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志的身世
来自:Ww
理著光头、身材挺拔的胡启志,上街头表演时总是一身黑衣黑裤、光著脚丫。他的行囊、道具跟装束一样简单,伫立在街角时,彷佛一名来自古代的修行者。 然而,只要就定表演位置,他立刻成为闹区中最吸睛的焦点,随著音乐而起的第一个动作——俯身端起地上的水晶球、再合掌将之悬在指尖——就已蕴藏诗意与美感,接著,水晶球像是接到苏醒指令般,灵敏地在他的手臂、手掌、手背、肩膀及指尖来回滑动,围观的人群层层包围扩大,一场炫奇的单人特技,就这样无预警地,在台北街头做出最优雅的占领。 现年29岁的华裔青年胡启志,四年多前开始在台北市西门町表演火舞与水晶球杂技,一年前增加了罕见的“旋转环”绝技——表演者双手、双脚贴在与人同高的环上,以脊椎为中轴,利用离心力快速旋转,彷佛一枚打转的铜板,旋转中还能从容自若地变换各种飞跃姿态,一会儿又来个横向360度车轮转,然后愈转愈倾斜,最后以两手两脚为支点,下俯式贴地快转——观者莫不屏息叫绝、打赏踊跃。 最近一年,除了周末在台北信义计画区新光香堤大道献艺,他也不时在企业晚会上做商业表演,行情是以分钟计费;最近他更受邀,在高雄世运闭幕式上表演环技和水晶球,为个人表演生涯立下小小里程碑。 胡启志在舞台上的表现沈稳大方,甚至赢来“好帅、好man”的赞美,私底下,他却更像个单纯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大男孩,或许,这是他血液里仍然流动著青春的冲劲使然。 从小的表演梦 在美国出生的胡启志,父母是第一代台湾移民,按照常轨,他应该要像哥哥一样顺利从大学毕业,找份(跟父母一样的)电脑工程师的职业稳定度日。“不过,我从小就有怪怪的梦,一是到少林寺学功夫,二是学表演,就是不喜欢念书,更无法接受沈闷的办公室工作。父母亲很头痛,却也管不住我,”他用略微生涩的国语,一字一字缓缓道出。 在那个杂技表演及马戏团再度兴盛、名师辈出的1990年代初期,或许很多小男孩都曾在家中偷偷练过抛球、飞檐走壁,幻想自己有一天成为武林高手;然而,胡启志的梦想却持续燃烧,并在迈入成年时,对於自己“是否真的具备天赋异禀”认真考虑起来。 22岁那年,他申请进入丹麦的表演学校,正式晋身杂技门徒之列。在此之前,他已在欧洲打工旅行4年,发现“结伴上街表演杂技,比在饭店当清洁工有趣,也好赚多了。”他的第一项、透过朋友指点而学会的本领是玩火特技,利用火棍及可高速挥甩的火鍊,结合流畅的肢体表演,魔幻又有美感;进入表演学校,则让他有机会系统化地吸收学习,同时结识各路英雄好汉,感觉不再孤单。 然而,表演学校的课程虽然扎实多样,一对一的训练却收费高昂(包括师资及场地、道具租用,一小时要花费两、三千元台币),自力更生的胡启志,念不到3个月就断炊了,他决定与一同练习“双人特技”(双人或双人以上的地板特技,类似体操)的夥伴前往俄罗斯,“那里的学费及生活费很便宜,可以安排一周8小时的密集训练,我们还计画学成后要一起旅行表演,扬名世界!” “个人秀”初登场 然而,由於吃喝睡及受训时都“像夫妻一样”紧紧“靠”在一起,3个月后,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终於吵到不可开交,决定分道扬镳。顿失夥伴的胡启志,在“万念俱灰”下,决定先来台湾“当英文老师,存点钱,再想下一步。”也是在这个几乎没有杂耍社群与学习资源的土地上,让他开启“一个人上街头”的生涯。 受过专业训练、在欧洲拥有丰富街头表演经验的胡启志坦率地说,单枪匹马上街头的感觉,跟双人或团体演出很不同。“身旁没有同伴,自己成了唯一的焦点,却能直接看到每个人的表情反应,不知道人们会不会只瞟几眼就转身走开。若是这样,我恐怕心情会很痛,然后很快就把东西收起来,尴尬地离开。”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胡启志的身世 (Ww)
- 胡启志不能拿冠军的原因。 (蓝灰)
- 胡启志21号在上海正大广场表演水晶球绝技和熏香放松三式~O~免... (momodeshengshi)
- 胡启志表演视频搜集 (Ww)
- 我就是喜欢半裸的帅哥啊 (脉脉)