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讨论|尝试一下从历史线丰富有翡背景
来自:皮皮
高亮尝试二字,非历史粉,有疏漏欢迎探讨,不欢迎抬杠。
首日十集播出后,看过原著的粉丝在鼓掌高亮原句大部分复刻成了台词之外,应该都发现了几处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谢允这一线,原姓“赵”改为了“萧”,原本的“小叔”与“表弟”改为了“义叔”与“义弟”,原本的“丞相梁绍”改为了“王麟”。
已经有历史粉考据出来了相似的原型,谢允有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末代皇帝“萧庄”,从13集的预告也可以看出端倪,周翡喊了谢允“皇帝陛下”。
改动有可能是为了上星考虑,毕竟不能架空,此处不做多猜测,待看剧方安排。单说如此之下,谢允此人背后有可能被编剧参考付诸的一些背景。
1.从前朝遗孤到末代皇帝
很多人可能一看末代二字就自动和作天作地的亡国之君联系起来,然而查过之后才发现这位南梁后主并非作精,而是不亚于小可怜端王的另一位小可怜:
萧庄(谢允)的祖父是南梁梁元帝,然而爷爷还没登基,他爹就不在了。7 岁的时候外敌入侵国都(江陵),爷爷被杀,他逃匿出宫躲于百姓家中,后被王林(王麟)发现,带至建康。8岁时王林与后来篡位登基的陈霸天作主扶持他九叔称帝,把他送到北齐作人质,一直到10岁才被王麟接回继位,作了短短几日皇帝。很快便是陈霸天夺权篡位,成立了南陈政权,南梁自此湮灭。陈霸天姓陈,这可能就是有翡里义叔与义弟的来源,此处细节有翡剧内定有改换调整,后文再叙。
所以即使变成了末代皇帝,允子小时候的苦也一点没白吃,甚至吃的更多了:一样的国破家亡,一样的颠沛流离,甚至端王可能还有几年和父王娘亲不常见面,但也曾看过父王在东宫唉声叹气的天真光景,萧庄却是幼年失怙,几乎没过过好日子,更别提后面还要在敌国当质子,被两大权臣挟持安排,惨是真的惨。但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让本该深宫内院不谙世事的小皇帝有了亲历世间百态的机会,也为谢允的八面玲珑心提供了合理的背景与可能。
此时再想想第六集里面地煞突然搜查谢允、白先生和陈子琛藏身之处,谢允让子琛藏身,自己扮作白先生的小儿子,对着地煞走狗惟妙惟肖的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在子琛差点暴露时狼狈不堪却化险为夷的样子,实在是忍不住心疼。这个人本该庙堂之高,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九五至尊,却被命运搓磨在江湖里。换个心胸格局小些的,怕只是每日吟诗作赋感叹上天不公,而谢允却只把旧事寄词曲,换得银钱赶路去,潇洒且洒脱。
他不恨吗?他不痛吗?他当然也是凡夫肉体,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2.从让位于亲叔到让位于义叔
这里有翡的背景和历史可能就不太相同了,历史上萧庄10岁登基,13岁时国灭,其后逃亡至北齐,后由北齐扶持试图攻打南陈复国,失败后郁郁而终,死时不满30。
而有翡里,谢允对与陈子琛真情实意掏心掏肺,复国是不可能复国,只想在江湖里谈谈恋爱这样子(不是)。归根结底不过一句放下。
此处其实可以对比历史,就会更加感叹这份格局之可贵。
复国二字,背后定然是至少一代人的纷争,十几年的战乱。南朝内乱,北朝摘桃,民不聊生,最后拼的不过是一个座位。然而就是这个座位,看破的少,抢破头的多,谢允偏偏就是那扭头不要的人。
谢允其人生不逢时,幼年颠沛,幸得王麟帮扶,虽然王麟也只是为了天下把他当个工具人罢了。但他深谙“人无法选择生在何处,却可选择如何生活”的道理,所以他可以真的抛却过去,把陈霸天当义叔,把三皇子当兄弟,尽心帮扶,一心游荡江湖完成故人托付。而看不破的南陈皇帝和三皇子却以己度人,不信有人可以不爱上位,只求问心无愧,于是有人怕他惧他防他探他,有人依附他诱惑他拉拢他。
他身边无亲无故,只有个被安排了前半生的残躯,苦苦挣扎着挣脱出来,求一份下半生伤痕累累的自在。
谢允在他昙花般的皇帝生涯里也许也曾想过励精图治,但命运最终让他只能成为一个江湖之人。而居于庙堂,有王术之于民生;身处江湖,放下才是成全大义。谢允他自始至终知道自己在意天下不是皇位上的一人之下,而是在他身边环绕的一个人一个家的普天之下。
有匪原著看似剧情和缓,实际内有波澜,有英雄迟暮,也有少年崛起,而我一直觉得谢允是夹在小一辈与上一辈间的明暗交界线。谢允身上有上一辈用性命灌入的原则与执念,也有小一辈用情感拴住的勇气和热血。是英雄二字的完美体现。
有翡继承了原著剧情架构,在加上历史这抹掠影,相信后面的剧情也少不了关于江湖侠情的铺展,期待~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总算知道为什么总在防爆王一博了,从谢允看出来很多 (Musld)
- 如果有翡让赵丽颖监制 (好)
- 第39集|这集开头真的又笑又哭 (柠诺)
- 看到三十集,还可以啊,为什么大家都骂。。。 (请叫我班小松)
- 剧情讨论|这部剧最近看完了 (票冠向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