留情地对当时德国的小市民作了形象的披露,他指出:几乎每一个德国小市民身上都有一种狭隘、保守、自私自利、耽于幻想以及对上层贵族奴颜婢膝等庸人习气。这也是封建专制制度下小资产阶级所特有的气质、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 诚然,我们与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已相去甚远,今天的小市民与当年德国的小市民也有了质的差异。文明、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广大的小市民构筑起张扬理性与崇尚健康的生活平台,小市民阶层业已成为创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支有生力量。对此,笔者大胆地认为,我们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自食其力或“凭本事吃饭”的小市民总要比那些贪得无厌的“为官者”高尚一百倍,更比那些专心酒色的“鸡鸣狗盗”之徒光彩一千倍!但是话又说回来,某些与当代文明极不合拍的鄙俗习气又往往跟我们的小市民“沾”到一起,尽管它只存在于极少数人身上。 比方说,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城市的形象,他们不觉得自己光着膀子和赤脚穿拖鞋招摇过市,甚至出口骂人、折花攀木有什么不好,这已成了他们的习惯。有的人固守自私自利的“小我”地盘,对自己家中的一切都爱护备至,对自己的家里人也亲切和蔼,可是他们到了社会上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到处扔垃圾,破坏公物,对人不讲礼貌。他们对国计民生问题很少有一肩以担之的勇气和信心,更谈不上“居江湖之远而忧其民”的“大我”风范了。还有的人说得和做得是两回事,他们口头上对诸如乱吐痰、乱闯红灯等一些不良行为表现得深恶痛绝,实际上却做得很差,当面对歹徒抢劫或意外车祸等急需出手相助的场面时,他们充其量只会做一名围观者,并做得心安理得,之后照样会兴致不减地吃烤肉串喝生啤,不耽误过自己的日子。 至于小市民中的这种“鄙俗气”的具体成因,笔者不想从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去做多层面的繁琐考证,因为这是社会学家的事。但不管怎么说,这种鄙俗习气总是与缺德为伍,同没教养的人生息相伴;并且,这种习气和崇高相去甚远,与理想主义也不搭界,为当代文明所不容。 哎,对了,如今德国的小市民已彻底走出了“鄙俗的时代”,这是文明进化的成果。那么,天天享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浸润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将这种“小市民的鄙俗气”早日丢弃呢? 朱凤俊
-
崇明啊啊啊啊啊 转发了这篇讨论
如今德国的小市民已彻底走出了“鄙俗的时代”,这是文明进化的成果。那么,天天享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浸润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将这种“小市民的鄙俗气”早日丢弃呢?
2011-06-10 23:21:17
最新讨论 ( 更多 )
- What is Equity Research:一篇关于行研的好文章 (苏仁)
- 我们工作到底为了什么(写得太好了,忍不住转载) (南小夕)
- 韩国的国有企业及其管理 (苏仁)
- 转自新浪微博:泊小豆 《爷爷和我》写得很棒,每个人的生命里... (miaomiao)
- 真爱是什么呢 (花花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