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的侧面
来自:甄豆
好比HLM里大观园一大家子是主角,虽然有两大国公府的门面,但是山河日下,家族最大的靠山其实是后宫里的元春一样,盛家的一大家子虽然是知否(至少前期)里的故事中心,但身处皇城脚下,整个汴京以及帝国的中心必然是皇族。
知否的主线是宅斗,前期的剧情其实除了比较虐心的明兰生母被害死,顾二父亲突然暴毙等情节外,大多数时候走的都是轻松明快的路线,小孩子家的打打闹闹,盛大娘子更是搞笑第一担当。但是盛家老爹红狼进京第二天就为皇族内斗埋了个引子。仁宗因为丧子与大臣们因为再立储君之事相持不下,红狼瞬间被下的屁滚尿流连笏板掉地上了都不敢抬头捡。乍看觉得特别搞笑。虽然宋朝祖训不杀言官,但是如果带入红狼的角色,一个初来乍到刚上任的从五品小官,哪里见过这阵仗。别说红狼胆小如书,在这帮老油条面前,你也就是只老鼠。
站在盛家这个小家族的视角,本以为知否会一直欢乐下去,却不知这汴京城中明面上风平浪静,暗里却是云波诡谲,暗潮汹涌。
接下来便是知否里无数次的打脸现场。可以说之前你有多意气风发,或趾高气扬,之后自己摔得就有多惨。小公爷一出场便是本剧第一白月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管走到哪虏获迷妹芳心无数。他那郡主母亲,除了他儿子更是恨不得见了谁都是仰头用下巴看一般的目中无人,本剧一出场就收拾发买了个“想勾引我儿子”的小蹄子。第一次看剧的时候我还在想卧槽这难道就是明兰婚后要应付的婆婆?这位郡主娘娘不像坏人,这霸气,就算不会跟明兰斗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也够明兰喝一壶的,妥妥的中后期大boss。
常言道红颜祸水。 邕王 兖王 内斗还未到顶峰,齐国公就被邕王请去喝茶(软禁)了。等到郡主为了夫君从皇后宫中哭丧着跑了出来观众才知道,你国公家的小公爷蓝颜又如何?你平宁郡主又能耐我如何?小公爷天真地跑去跟邕王妃理论,结果人家三言两语就能拿捏威胁齐家整个家族,至于你小公爷那心心念的盛家六妹妹和她身后的盛家,连当被捏死的蚂蚁的资格有没有都另说。等到夺嫡之争彻底从暗里翻到明面,兖王逼宫谋反,荣妃绑架一众侯府官眷,旁人眼里心比天高的郡主也彻底沦为蝼蚁,只能趴在地上靠装疯卖傻蒙混苟活。
清高但无实权的齐国公懵懵懂懂,紧挨着斗争台风眼时刻害怕被倾轧是一种苦。从盛家的角度往外看,视野一点点展开,由近及远,这种感觉才是密思极恐。盛家是远离权力中心,整个事态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事件不断发酵全程竟浑然不知。若不是顾二一干人班师回朝,齐盛两家恐怕都在劫难逃。以往宫斗主题的剧集里,虽然一开始主角也是势单力薄,面对强敌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迂回作战,但是在开了上帝视角的观众看来,后宫娘娘们的争斗至少都是在同一个空间里展开,最终裁定权落脚点都在皇帝。与他们相比,知否特别的地方在于其故事主体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盛家内宅。大量的日常生活戏份让观众有代入感。但是如果观众通过这只麻雀的眼睛往外看,会看到高不可攀的各路国公侯府,又通过他们,看到权倾天下的真正统治者。他们轻轻闪一下翅膀,这卷起的风都足掀翻一大世家的瓦。可以说盛家的生活有多欢乐多安好,倾覆之时就会有显得有多脆弱。在外软弱胆小战战兢兢的盛纮,在家不喜欢大娘子的火爆脾气,一次又一次投入茶艺带师林小娘的温柔乡,恐怕已经是他这个五品小官最后的倔强了。
不过 知否 不是HLM,盛家宅院也不是大观园,所以剧终留住了生活最后的美好。但是也让人记住了,在掌握了实权的皇家面前,如果你手里没有真家伙,那份谨小慎微,才可能抱得长久(虽然也不一定能长久)。红狼你这渣父渣君渣儿子,为了家族,也算是上心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明兰前期不爱顾廷烨,真的好明显 (high)
- 一共🈶几个人求过明兰给条活路? (幸运小兔几)
- 知否没拿最佳编剧是最可惜的事 (豆瓣小警察)
- 遵从电视剧人设,从盛老太太守寡谈起 (冬瓜船)
- 爱看知否 (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