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表【影评】群星串合,主旋律唱出了新曲调
来自:彦妮儿
■片名:《建党伟业》 ■导演:黄建新、韩三平 ■主演:刘烨、冯远征、张嘉译等 ■上映:2011年6月15日 ■读家:蝎子安安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旧曲新调。不是刻意的红色经典,没有教育人,但真的很好看。 没想到《建党伟业》中,刘烨的外形这么像毛泽东,据化妆师说,他是毛泽东扮演者中化妆时间最短的一位。刘烨扮演的青年毛泽东,与后来自信、豪迈、霸气、领袖气势实足的毛泽东有所不同,刘烨表现的年轻时代的毛泽东,内敛青涩、没有主见、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现代气息浓。没人能还原近百年前的毛泽东,但看了刘烨扮演的毛泽东,你会觉得那就是毛泽东。其中有些人性化的小细节,让人觉得毛泽东普通、真实、可爱,当他看到陈公博与李励庄夫妻共同来开会时,新婚燕尔的他好奇地问了句,“开会还能带家眷啊?”。韬光养晦的一段岁月,毛泽东思考中国的未来,却又彷徨无措,他研究过召公、周公二相行政的共和,可这条路到底如何走呢?毛泽东的成败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他的导师所说的话却意味深长:“坐而论道容易,找到出路很难,也许要一生一世,也许要数代百年。”这里一定要提一下,李雪健扮演的杨昌济真让人心疼。 相较早期主旋律影视剧,这部片子没有丑化反面人物。袁世凯这个人物实际是很复杂的,这一点周润发表现得很见功力。他想摆脱专制皇帝梦,却又仿佛被这个梦绑架,无法全身而退,复杂不安的心理被他拿捏得十分精准;吴彦祖扮演的胡适,他把“无能为力”解释成“干不了”时能看到他的机智幽默、暗批“陈独秀与李大钊”时又可看到他的恃才傲物,生动鲜明;而冯远征扮演的陈独秀,才华外露,不克制,意气用事,让人印象极其深刻;那个廖凡扮演的朱德,冲锋陷阵、神勇威武的硬汉气质真是帅呆了;孙中山为了“走向共和,皆可让”,他辞去总统一职;而袁世凯却难以摆脱他封建专制的皇帝梦,或者只做了83天皇帝梦的他只是个笑话,冯巩、赵本山、范伟等笑星助阵,可谓看点做足。 在通常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中,孙中山的扮演者无论是外型还是神情,都是印象中的样子,没什么争议;陈坤扮演的周恩来与传统扮相完全不同,几乎没往周恩来的面貌上靠一点边,这倒免去了因本身不像,完全经过易容所造成的肌肉僵硬与呆板。 张涵予扮演的宋教仁意气风发真带劲,他的演讲被评为意识超前,他讲政党政治,“换个总统决定不了民国的命运,政党政治才是根本,我们让出的不过是一个虚位而已。只要我们的政党在大选中获胜,政党内阁得以组建,总统不过是个摆设,是个象征,阿猫阿狗,谁做也都无所谓”。他这是在讲现今的美国吗? 这部片子中的演员,哪怕只露一个脸,表演者也认真出色,决不含糊。 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人物关系,通过众明星走马灯似的拼合串联,繁而不乱,因为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是非常明晰的,那就是寻找一条光明的路。在民不聊生的乱世,辛亥革命的失败、五四运动的发起,不同程度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但真正的革新在哪里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布尔什维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俄国革命的胜利,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中国的布尔什维克党共产党成立。 辛亥革命没有武装暴动,权力以和平的方式交接,这与革命中的“以暴制乱”相互矛盾,而辛亥革命的失败,似乎又昭示着建立一个纯洁干净的党,“以暴制乱”是多么的必要。每一段历史的推进,热血沸腾的青年,都会首当其冲。历史一惯以悲催的姿态上演,没有流血牺牲,难以换来自由、平等、和平。赴汤蹈火方能建立新的政党,可当陈独秀与李大钊悠闲地吃着火锅讨论革命事时,又觉得这有点“小腐败”。当然从这一点上说明,共党也是人,但影片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时,不免让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革命可不是用来请客吃饭的啊。一个政党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新问题新思潮的出现,在新的历史时期,该何去何从?初始的东西,如生命的新生,风气清新美好,然而从建党初期的尽心尽力,到后来一些人的怠惰麻木、腐化堕落,是逃避还是迎接新挑战?能否真正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次次的破茧,又一次次化茧成蝶呢?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胡文阁“倒好事件”有感 (绝缘鼠)
- 这个群 (清凉)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书评《寂寞圣哲》 (音乐水果Joyce)
- 【影评】致:永远年轻的疯子——《杀死汝爱》 (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