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理性探讨一下《有翡》的改编问题(更新)
来自:二月剪
一大早偶然点开剧推,发现《有翡》就这样无声无息的上线了,看过一点点预告,人物片花的我对赵王二人的合作还是挺期待的,毕竟属于新鲜的搭配,赵丽颖对角色的塑造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古装剧也是她擅长的领域,而王一博在我眼中一直都算得上是个有灵气有悟性的艺人,看过他的几部片子对他的印象也挺不错,尤其预告里看得出跟原著里的谢允是有贴合度的。
于是抽了个时间看了起来。
接下来我得说这部作品看到第十集,我是失望的,但这不是演员的问题,相反这部剧的演员的整体水平就目前发挥而言是国产古装剧里比较整齐的水准,都在人物里,表演没有太多问题,但为什么还是不够精彩呢?
看到组里的一些反馈,除了粉丝滤镜实在厚的,或者是为了怼黑子而故意尬吹上天的一部份人,其实还是有不少客观的观众发现了问题,比如非常明显的是第7到8集吴家人客栈遇难,晨飞师兄之死的这场重头戏的刻画。
这场戏在原著中是周翡,吴楚楚,包括谢允等人第一个最明显的成长节点,但到了剧里它完全被削弱了,既没有展现出吴家人还有那些客栈里无辜受牵连者的惨烈,也没有展现两个女孩儿在初遇这种重要灾难,失去至亲茫然无措下到愤怒,到压抑,到爆发到成长的心理轨迹。只匆匆的交代了两行眼泪,呵呵。
虽然原著情节确实剧中一个一个“忠实”地在还原,但奈何编导的能力真的很有限,或者应该说胆子太小,过于保守吧,似乎忘了电视剧改编原著不应该拘泥于“照抄”,而是要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保留该保留的精神精髓,而富有创造力的去刻画每一个人物的内在世界,去真正还原那些原著中文字表述精彩的心理戏,用一切目前可以用的科技手段,甚至打碎重组只要是合情合理的,合乎人物特质,性格的,都会比现在要精彩许多。
有的观众觉得节奏太快,有的观众觉得太慢,而我的观感是:无所谓快慢,真实的评价应该是节奏是乱的,该快的地方过慢,而该慢的地方却粗枝大叶,丝毫没有抓到戏剧冲突的精髓。这部作品的导演跟编剧还有后面的剪辑要付很大的责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跟疫情有关,影响了制作质量?
我认同一些观众的看法,就是在剪辑预告的时候都不是按当集的重头看点去剪的,而是只放男女主的“撒糖”场面,这是鹅消费观众的手段吗?真的其实不高明,也容易造成非原著粉丝,非流量粉丝的纯路人观众的观影障碍,误导观众,小心被反噬。
如果这部剧要的只是收视率,点击率,那它可以轻松达成,但艺术性跟口碑度,真的就比原著要相去甚远了,问题还是出在了制作人的审美上,有点在向郭敬明靠齐。
《有翡》本该是一部大开大合,有着一代新人换旧人,而江山与江湖从不为谁而等候的充满意境,还有着文武哲思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网络IP,原作者是一个非常擅长刻画人物心理与成长性的讲故事的高手,借助小事件寥寥数笔就可以让笔下的人物立起来,即便不写内心戏,那些充满机锋的对白也能让人物活灵活现,但文字这样的风格是OK的,可影视化起来是有相当的难度的,我敢说如果制作人导演不是真的很爱这本书,这个故事,你是拍不出原著精髓的。因为这部作品要影视化必须得重新解构,做详略的统筹。如果不,且只是去照搬情节与对话,仅仅只靠演员的贴合度,演技,按照一般的武侠套路去拍,是很难让这个故事变得好看,而且还会让它变得又臭又长。文字本身就充满想象力,毕竟观众的想象你只靠迎合是永远满足不了的,何况是那些根本没看过原著的路人呢?还有一些审美力不错的观众呢?
冲着演员我还是会看下去,但是没有追看的冲动了。
暂时不准备给这部作品豆瓣评分,全部看完后再给吧。
有一说一,王一博演技有进步,赵丽颖的人物感觉也很准确。耿乐好久没见他的作品了,看到他听惊喜,还有车晓这么年轻的“妈”,等等等等。
看过《演员请就位》朋友多少应该有个基本概念,一部作品对不对得起观众,好不好看,需要的是各个专业岗位上的人真正能做到“各就各位”,在其位谋其政,发挥最大效力,骂演员,让演员背锅是最离谱的,因为演员是制作单位挑的,定的,剧里的表现是导演审美下的产物,说出的词是编剧写的,好不好看是服化道,灯光师给“造”的,所以剧好不好看最该负责的不就是以上这些人吗?是演技问题就批评演技但其实还是导演要付责任,谁让他喊“过”的?是剧情逻辑问题就去找编剧,是戏的节奏问题就找导演,最后剪辑找制片人,谁让他权力最大?
大制作就不能稍微多花点钱请真正专业的编剧吗?或者请个有拍电影经验的导演?估计现在的大IP改编都是找的一些小白编剧,好操控,如今的影视行业到了需要观众鞭打,推搡才肯前进的地步了,看来观众得克制保留自己的赞美,还得理性捂紧自己的钱包才能促使一些资本运作的“回头是岸”。
12.18号(更新)
最新更新的11,12集,仍然是节奏的老问题。
不是我带着前十集积攒的“成见”来看更新,我真的已经是降低期待,期待用新的角度,比如从演技美学来着重看演员的表现而尽量忽略这糟糕老套的运镜,还有情节上拙劣的照搬原著了,结果我看到了更多的问题。
首先是运费cp的问题,谁让11集开头就来了出“英雄救美”?但这个桥段不好看,因为它既没有体现谢允的足够英雄,也没有拍出周翡的娇弱之美,更没有引出这段戏的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性,你们来是为了逃出去,可顺利逃出去了吗?不还是需要牺牲九娘“断后”?这就又回到了原著上,但倘若周翡是清醒着被九娘逼着离开,她会不清楚九娘留下的结局?你跟着谢允运修整完了怎么没第一时间去帮忙?却等到了客栈听到别人说九娘已死才想到要冲出去?所以人物的逻辑呢?要我说这一惊一乍的动作实属多余,这是小赵作为一个老演员不该犯的错误,她可以冲动,但那是在原著里不知情的情况下,沉睡中被段九娘交到了谢允手中,让其带她离去,因为来不及告别,所以乍听九娘之死,那股劲儿才喷涌而上,可这剧里却改了,你们已经告别过了,你都已经无法改变九娘的决定,这个时候的你都已经经历过客栈的变故了,知道了人世无常,眼前生死且珍惜怎么还是没有丁点儿“成长”,周翡这个人物没有真正立起来;
而谢允的表现也不遑多让,话痨的角色一般表演是需要技巧的,如果一直保持一种单一的频率输出,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我觉得这跟台词的设定照搬情节,没有作适度的删减有很大的关系,导致他俩的表演总有会不在一个节奏里的情况出现,一个节奏过慢在那儿酝酿表情,而另一个过快在那儿自说自话,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尬演”,这就是会引起很多观众观感不适的原因。这里再次突出展现出了导演与制片人的审美,不把观众当回事,以为观众就爱看打情骂俏的戏,谁告诉你们的?打情骂俏的戏要拍得够好看,考验的首先是台词内容,节奏感,如果这个地基没有,观众只会觉得繁琐与啰嗦。另外小王在段九娘的这场戏份前后演得有些流于表面,作为一个游历江湖颇久,能人雅士耳熟能详的前朝遗孤,对救了对自已而言有着不一般意义的姑娘,而且还是选择这样方式离去的一代名士,你即便是要安抚住周翡,可你也不可能理智得无动于衷,那样的谢允心里放的东西就太轻了,这个人物也就薄了。
段九娘跟地煞三庄主的打斗戏我真的看得犯困,节奏是慢动作撑时长吗?一人一个特写放话过来,又一人一个特写放话过去,就穷得没钱做一个画面里的拼接对峙特效了吗?段九娘是那种打人之前非要喊一嗓子“我要开始打你了啊!”的性格吗?那不是疯子,那是傻子!但不论这里还是后面跟地煞的决斗都令我文武戏的切换有这样的错觉,不知道有没跟我一样的观众,然后开始强行煽情。作为我这一类观众而言,我是不接受的,因为前面的故事展现的镜头过于零碎,让我前面就无法共情这个人物,再来一段情人另一个世界重遇,那应该是九娘一心求死,并得偿所愿,怎么看都是地煞成全了她,所以到底是悲还是喜?不知道导演眼里的九娘到底是个啥。
客栈戏里殷沛跟纪云沉的那段戏我看了好想笑,因为太像爱情戏,如果没看过原著,我肯定猜错他俩关系。痴男怨男戏码吗?男人的感情在世仇面前是这么充沛的泪如雨下的吗?这是情深深雨蒙蒙,你是风儿我是沙,王宝钏等到了负心的薛平贵吗?再次感叹制作组的审美,在大IP武侠bg小说里还要夹带私货,打个男男的擦边球,当观众真的都是傻子啊?!
真的这部剧到了这里,我已经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因为地基坏了。制作哪怕再往什么史料,衣服细节上下再多的功夫,你没有在最核心的戏剧冲突,也就是人物关系上下功夫,那都是舍本逐末白搭的事儿。
前面我说了导演的问题,剪辑的问题,编剧的问题,今天我也客观说了演员表演的问题,总体最该说的还是制作人制作层面上的问题。因为制片人是拿钱拍板的人,资本引入是这些人,怎么引入的自己心里有数,演员也是一种资本引入,导演编剧剪辑等专业技术人员都是这帮人一个个牵线组团的,所以钱该怎么花,花在哪里?哪些该省哪些打死也不能省都体现了一个制作人做剧也好,面对原著,还有观众的良心底线。如果能力不够就该放权给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制作上贪的小便宜最后终究会数以百计的反噬你们的将来的,以前观众是不懂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但现在不一样了,还在想着偷懒大IP+流量+草台班子的模式恐怕真的要穷途末路了,因为信用资本可是很容易塌方的。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总算知道为什么总在防爆王一博了,从谢允看出来很多 (Musld)
- 如果有翡让赵丽颖监制 (好)
- 第39集|这集开头真的又笑又哭 (柠诺)
- 看到三十集,还可以啊,为什么大家都骂。。。 (请叫我班小松)
- 剧情讨论|这部剧最近看完了 (票冠向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