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 更新:适合用作银行理财替代的基金
来自:哎哟喂(嗯?)
免责声明(三连):
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历史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时隔3年,竟然还有豆友在关注这个帖子,那么周末抽空更一下,做数据比较花时间,如果我工作有这个行动力就好了,哈哈。话不多说,直接放图。
表1:基金筛选条件(数据截至2024-05-17)

买债基的投资者都比较稳健,2020年做这个帖子的时候少不更事,更看重收益较少分析持仓,但谁能想到部分债基基金经理为了追求收益排名在权益部分all in新能源和成长股呢?结果自己买的偏债混合基金亏7-8个点。所以,经过这几年的教训,选择理财替代的债券基金第一要点就是控制回撤,回撤低的前提下回报相对高,持有体验好才是真的好。所以,这次我对债券基金的筛选先从回撤开始,其次是成立期限、在管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的年限、产品规模、机构投资者比例,这么筛选的理由请见上图。
表2:不同债券基金类型的理财替代产品 (数据截至2024-05-17)

上述筛选条件后的基金很多,但是我觉得把有绝对优势的基金列出来就够了,免得花多缭乱。 此外,为了保证交易便利,那些定开的、有持有期的债基我都剔除了。
一级债基:融通增益收益比二级债基更高,回撤更低,历史持有体验有竞争力,目前尚未限购,但未来业绩不保证。
债券指数基金:7-10年国开债收益、回撤不输主动基金,资产投向清晰,且管理费率仅需0.15%/年。
短债基金,货币基金替代,结合回报和回撤选了几个,供参考。
有些长期回报好且回撤低的中长债基金都暂停申购了,大家可以先设自选,如下图所示。

有关特别国债:上周五财政部发行30年期特别国债,可能有些投资者想要投资,目前市场上已有两个ETF跟踪30年期国债,分别为鹏扬30年国债ETF(511090)和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511130),两家都在周五官宣ETF持仓将会纳入30年期特别国债。
说一下债券ETF的交易特点:
1、债券ETF实施T+0交易,也就是说日内可以买卖,投资者可以通过日内相对低位买入份额,然后在当天相对高位卖出份额。像周五房地产重磅政策发布,两只30年国债ETF日内交易较大,有时间有精力的投资者日内可以做两个波段。
例如,下图中,红笔圈的地方买入,蓝笔圈的地方卖出,就是一个波段。

债券ETF买卖会收取交易佣金,这个可以和开户券商经纪申请减免。
2、30年期国债久期很长,受利率波动影响较大。例如3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久期约19,那么当利率上行0.01%,债券价格就会跌0.19%。
3、债券短期受资金面影响,长期受经济预期影响。4月央行多次出面管理30年期国债的利率,近期30年期国债回调较多,而且房地产优化政策频出,经济预期转好,对30年期国债也是利空。当然了,经济离真正复苏还有距离,再加上利率长期是向下的,所以当下30年期国债震荡比较大。对于打算长期配置的投资者,可以等回调多一点再关注。对于想做波段的投资者,则可以在刺激经济预期政策较高的时候关注。
4、两个30年国债ETF选哪个?两者规模相近,鹏扬30年国债ETF成立时间更早,管理可能相对更成熟一些,日常换手率在20%左右;博时30年国债ETF成立不足两个月,且近期日内波段更大,但每天跌得更少,涨得更多,日常换手率在40%-50%左右,这可能和做市商有关。
————————————————————分割线———————————————————
又过了快2个月,4月份好不容易市场反弹一点,节后两天又跌了反弹的一半。
重新筛选过债基,再对照自己的持仓,市场上能平稳驶过震荡市的基金并不多,我自己春节前买入的二级债基有部分依然是亏着3个点,这个说明了,抱团容易,走出独特观点难。很多基金经理的业绩不过是乘了节前抱团的东风而冲到浪尖,抱团散了,就从浪尖沉下水面。选股和择时其实最考验人,贪心不足蛇吞象。
综合比较多个基金近3个月、近1年和今年以来的最大回撤,个人比较看好以下两只混合债基,本月会视市场情况逐渐建仓,大家可加自选观察。
202103,南方多利增强,今年最大回撤不过1%,股票规模刚好满足打新,打新收益可以最大化,3月24买入,目前收益1%,近6月收益超过3%,近1年收益超过7%,过去3年最大回撤不超过2%,从稳健度和收益率来看,个人认为是较好的理财替代。
000810,富国收益增强,这个二级债基股票比例打满,波动会较大,2020年最大回撤达到8%,今年的回撤控制得还可以,3%以内,这个基金收益率弹性还可以,长期业绩也不差。鉴于今年股市比较难做,周期股行情很可能就到二季度,因为目前预期通胀最多持续到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股价一般提前反应预期,所以我会把大部分资金从股基转去有收益弹性的债基。
下半年的市场很可能会更难看,目前经济靠动能增长,货币政策稳预期为主,通胀压力较大,下半年通胀对生产端的影响可能会转向消费端,这时可关注有提价能力的企业,到时看二季度的行情再更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持仓以及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上半年股债都不太好,随着国家收紧流动性,部分企业的债务是需要担忧的。
大家如果不确定,不如持币观看。如果不想放货基,就选一级债基,选规模大一点的,公司大一点的,然后持仓股票是那些低估值板块的,像银行、公用事业之类的。不要想着银行理财会不一样,银行理财逐渐转净值型产品,今年年底到期,而且银行理财其实很多都是委托公募基金管理。如果债务需要担忧,银行理财也逃不了。
年底工作太忙,拖到现在,今天终于有空重新拉了一下数据。
结合我个人目前的持仓体验,混合债基的推荐变化较大,我把股票比例超过30%的都筛掉了,上周回调的时候,一个混合债基竟然跌了1%以上,堪比股票基金,觉得在今年的行情来说这个回调还是过于激进。
所以,目前筛选出来的基金总体情况如下:
一级债基,年化收益6-8%,回撤3%以内,股票比例10%以内,理财替代首选;
二级债基,年化收益8-15%,回撤5%左右,股票比例20%以内,可以作为理财增强产品;
混合债基,年化收益12-20%,回撤6%以内,股票比例25%以内,可以作为结构性股市行情的增强产品。
一级债基:
233005.OF 大摩强收益债券 202103.OF 南方多利增强A
大摩在上周的大回调中表现最稳,理财替代首选,历史业绩优秀。
根据我本人持仓体验,决定删除对华安稳定收益的推荐,持有不到一个月,持仓显示仅一只股票,却回调了1个点。

二级债基:
166010.OF 中欧鼎利A 310508.OF 申万菱信稳益宝 006832.OF 鹏扬添利增强A
中欧鼎利我目前持有中,波动比较大,费率也比较高,最近打算换到申万菱信了,回撤小收益也不错,鹏扬的这只产品股票比例不到10%,但近一年收益也有11%,而且2020年的回撤仅3.4%,控制得相当好。
如果追求10%左右的收益,不想有太大波动,建议从申万菱信和鹏扬里面选。

混合债基:
005039.OF 鹏扬景兴A 004760.OF 国寿安保稳瑞A 003493.OF 申万菱信安鑫优选A
从近3年看,国寿安保稳健回撤控制得相对要好一点,鹏扬的固收加产品的确管得不错,近两年收益第一,回撤也控制在5%以内。申万菱信也是比较稳的,2020年的收益比2019年做得好不少。

原来本人的持仓有中欧鼎利,汇添富民丰,泰康景泰回报,华安稳定收益,决定年前清掉一大半,年后转换至大摩,申万菱信和鹏扬。
-----------------------------------------------分割线-------------------------------------------------
12/28更新:
周末有小伙伴留言,应该把回撤也考虑上。我觉得有道理,今天上班了就拉数据了。
大家都知道,收益和风险相伴。行业前十名,行情来的时候,基金经理冲业绩,权益部分全是成长股,业绩涨势喜人,但市场下跌的时候,也跌得狠。但是有一部分基金,就是比较稳,大涨,跟得上涨的节奏,但是下跌也不会跌很多。我拉了各基金18、19、20年三年的最大回撤,也就是当年最大的下跌幅度,还有18年当年的收益。犹记得,18年的股市是一个熊市,但是债券却是牛市,在19、20年表现得好的二级债基,很有可能在18年20%的权益拉到整个基金负收益,债券再牛也挽救不了。
所以,我就从收益,安稳,波动小,这几个角度再次筛选一批适合理财替代的基金。
放银行理财的钱,肯定就是不常动,而且尽量希望安全、不亏损。
中国股市的慢牛路线,叠加明年经济满复苏,财政政策逐渐退出,货币政策不急转弯,意味着明年不太可能像19、20两年上涨那么多,但也不会像2018年跌得那么狠,更可能是结构震荡行情。我个人计划,银行理财的钱,20%放混合偏债,20%放二级债基,60%放一级债基。
混合偏债:
005014,泰康景泰回报
004081,国联安鑫乾
004270,汇添富民丰回报

二级债基:
160010,中欧鼎利
000810,富国收益增强

一级债基:90股,10债,比二级债基稳
040009,华安稳定收益A
233005,大摩强收益债券

有小伙伴说,买知名的基金组合,也很稳啊,每年都有7%的确是很好的理财替代。只不过,我不想错过有行情的时候,可以有更高一点的收益,所以才从风险相对低,收益相对高的基金里选出几只组成自己的基金组合。
-----------------------------------------------分割线-------------------------------------------------
基金是我用数据选的,业绩是最新的,规模是三季度季报披露的数据,四季报出来了我再更新。
选的都是混合偏债的的基金(70债30股)和二级债基(80债20股),数字代表的是比例。这类型基金波动比较小,但是收益比理财高,放一年大概率能拿个5%以上。行情好,新股多的时候,一年10%so easy。
二级债基适合作为银行理财替代,因为股票比例很低,基金合同规定不超过20%,所以一般都是十几这样的比例,然后如果规模满足沪深两市打新,收益就会增强蛮多的。
我对这两种基金的收益预期是,混合偏债年收益10%-15%,二级债基6%-10%。
用近3月,近6月,近1年,近近3年四个区间的收益作筛选。
每款推荐3个。
我这个人有所有韭菜的特征,最大特征就是管不住手,所以我都不在我常用的APP买基金,防止自己追涨杀跌,买得量大的基金就用银行APP或者基金公司自身的APP。这样就有长时间看一眼,赚钱了的惊喜。
我个人买了汇添富和泰康这两款,昨天买的,半年后看看收益。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黄金再拉,也不是大A可以碰瓷的 (Cgufhi)
- 基本面|黄金应成为家庭配置基本盘 (药学爱好者)
- 要博一下了,消费贷了50w买黄金期货 (鸭知道)
- 为啥今天很多电力股大跌 (THE9-吹风机)
- 死都不涨的股票,昏昏欲睡的行情 (我与春风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